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11500228008653209Y/2024-00018 | 發文字號 | 回龍府發〔2024〕10號 |
主題分類 | 其他 | 體裁分類 | 其他 |
發布機構 | 梁平區回龍鎮政府 | 有效性 | |
標題 | 重慶市梁平區回龍鎮人民政府 關于印發《回龍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應急預案》的通知 | ||
成文日期 | 2024-04-10 | 發布日期 | 2024-04-12 |
索引號 | 11500228008653209Y/2024-00018 |
發文字號 | 回龍府發〔2024〕10號 |
主題分類 | 其他 |
體裁分類 | 其他 |
發布機構 | 梁平區回龍鎮政府 |
有效性 | |
標題 | 重慶市梁平區回龍鎮人民政府 關于印發《回龍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應急預案》的通知 |
成文日期 | 2024-04-10 |
發布日期 | 2024-04-12 |
各村(居),有關單位:
現將《回龍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
?
?
?????????????????重慶市梁平區回龍鎮人民政府
???????????????????????2024年4月12日 ??
?
回龍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為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指導和規范我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維護社會穩定,最大程度地減少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公眾健康造成的傷害,保障公眾身心健康與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預案。
一、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
《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范(試行版)》
《重慶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重慶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類、分級標準(試行)》
《梁平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本預案適用于我鎮內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的應急管理和處置。
(1)預防為主,常備不懈。
提高全鎮防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意識,落實防范措施,做好人員、技術、物資和設備的應急儲備工作。對各類可能引發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情況及時進行分析、預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理。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
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范圍、性質和危害程度,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實行分級管理。鎮人民政府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的統一領導和指揮,各有關部門(單位)按照預案規定,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工作。
回龍鎮人民政府設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機構,負責本鎮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工作。
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部由鎮長任指揮長,鎮衛生院院長任副指揮長,鎮黨政辦、鎮應急辦、鎮民政辦、鎮農業服務中心、鎮財政辦、鎮平安辦、回龍派出所、鎮學校、等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部辦公室(以下簡稱鎮衛生應急辦公室)設在鎮衛生院,由鎮衛生院院長兼任辦公室主任。
2.2.1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部
負責對發生在本鎮范圍的一般(Ⅳ級)、較大(Ⅲ級)、重大(Ⅱ級)、特別重大(Ⅰ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統一領導、指揮,作出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重大決策,決定要采取的措施。
2.2.2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
鎮衛生院:組織制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技術方案;統一組織實施應急醫療救治工作和各項預防控制措施,并進行檢查、督導;根據預防控制工作需要,依法提出隔離、封鎖有關地區等措施和建議;組織開展愛國衛生運動。負責實施全體群眾性初級衛生救護知識培訓,組織群眾開展現場自救和互救。
回龍派出所:密切關注與疫情有關的社會動態,依法、及時、妥善地處置與疫情有關的突發性群體性事件,查處打擊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社會穩定。在緊急情況下實行交通管制的職責。協助衛生部門依法落實強制隔離。
鎮民政辦:做好受災群眾的緊急轉移、安置工作,及對特困群眾進行生活救助和醫療救助;協調有關部門和社會團體開展社會捐助工作,接受、分配國內外企業、個人以及外國政府、境外組織捐助的資金和物資,做好款物管理和發放工作;指導和動員社區、村委會力量,參與群防群治;協調做好死亡人員的火化和其他善后工作。
鎮財政辦:根據實際情況,安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所需經費,并做好財政資金和捐贈資金分配、撥付、使用的監督管理工作。
