【字號:
語音播報
語音合成中,請耐心等待...
進入播報模式
退出播報
索引號 11500228709441663K/2020-00001 發文字號 梁平分類辦發〔2020〕7號
主題分類 城鄉建設(城鄉管理);環境監測、保護與治理 體裁分類 其他公文
發布機構 梁平區城市管理局 有效性
標題 重慶市梁平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印發重慶市梁平區深化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的通知
成文日期 2020-12-11 發布日期 2020-12-11
索引號 11500228709441663K/2020-00001
發文字號 梁平分類辦發〔2020〕7號
主題分類 城鄉建設(城鄉管理);環境監測、保護與治理
體裁分類 其他公文
發布機構 梁平區城市管理局
有效性
標題 重慶市梁平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印發重慶市梁平區深化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的通知
成文日期 2020-12-11
發布日期 2020-12-11


梁平分類辦〔2020〕7號

重慶市梁平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關于印發重慶市梁平區深化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級各部門,有關單位:

《重慶市梁平區深化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已經區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重慶市梁平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0年12月11日


重慶市梁平區深化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

為認真落實“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制度”的要求,根據《重慶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及重慶市深化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關于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目標,堅持“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過程綜合治理、全區域統籌實施、全社會普遍參與”,按照加強科學管理、形成長效機制、推動習慣養成的要求,全面深化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建設,形成黨建引領、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市場運作、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生活垃圾分類管理體系,推動我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走在全市前列,為梁平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二)工作目標。

2020年,全區范圍內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城市建成區內50%以上的街道(鎮)和全區30%以上的行政村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城市建成區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城區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和有害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建設取得突破。

2021年,城市建成區內75%以上的街道(鎮)和全區40%以上的行政村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城市建成區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8%以上。城區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設施進一步完善,建成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和有害垃圾收運處置體系。

2022年,城市建成區內所有街道(鎮)和全區50%以上的行政村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城市建成區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40%以上。基本建成全區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二、主要任務

(一)推進全域覆蓋。

1.在梁單位、駐梁部隊、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社團組織、國有企業和車站、機場、賓館、飯店、購物中心、超市、專業市場、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商鋪、商用寫字樓等場所嚴格按照規定和標準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自覺接受人民群眾和媒體監督,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2. 區級各部門負責本行業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指導行業協會制定行業自律規范,監督成員單位積極開展生活垃圾分類。

3. 大力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示范街道(鎮)、示范社區(村)、示范小區(單位)創建,建立各類可推廣、可復制的示范模式。

4. 堅持城鄉統籌、因地制宜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二)實施源頭減量。

5. 推動綠色采購、綠色辦公,推廣使用可循環利用物品,公共機構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

6. 制定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發改環資〔2020〕80號)的實施意見,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積極推廣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代替產品,規范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

7. 做好產品包裝物減量的監督管理工作,產品包裝優先選擇采用易回收、易拆解、易降解、無毒無害或者低毒低害的材料,減少包裝材料的過度使用和包裝廢棄物的產生。每年至少開展一次過度包裝專項治理。

8. 加強對果蔬生產、銷售環節的管理,出臺相關鼓勵政策和規范要求,積極推行凈菜上市。

9. 加強旅游、餐飲等服務行業管理,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推動賓館、酒店、餐飲、娛樂場所不主動提供一次性消費用品。

10. 深入推進“光盤行動”,推廣小份菜、分餐制等,引導餐飲企業免費提供剩菜打包服務。

11. 開展“綠色快遞郵政城市”試點,持續推進“9571”工程,鼓勵引導快遞行業使用電子運單、循環中轉袋,減少二次包裝,鼓勵引導有條件的快遞末端網點設置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

12. 按照“誰產生,誰付費,多產生,多付費”的原則,加快完善生活垃圾處置生態環境異地補償制度,探索完善差別化收費制度。

(三)完善分類體系。

13. 加快推行居民小區樓層撤桶、定時定點投放。引導居民對家庭廚余垃圾濾出水分后投放,單獨投放有害垃圾,鼓勵出售可回收物。

14. 編制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專項規劃。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專項規劃涉及建設用地或者空間布局的中轉設施、處置設施的用地位置、用地規模和建設規模等內容,經規劃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綜合平衡,報區政府審批后納入控制性詳細規劃。

15. 認真落實《生活垃圾分類標準》(GB/T19095),設置統一規范、清晰醒目的生活垃圾分類標志,編制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設施的配置規范,制定垃圾分類廂房、環衛接駁點等建設標準。

16. 新建小區應規劃建設垃圾分類收集廂房;結合“老舊小區改造”,新建改建垃圾分類收集廂房。新交房小區樓層不設桶。

17. 因地制宜選定合適的環衛接駁點,并按照收集需求配套足夠的人員和駁運機具。升級改造和優化垃圾轉運站(點)布局,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轉運功能。

18. 規范生活垃圾分類運輸,合理確定收運頻次、收運時間和運輸線路,做到專車專用、分類運輸。鼓勵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引導專業分類作業隊伍向社區、村組延伸,逐步替代“低、小、散、亂”的非正規收運隊伍。