鎮學校:負責做好在校學生、教職工的宣傳教育和自我防護工作,落實學校衛生工作措施,防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校內發生和流行。配合衛生部門組織實施各類學校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控制措施。
鎮平安辦:協助對乘坐汽車等交通工具的人員進行檢疫、查驗工作,防止傳染病通過交通運輸環節傳播。確保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人員以及防治藥品、器械等急用物資和有關標本的運送,確保疫區公路、水路暢通。
鎮農業服務中心:負責人畜共患動物疫病(包括陸生和水生動物)的防治工作,開展與人類接觸密切的動物相關傳染病的監測和管理工作。
其他有關部門根據本部門職責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需要,組織好緊急物資采購、市場監督管理、污染擴散控制,以及鎮衛生應急指揮部交辦的相關工作等。
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性質、危害程度、涉及范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劃分為一般(Ⅳ級)、較大(Ⅲ級)、重大(Ⅱ級)和特別重大(I級)四級。
3.2.1鎮人民政府
(1)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單位)參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置。
(2)根據需要,調集本行政區域各類人員、物資、交通工具和相關設施、設備參加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工作。涉及危險化學品管理和運輸安全的,有關部門要嚴格執行相關規定,防止事故發生。
(3)流動人口管理:對流動人口采取預防工作,落實控制措施,對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采取就地隔離、就地觀察、就地治療的措施,對密切接觸者根據情況采取集中或居家醫學觀察。
(4)實施交通衛生檢疫:對進出疫區和運行中的交通工具及其乘運人員和物資、宿主動物進行檢疫查驗,對病人、疑似病人及其密切接觸者實施臨時隔離、留驗和指定的機構移交。
(5)信息發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后,有關部門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做好信息發布工作。信息發布要及時主動、準確把握,實事求是,正確引導輿論,注重社會效果。
(6)維護社會穩定:組織有關部門(單位)保障商品供應,平抑物價,防止哄搶;嚴厲打擊造謠傳謠、哄抬物價、囤積居奇、制假售假等違法犯罪和擾亂社會治安的行為。
3.2.2醫療機構
(1)開展病人接診、收治和轉運工作,實行重癥和普通病人分開管理,對疑似病人及時排除或確診。
(2)協助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人員開展標本的采集、流行病學調查等工作。
(3)做好醫院內現場控制、消毒隔離、個人防護、醫療垃圾和污水處理工作,防止院內交叉感染和污染。
(4)做好傳染病和中毒病人的報告。對因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而引起身體傷害的病人,任何醫療機構不得拒絕接診。
(5)對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和新發傳染病做好病例分析與總結,積累診斷治療的經驗。重大中毒事件,按照現場救援、病人轉運、后續治療相結合的原則進行處置。
3.2.3非事件發生地的應急響應措施
未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地域應根據發生事件的性質、特點、發生區域和發展趨勢,分析本地域受波及的可能性和程度,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密切保持與事件發生地域的聯系,及時獲取相關信息。
(2)組織做好本轄區應急處置所需的人員與物資準備。
(3)加強相關疾病與健康監測和報告工作,必要時,建立專門報告制度。
(4)開展重點人群、重點場所和重點環節的監測和預防控制工作,防患于未然。
(5)開展防治知識宣傳和健康教育,提高公眾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6)根據鎮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決定,開展交通衛生檢疫等。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的終止需符合以下條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隱患或相關危險因素消除,或末例傳染病病例發生后經過最長潛伏期無新的病例出現。
鎮衛生應急辦公室根據情況變化,對本預案進行修訂和完善,并報鎮人民政府批準。
本預案經鎮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由鎮人民政府解釋。
附則
一、本預案應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演練及處置實施中發現
的問題,由應急領導小組組織相關人員及時進行更新、修訂和補充。
二、重慶市梁平區回龍鎮人民政府應急值守電話:53518101
三、梁平區回龍中心衛生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值守電話:(023)53518360 ????53518006
?
附件:1.突發公共事件信息記錄處置情況表
2.重慶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類、分級標準(試行)
?
?
?
?
?
?
?
?
?
?
?
?
附件1
突發公共事件信息記錄及處置情況表
接報人姓名:?????????????
事件基本信息
報告時間:??????年???月???日???時???分 ?????????
報告方式:???????????
信息來源:(個人、單位報告:????????????????、部門通報:??????????????)???
報告人姓名:???????????????????????????報告人職務:??????????????????
聯系電話(包括報告人及有關部門或人員電話):??????????????????????????
?????????????????????????????????????????????????????????????????????
事件名稱:???????????????????????????????????????????????????????????
事件主要信息(包括報告人掌握的所有情況,如:事件發生地點,發生時間,病例主要癥狀體征,檢驗結果,波及人數,病例分布,醫療機構報告必須記錄醫療機構初步診斷結果):????????????????????????????????????????????????????
??????????????????????????????????????????????????????????????????????
??????????????????????????????????????????????????????????????????????
事件信息流轉記錄及處置情況
接報人將信息報告分管領導時間:???????年???月???日???時???分
分管領導姓名:????????????????????????????????????????????????????????
分管領導處置意見:??????????????????????????????????????????????????
附件2
重慶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類、分級標準(試行)
?
為進一步規范全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報告管理,加強監測、預警,及時發現、有效處置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根據國家和我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結合我市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標準。
《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報告管理辦法》;
《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范(試行版)》;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級內涵的釋義(試行)》;
《重慶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分預案》。
本標準適用于在全市范圍內發生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管理。
1、鼠疫
(1)報告標準:發現1例及以上的鼠疫病例或疑似病例。(2)分級標準
一般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Ⅳ級):腺鼠疫在一個區縣(自治縣)行政區域內發生,一個平均潛伏期內病例數未超過10例。較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Ⅲ級):在1個區縣(自治縣)行政區域內,6天內發現5例以下的肺鼠疫病例;或腺鼠疫發生流行,在一個區縣(自治縣)行政區域內,一個平均潛伏期內連續發病10例以上,或波及2個以上區縣(自治縣)。
重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Ⅱ級):在1個區縣(自治縣)行政區域內,6天內發現5例以上的肺鼠疫病例或肺鼠疫疫情波及2個以上的區縣(自治縣);或腺鼠疫發生流行,在一個區縣(自治縣)行政區域內,一個平均潛伏期內多點連續發病20例以上,或流行范圍波及2個以上區縣(自治縣)。
特別重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Ⅰ級):我市發現的首例病例或主城區發現1例以上的肺鼠疫疫情。
2、霍亂
(1)報告標準:發現1例及以上霍亂病例或疑似病例。
(2)分級標準:
一般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Ⅳ級):在一個區縣(自治縣)內發生,1周內發病10例以下。
較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Ⅲ級):在一個區縣(自治縣)內發生,1周內發病10~29例;或流行范圍波及2個以上區縣(自治縣)。
重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Ⅱ級):在一個區縣(自治縣)范圍內流行,1周內發病30例以上;或流行范圍波及2個及以上區縣(自治縣),有擴散趨勢。
3.脊髓灰質炎
(1)報告標準:發現1例及以上脊髓灰質炎野毒株病人或疑似病人。
(2)分級標準
較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Ⅲ級):發生1例及以上脊灰疫苗相關病例(VAPP)。
重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Ⅱ級):發生1例及以上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病例。
特別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Ⅰ級):發生1例及以上脊髓灰質炎病例(野毒株)或cVDPV病例。
4.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或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1)報告標準:發現發生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2)分級標準