19. 加快以資源化利用為主的廚余垃圾處置設施建設,啟動廚余垃圾處理項目建設。

20. 依托現有環衛收運體系,建立完善生活源有害垃圾(非危廢環節)收運系統。

21. 加快推進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建設,完善有害垃圾處置體系。

22. 農村地區在推行城鄉一體處置其他垃圾基礎上,鼓勵農村家庭廚余垃圾采用就地堆肥、漚肥等方式處理,因地制宜探索小型垃圾分類處理設施。

23. 建立生活垃圾(廚余垃圾)收運處理應急保障設施和體系。

24. 鼓勵支持專業企業發揮資金技術優勢,協助開展分類工作,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理產業鏈。

(四)推進資源化利用。

25. 堅持從源頭開始全程推動再生資源回收體系與垃圾分類體系的融合,積極探索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的產業補貼機制。鼓勵環衛、再生資源企業依托現有垃圾收運處理和再生資源回收網絡體系通過延伸產業鏈參與資源化利用,提升可回收物回收利用水平。

26. 積極推廣“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再生資源回收模式,建立完善全區再生資源回收行業信息管理系統和可回收物統計制度,實現可回收物信息統計科學化。

27. 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制定再生資源回收點、站、場及車輛標準并加快再生資源回收設施建設,利用大中型轉運站和其他場所建設“兩網融合”物資集散基地,促進再生資源規范化、專業化處理和循環利用。

28. 優化大件垃圾投放拆解點布局,加快建設大件垃圾回收拆解設施。

(五)發動社會參與。

29. 發揮群眾自治組織、社會組織、物業企業等的作用,發動黨員干部、物業工作人員、志愿者及垃圾分類指導員積極參與推動社區生活垃圾分類,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區生活垃圾分類模式。

30. 開展垃圾分類宣傳進機關、進學校、進醫院、進窗口單位、進軍營,進村組、進家庭、進企業等“八進”宣傳活動,全方位普及垃圾分類知識。結合生活垃圾收運處置等相關場所,建設分類示范教育基地,定期向居民開放。

31. 利用公益廣告設施加大生活垃圾分類公益宣傳力度。加強輿論宣傳引導,充分利用區屬各媒體及媒體平臺,報道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情況和典型經驗,為垃圾分類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32. 依托課堂教學、校園文化、社會實踐等平臺,打造一批垃圾分類示范校。廣泛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實現“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帶動一個社區”,促進形成生活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

33. 深入開展“文明新生活”垃圾分類志愿服務行動,形成穩定的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培訓、引導、監督專業志愿者隊伍,積極發揮工會、工商聯、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優勢,組織垃圾分類主題志愿服務活動。在城鄉社區、黨政機關、學校、醫院、窗口單位、公共文化單位、酒店、商業街區(商場)等創建一批垃圾分類志愿服務市級示范崗。

34. 加強生活垃圾分類從業人員、操作人員、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

(六)完善工作機制。

35. 完善區、鄉鎮(街道)、社區(村)三級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平臺,強化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隊伍生活垃圾分類執法職能,加強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36. 強化鄉鎮(街道)綜合辦事機構履行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職責,配備與工作任務相適應的工作力量。

37. 將生活垃圾分類納入鄉鎮(街道)、區級部門、公共機構考評體系。

38. 健全完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成效考評機制,堅持“月檢查、季通報”制度,綜合采用專業監督檢查、第三方監管和社會監督等工作手段,對生活垃圾分類執法、目標完成、體系建設、資金保障等相關方面開展考核。

39. 在文明單位、整潔小區、綠色社區、節約型機關、文明校園等創建活動中,將垃圾分類作為重要評價指標。

40. 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開展情況作為社會組織等級評估的重要內容。

41. 將生活垃圾分類納入旅游飯店和旅游景區行業督促、指導內容,納入旅游行業誠信體系建設。

42. 指導物業服務企業將生活垃圾分類納入物業服務合同,生活垃圾分類有關行政執法結果納入物業服務企業的信用記錄,并歸集至公共信用信息平臺。

43. 建立垃圾分類全過程信息管理系統,充分利用物聯網、互聯網等技術,依據層級管理職責建立區、鄉鎮(街鎮)、社區(村)三級生活垃圾全程分類監管系統。

44. 加大執法檢查處罰力度,落實生活垃圾分類常態化執法。

45. 按《重慶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規定,對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中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揚和獎勵。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完善由鄉鎮(街道)黨委或政府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的領導機制,系統謀劃、強力推進,層層壓實責任。區級各部門、各鄉鎮(街道)主要負責人要帶頭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專題調研,全面推動本行業、本轄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充分發揮牽頭作用,加強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組織協調和統籌調度。各鄉鎮(街道)和有關部門要制定貫徹落實措施,落實情況要及時報送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二)強化法治保障。加大《重慶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普法宣傳力度,積極貫徹落實新出臺的法律法規,形成一套完整配套制度體系。

(三)加大資金投入。多渠道籌集垃圾分類資金,將垃圾分類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注重生活垃圾分類市場培育,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逐步形成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多元投入的經費保障機制。



慶市梁平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0年12月11日

????(此件公開發布)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理县| 滨州市| 长乐市| 佛坪县| 永定县| 临海市| 镇远县| 体育| 顺昌县| 张家界市| 临猗县| 双鸭山市| 惠州市| 定安县| 桂平市| 永福县| 宜章县| 资兴市| 盐亭县| 巨野县| 集安市| 巴林右旗| 琼中| 新闻| 留坝县| 巨野县| 通道| 黔江区| 鞍山市| 丰都县| 芮城县| 长泰县| 都安| 淮北市| 巴青县| 蓝田县| 开鲁县| 永康市| 盈江县| 祁连县| 桃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