重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Ⅱ級):發生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特別重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Ⅰ級):發生1例及以上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或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5.炭疽
(1)報告標準
a、肺炭疽:發現1例及以上肺炭疽病例或疑似病例。
b、其他炭疽:1周內,同一學校、幼兒園、自然村寨、社區、建筑工
地等集體單位發生3例及以上皮膚炭疽或腸炭疽病例。
(2)分級標準一般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Ⅳ級):同一起事件中,發生3例及以上皮膚炭疽或腸炭疽病例。
較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Ⅲ級):在1個區縣(自治縣)行政區域內,6天內發現5例以下的肺炭疽病例。
重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Ⅱ級):在1個區縣(自治縣)行政區域內,6天內發現5例及以上的肺炭疽病例或肺炭疽疫情波及2個以上的區縣(自治縣)。
特別重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Ⅰ級):我市發現的首例病例或主城區發現1例及以上的肺炭疽疫情。
6.甲肝/戊肝
(1)報告標準:1周內,同一學校、幼兒園、自然村寨、社區、建筑工地等集體單位發病5例及以上。
(2)分級標準
一般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Ⅳ級):同一起事件中,發病10-49例。
較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Ⅲ級):同一起事件中,發病50-99例。
重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Ⅱ級):同一起事件中,發病100例及以上。
7.輸血性乙肝、丙肝、HIV
(1)報告標準:醫療機構、采供血機構發現1例及以上因輸血引起的乙肝、丙肝病例或疑似病例或HIV感染病例。
(2)分級標準
一般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Ⅳ級):同一起事件中,醫療機構、采供血機構發生2例及以上因輸血引起的乙肝、丙肝病例或HIV感染。
較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Ⅲ級):同一起事件中,醫療機構、采供血機構發生5例及以上因輸血引起的乙肝、丙肝病例或HIV感染。
8.傷寒或副傷寒
(1)報告標準:1周內,同一學校、幼兒園、自然村寨、社區、建筑
工地等集體單位發生5例及以上病例,或出現2例及以上死亡。
(2)分級標準
一般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Ⅳ級):同一起事件中,發病10-49例。
較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Ⅲ級):同一起事件中,發病50-99例。
重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Ⅱ級):同一起事件中,發病100例及以上。
9.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1)報告標準:3天內,同一學校、幼兒園、自然村寨、社區、建筑工地等集體單位發生10例及以上病例,或出現2例及以上死亡。
(2)分級標準
一般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Ⅳ級):同一起事件中,發病20-99例。
較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Ⅲ級):同一起事件中,發病100-199例。
重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Ⅱ級):同一起事件中,發病200例及以上。
10.麻疹
(1)報告標準:1周內,同一學校、幼兒園、自然村寨、社區、建筑工地等集體單位發生10例及以上病例。
(2)分級標準
一般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Ⅳ級):同一起事件中,發病10-49例;或達到報告標準,且出現1例及以上死亡病例。
較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Ⅲ級):同一起事件中,發病50-99例或發病20-49例,且出現2例及以上死亡病例。
重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Ⅱ級):同一起事件中,發病200例以上;或發病50-99例,且出現2例及以上死亡病例。
11.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1)報告標準:1周內,同一學校、幼兒園、自然村寨、社區、建筑工地等集體單位發生2例及以上病例或出現1例死亡病例,或以區縣(自治縣)為單位,2周內發病5例及以上。
(2)分級標準
一般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Ⅳ級):以區縣(自治縣)為單位,2周內發病5~9例。
較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Ⅲ級):以區縣(自治縣)為單位,2周內發病10例及以上。
12.登革熱
(1)報告標準:1周內,以區縣(自治縣)為單位,發生2例及以上病例。
(2)分級標準
17.一般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Ⅳ級):1周內,1個區縣(自治縣)輸入性病例引起續發病例10例以下。
較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Ⅲ級):1周內,1個區縣(自治縣)輸入性病例引起續發病例10-29例。
重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Ⅱ級):1周內,1個區縣(自治縣)輸入性病例引起續發病例30例以上。
13.流行性出血熱
(1)報告標準:2周內,同一自然村寨、社區、建筑工地、學校等集體單位發生2例及以上病例。
(2)分級標準
一般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Ⅳ級):同一起事件中(2周內),同一自然村寨、社區、建筑工地、學校等集體單位發生5-19例。
較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Ⅲ級):同一起事件中(2周內),同一自然村寨、社區、建筑工地、學校等集體單位發生20例及以上。
14.鉤端螺旋體病
(1)報告標準:1周內,同一自然村寨、建筑工地等集體單位發生2例及以上病例。
(2)分級標準
一般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Ⅳ級):同一起事件中(1周內),同一自然村寨、社區、建筑工地、學校等集體單位發生5-19例。
較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Ⅲ級):同一起事件中(1周內),同一自然村寨、社區、建筑工地、學校等集體單位發生20例以上。
15.流行性乙型腦炎
(1)報告標準:1周內,同一鄉鎮、街道等發生2例及以上病例,或以區縣(自治縣)為單位,1周內發病10例及以上。
(2)分級標準
一般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Ⅳ級):以區縣(自治縣)為單位,1周內發病10~19例。
較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Ⅲ級):以區縣(自治縣)為單位,1周內發病20例及以上。
16.布魯氏菌病
(1)報告標準:2周內,1個區縣(自治縣)區范圍內(在一個自然村、養殖場等集體單位)發生3例及以上病例。
(2)分級標準
一般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Ⅳ級):2周內,1個區縣(自治縣)區范圍內(在一個自然村、養殖場等集體單位)發生3例及以上病例。
17.瘧疾
(1)報告標準:以行政村為單位,1個月內,發現5例及以上當地感染的病例;或在近3年內無當地感染病例報告的鄉鎮,以行政村為單位,1個月內發現5例及以上當地感染的病例。
(2)分級標準
一般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Ⅳ級):同一起事件中,發病10-49例。
較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Ⅲ級):同一起事件中,發病50-99例。
重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Ⅱ級):同一起事件中,發病100例及以上。
18.血吸蟲病
(1)報告標準:發現當地感染的病人、病牛或感染性釘螺。
(2)分級標準
一般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Ⅳ級):發現當地感染的病人、病?;蚋腥拘葬斅荨?/span>
較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Ⅲ級):以行政村為單位,2周內發現當地急性血吸蟲病病例10例以下。
重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Ⅱ級):以行政村為單位,2周內發現當地急性血吸蟲病病例10例及以上。
19.肺結核
(1)報告標準:同一學校、監獄、建筑工地或其他集體單位1個月內發現5例及以上病例。
(2)分級標準:
一般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Ⅳ級):同一學校、監獄、建筑工地或其他集體單位1個月內發現10例及以上病例。
20.白喉
(1)報告標準:2周內,1個區縣(自治縣)區發現2例及以上病例,或出現1例及以上死亡病例。
(2)分級標準
一般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Ⅳ級):以區縣(自治縣)為單位,2周內發病2例及以上。
較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Ⅲ級):以區縣(自治縣)為單位,2周內發病5例及以上;或出現1例及以上死亡病例。
重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Ⅱ級):以區縣(自治縣)為單位,2周內發病10例及以上;或出現2例及以上死亡病例。
21.百日咳
(1)報告標準:1周內,1個區縣(自治縣)區發現5例及以上病例。
(2)分級標準
一般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Ⅳ級):以區縣(自治縣)為單位,1周內發病10例及以上。
較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Ⅲ級):以區縣(自治縣)為單位,1周內發病50例及以上。
22.猩紅熱
(1)報告標準:1周內,發生10例及以上病例。
(2)分級標準
一般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Ⅳ級):同一起事件,發病20-49例例。
較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Ⅲ級):同一起事件,發病50例及以上。
23.流行性腮腺炎
(1)報告標準:1周內,同一學校、幼兒園等集體單位中發生10例及以上病例。
(2)分級標準:
21一般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Ⅳ級):同一起事件,發病20-99例及以上。
較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Ⅲ級):同一起事件,發病100例及以上。
24.流感或流感樣病例
(1)報告標準:1周內,在同一學校、幼兒園或其他集體單位發生10例及以上流感或流感樣病例。
(2)分級標準
一般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Ⅳ級):1周內,在同一學校、幼兒園或其他集體單位發生20-99例流感或流感樣病例。或同一起事件中,發病20-99例。
較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Ⅲ級):1周內,在同一學校、幼兒園或其他集體單位發生100例及以上流感或流感樣病例?;蛲黄鹗录?,發病100例及以上。
25.風疹
(1)報告標準:1周內,同一學校、幼兒園、自然村寨、社區等集體單位發生10例及以上病例。
(2)分級標準
一般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Ⅳ級):同一起事件,發病20-99例。
較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Ⅲ級):同一起事件,發病100例及以上。
26.其它感染性腹瀉?。ǔ魜y、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
(1)報告標準:1周內,同一學校、幼兒園、自然村寨、社區、建筑工地等集體單位中發生10例及以上感染性腹瀉病例。
(2)分級標準:
一般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Ⅳ級):同一起事件,發病20-49例。
較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Ⅲ級):同一起事件,發病50例及以上。
27.急性出血性結膜炎
(1)報告標準:1周內,同一學校、幼兒園、自然村寨、社區等集體單位發生10例及以上病例。
(2)分級標準:
一般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Ⅳ級):同一起事件,發病20-99例。
較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Ⅲ級):同一起事件,發病100例及以上。
28.手足口病
(1)報告標準:1周內,同一學校、幼兒園等集體單位中,發生10例及以上病例。
(2)分級標準
一般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Ⅳ級):同一起事件,發病20-99例。
較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Ⅲ級):同一起事件,發病100例及以上。
29.水痘
(1)報告標準:1周內,同一學校、幼兒園等集體單位中,發生10例及以上病例。
(2)分級標準
一般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Ⅳ級):1周內,同一學校、幼兒園等集體單位中,發病20-99例。
23較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Ⅲ級):1周內,同一學校、幼兒園等集體單位中,發病100例及以上。
30.人感染豬鏈球菌病
(1)報告標準:在一個區縣(自治縣)域內,1周內發生2例及以上病例。
(2)分級標準
一般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Ⅳ級):在一個區縣(自治縣)域內,1周內發病5-19例。
較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Ⅲ級):在一個區縣(自治縣)域內,1周內發病20例及以上。
31.病毒性腦炎
(1)報告標準:1周內,同一學校、幼兒園等集體單位中,發生10例及以上病例。
(2)分級標準
一般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Ⅳ級):1周內,同一學校、幼兒園等集體單位中,發病20-99例。
較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Ⅲ級):1周內,同一學校、幼兒園等集體單位中,發病100例及以上。
32.軍團菌病
(1)報告標準:1周內,同一學校、賓館、飯店等集體單位或公共場所中,發生2例及以上病例。
(2)分級標準:
一般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Ⅳ級):同一事件中,發病5-19例。
較大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Ⅲ級):同一事件中,發病20例及以上。
33.其他傳染病
(1)報告標準:1周內,同一學校、賓館、飯店等集體單位或公共場所中,發生2例及以上病例。
(2)分級標準
一般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Ⅳ級):同一事件中,發病5例及以上。
1.報告標準:同一事件中,發生30例及以上中毒病人,或出現中毒死亡病例,或食物中毒事件發生在學校。
2.分級標準
一般突發食物中毒事件(Ⅳ級):一次食物中毒人數30-99人,未出現中毒死亡病例。
較大突發食物中毒事件(Ⅲ級):一次食物中毒人數超過100人(含100人)或出現1-9人中毒死亡病例。
重大突發食物中毒事件(Ⅱ級):一次食物中毒人數超過100人(含100人)并出現中毒死亡病例;或出現10人以上中毒死亡病例。
特別重大突發食物中毒事件(Ⅰ級):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認定。
1.報告標準:發生急性職業中毒1人及以上
2.分級標準:
一般突發職業中毒事件(Ⅳ級):一次發生急性職業中毒9人以下,未出現死亡病例。
較大突發職業中毒事件(Ⅲ級):一次發生急性職業中毒10-49人;或死亡5人以下。
重大突發職業中毒事件(Ⅱ級):一次發生急性職業中毒50人以上;或死亡5人及以上。
特別重大突發職業中毒事件(Ⅰ級):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認定。
1.報告標準:出現食物中毒、職業中毒、環境因素引發中毒以外的其他急性中毒,病例3例及以上或出現死亡病例的。
2.分級標準:
參照突發職業中毒事件的分級標準。
1.報告標準
發生環境因素改變所致的急性病例3例及以上或死亡1例。
2.分級標準
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及高溫中暑事件參照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及高溫中暑事件專項預案分級標準。
1.報告標準:發病3例及以上。
2.分級標準:
一般突發群體性原因不明疾病事件(Ⅳ級):在一個區縣(自治縣)行政區域內發現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無死亡病例,經市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組織調查,仍然原因不明。
較大突發群體性原因不明疾病事件(Ⅲ級):在一個區縣(自治縣)行政區域內發現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并出現死亡病例,經市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組織調查,仍然原因不明。
重大突發群體性原因不明疾病事件(Ⅱ級):在一個區縣(自治縣)行政區域內發生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有死亡病例發生,并擴散到其它區縣(自治縣),經市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組織調查,仍然原因不明。
特別重大突發群體性原因不明疾病事件(Ⅰ級):兩周內在兩個以上省份發生臨床表現相同的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并出現死亡病例,病例數不斷增加或疫區范圍不斷擴大。經國家衛生行政部門組織調查,仍然原因不明。
1.報告標準:一個預防接種單位一次預防接種活動中,或一個預防服藥點一次預防服藥活動中,出現2例及以上疑似異常反應、心因性反應5例及以上,或出現死亡。
2.分級標準
一般突發預防接種、服藥事件(Ⅳ級):一個預防接種單位一次預防接種活動中,或一個預防服藥點一次預防服藥活動中,出現2-9例疑似異常反應,或一般反應、心因性反應5-19例,無死亡病例。
較大突發預防接種、服藥事件(Ⅲ級):一個預防接種單位一次預防接種活動中,或一個預防服藥點一次預防服藥活動中,出現10-39例疑似異常反應,或一般反應、心因性反應20-49例,或出現死亡1例。
重大突發預防接種、服藥事件(Ⅱ級):一個預防接種單位一次預防接種活動中,或一個預防服藥點一次預防服藥活動中,出現40例及以上疑似異常反應,或一般反應、心因性反應50例及以上,或出現死亡2例以上。
1.報告標準:3人及以上醫院感染暴發事件。
2.分級標準
一般突發醫源性感染事件(Ⅳ級):10例及以上的醫院感染暴發事件。
較大突發醫源性感染事件(Ⅲ級):發生特殊病原體或者新發病原體的醫院感染;或10-99例及以上的醫院感染暴發事件。
重大突發醫源性感染事件(Ⅱ級):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響或者嚴重后果的醫院感染。100例及以上的醫院感染暴發事件。
1.一般實驗室生物安全事件(Ⅲ級)是指對人、動物構成一定威脅,具有轉移性和破壞性的生物安全事件。一般實驗室生物安全事件主要包括:
(1)實驗室工作人員確診感染所從事的三類、四類病原微生物,或出現有關癥狀、體征,臨床診斷為疑似感染所從事的三類、四類病原微生物,并造成傳播,可能進一步擴散。
(2)實驗室發生第三類、第四類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或樣本意外丟失,并有可能進一步向外擴散,造成人員感染。
(3)所在單位認定的其它一般實驗室生物安全事件。
2.較大實驗室生物安全事件(Ⅱ級)是指對人、動物構成較大威脅,具有較強侵襲性、傳染性、轉移性、致病性和破壞性的生物安全事件。較大實驗室生物安全事件主要包括:
(1)實驗室工作人員確診感染所從事的二類病原微生物,或出現與從事的二類病原微生物有關的癥狀、體征,臨床診斷為疑似感染。
(2)實驗室發生一類、二類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或樣本泄漏,并有可能進一步擴散,造成人員感染。
(3)其它較大實驗室生物安全事件。
重大實驗室生物安全事件(Ⅰ級)是指對人、動物構成嚴重威脅,具有高度侵襲性、傳染性、轉移性、致病性和破壞性的生物安全事件。重大實驗室生物安全事件主要包括:
(1)實驗室工作人員確診感染所從事的一類病原微生物,或出現有關癥狀、體征,臨床診斷為疑似感染所從事的一類病原微生物。
(2)實驗室工作人員確診感染所從事的二類病原微生物,或出現有關癥狀、體征,臨床診斷為疑似感染所從事的二類病原微生物,并造成傳播,可能進一步擴散。
(3)實驗室保存的一類、二類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或樣本丟失。
(4)其它重大實驗室生物安全事件。
分散式供水污染事件
1.報告標準:發生中毒或介水傳染病5人以上,或死亡1人以上。
2.分級標準
一般突發生活飲用水污染事件(Ⅳ級):一次發生中毒或介水傳染病5—49人,未出現死亡病例。
較大突發生活飲用水污染事件(Ⅲ級):一次發生中毒或介水傳染病50—99人,未出現死亡病例。
重大突發生活飲用水污染事件(Ⅱ級):一次發生中毒或介水傳染病100人以上,或死亡1人以上。
特別重大突發生活飲用水污染事件(Ⅰ級):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認定。
集中式供水污染事件
1.報告標準:發生中毒或介水傳染病50人以上,或死亡1人以上。
2.分級標準
一般突發生活飲用水污染事件(Ⅳ級):一次發生中毒或介水傳染病50—499人,未出現死亡病例。
較大突發生活飲用水污染事件(Ⅲ級):一次發生中毒或介水傳染病500—999人,未出現死亡病例。
重大突發生活飲用水污染事件(Ⅱ級):一次發生中毒或介水傳染病1000人以上,或死亡1人以上。
特別重大突發生活飲用水污染事件(Ⅰ級):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認定。
(十一)本標準未列出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由重慶市衛生局組織專家組討論后,報請市衛生局批準后確定事件的報告和分級標準。
凡為傳染病事件的,首先歸類到傳染病事件,包括法定傳染病、非法定傳染病及其它感染性疾病、流感樣病例暴發等。非法定傳染病事件歸類到其它類傳染病事件。
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后出現的急性、亞急性食源性疾患。上款規定的食源性疾患已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管理的,按照該法執行。
食物中毒分為植物性、動物性、化學性(如亞硝酸鹽中毒、農藥污染食品造成的中毒、酒精中毒等)、微生物性(非法定傳染?。?、原因不明食物中毒。
職業活動中,因接觸各種有毒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急慢性疾病。
急性職業中毒:職業活動中,因接觸各種有毒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急性疾病,屬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除食物中毒、職業中毒、環境因素引發中毒以外的其它中毒,包括農藥噴灑導致中毒。
1.空氣污染
環境中氣體吸入中毒,包括農藥揮發及企業外環境污染等事件。如非職業性一氧化碳、氯氣、苯等有毒物質導致的中毒事件。
2.水源污染:水體污染(不能歸為傳染病事件的)。
是指人類活動排放的污染物進入水體后,超過了水體的自凈能力,使水質和水體底質的理化特性和水環境的生物特性、種群及組成等發生改變,從而影響水的使用價值,造成水質惡化,甚至危害人體健康或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引起水體污染的污染物主要來自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活動。水體污染可分為生物性(病原微生物)、化學性(有害化學物質)和物理性(高溫廢水、放射性廢物、核燃料等)污染。
3.土壤污染
在人類生產和生活活動中排出的有害物質進入土壤中,直接或間接危害人畜健康的現象。包括工業污染(廢水、廢氣、固體廢棄物及汽車廢氣污染)、生活污染(生活垃圾、人畜糞便和生活污水)、農業污染(農藥、化肥)。
指在短時間內,某個相對集中的區域內同時或者相繼出現具有共同臨床表現病人,且病例不斷增加,范圍不斷擴大,又暫時不能明確診斷的疾病。一般指發病3例及以上。
一般首先定為疑似預防接種、預防服藥群體性不良反應,進一步認定后方可定性。事件類別名稱定為預防接種、服藥事件比較妥當,包括1例死亡及群體性接種或服藥事件。
醫源性感染:指在醫學服務中,因病原體傳播引起的感染。
醫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間發生的感染和在醫院內獲得出院后發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開始或者入院時已處于潛伏期的感染。醫院工作人員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也屬醫院感染。
醫院感染暴發:是指在醫療機構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時間內發生3例以上同種同源感染病例的現象。
1.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學試劑的實驗室污染事件。
2.工作人員受到實驗室內有毒有害病原微生物或有毒有害化學試劑的感染或侵害。
3.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化學試劑被泄漏出實驗室事件。
4.停電、火災等不可預測因素所引起的實驗室其他污染事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回龍鎮黨政辦公室 ??????????????????????????2024年3月12日印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