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11500228733966523B/2024-00011 | 發文字號 | 聚奎府發〔2024〕5號 |
主題分類 | 應急管理 | 體裁分類 | 預案 |
發布機構 | 梁平區聚奎鎮政府 | 有效性 | |
標題 | 聚奎鎮關于印發《聚奎鎮2024年城鎮防洪應急預案》的通知 | ||
成文日期 | 2024-06-06 | 發布日期 | 2024-06-06 |
索引號 | 11500228733966523B/2024-00011 |
發文字號 | 聚奎府發〔2024〕5號 |
主題分類 | 應急管理 |
體裁分類 | 預案 |
發布機構 | 梁平區聚奎鎮政府 |
有效性 | |
標題 | 聚奎鎮關于印發《聚奎鎮2024年城鎮防洪應急預案》的通知 |
成文日期 | 2024-06-06 |
發布日期 | 2024-06-06 |
重慶市梁平區聚奎鎮人民政府
關于印發《聚奎鎮2024年城鎮防洪應急預案》的通知
?
各村(社區),各辦、所、中心(站),駐鎮相關單位:
為了做好我鎮的2024年山洪災害防御工作,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減輕災害造成的損失。根據《重慶市梁平區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關于做好2024年汛前準備工作的通知》(梁汛辦發〔2024〕1)號精神,結合我鎮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城鎮防洪應急預案,請認真貫徹落實。
特此通知
?
附件:聚奎鎮2024年城鎮防洪應急預案
?
?
?
重慶市梁平區聚奎鎮人民政府
?????????????????????????? ? ? ? ? ? ? ? ? ? ? ? 2024年3月18日
聚奎鎮2024年城鎮防洪應急預案
1? 總則
1.1? 編制目的
為了做好聚奎城鎮洪澇、山洪等災害事件的防范與處置工作,保證城鎮抗洪搶險救災工作高效有序進行,確保城鎮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全面貫徹《防洪法》,根據防汛搶險應急工作的需要,對本鎮的資源和信息進行整合,實現災害事態應急機制的創新,使事故現場在第一時間內得到有效救助,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災害損失,保障聚奎鎮的經濟社會安全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1.2? 編制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國務院《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水庫大壩安全條例》、《水庫大壩安全評價導則》、《重慶市河道管理條例》、《水庫管理通則》、《重慶市水庫、重要城鎮防汛應急預案編制大綱》、《聚奎鎮山洪災害防御應急預案》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及規定,結合城鎮防汛工作實際,制定本預案。
1.3? 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自然或人為因素導致的城鎮區域內洪水、暴雨漬澇等災害事件的防御和處置。本預案實施的重點地段和部位:轄區內聚奎河兩岸的企業單位和轄區社區、村組等單位及學校,涉及人口1.2萬人。
1.4? 工作原則
貫徹以人為本的方針和行政首長負責制;堅持以防為主、防搶結合;堅持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堅持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調度;堅持服從大局、分工合作、各司其職;堅持公眾參與、軍民聯防;堅持工程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等原則。
2? 城鎮概況
2.1 自然地理
聚奎鎮地處梁平區中西部,距城區21公里,東臨仁賢鎮,南接和林鎮,西界屏錦鎮、竹山鎮,北連禮讓鎮。318國道縱貫全境,省道渝巫路橫穿而過,交通十分便利。聚奎鎮屬典型的丘陵地區,以淺丘為主,境內無高山,地勢相對平坦,平均海拔為452米。地質構造屬華夏第三沉降帶,出露為砂溪廟組沉積巖,由于受亞熱帶季風氣候與四川盆地氣候相結合的影響,形成了以酸性或中性土壤的地質結構,流域內植被差,土地開墾難度大,水土流失面積為30.2平方公里,流失強度為:輕度6.41平方公里,中度23.37平方公里,強度0.42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嚴重。聚奎鎮屬暖濕亞熱帶季風氣候,大陸性氣候顯著,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春季氣溫回升快,春早冷暖多變;盛夏連晴高溫多伏旱,雨量集中多暴雨,常有旱災、洪澇發生;秋季多陰雨天氣;冬冷無嚴寒,光照不足,霜雪較少,無霜期270天左右。常年平均氣溫16.7攝氏度,最高氣溫40.1度,最低氣溫零下6.6攝氏度,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100毫米,但時空分布不均,全年日照時間1336小時。5—9月是暴雨山洪災害多發區,約占全年的78%,暴雨洪水特性是陡漲陡落。
聚奎河從場鎮旁穿過,淤積嚴重,導致河床抬高,排水不暢,行洪能力低,聚奎鎮易受洪澇災害襲擊。
2.2 社會經濟情況
聚奎鎮是梁平區經濟強鎮,全鎮幅員面積57平方公里,轄12個行政村、1個社區委員會,總人口44520人,其中場鎮面積2.5平方公里,場鎮人口1.2萬人。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7.4803?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17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83元。擁有農副產品加工、機械制造、建材等私營企業單位。
2.3 洪澇風險分析
流域地處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洪水由暴雨形成,洪水發生時間與暴雨一致。每年4月開始進入汛期,5—9月是本流域暴雨多發季節,特大暴雨、洪水常發生在此時期。10月以后,副高南移,流域內降水較多,但雨量較小,一般不會形成大洪水。根據雨量資料來看,該地區暴雨出現較早,結束較晚。年最大24小時暴雨出現時間為5—10月份,尤以7月出現最多,10月出現頻率低,且量級較小。從年最大24小時暴雨出現頻率及量級來看,主汛期應為5—9月。
2.4? 洪澇防御體系
??? 2.4.1防災非工程措施現狀及存在問題
開展洪澇災害防御知識培訓工作:鎮人民政府利用電視、報刊、印發宣傳資料、主辦宣傳欄、場鎮咨詢、現場答疑等宣傳工具和形式,結合“3·22”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及“4·22”地球日、“6·5”環境日專題活動,多形式、全方位地向全鎮干部群眾進行洪澇災害防災知識宣傳,提高干部群眾的科學防災知識。
加強洪澇災害監測預警網絡建設:以全鎮山洪災害防治規劃和防災預案為基礎,加強洪澇災害信息系統建設,建立以專業監測為主的洪澇災害預警網絡,通過對洪澇災害進行適時監測預警,及時向聚奎鎮城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提供轄區內已經發生的和將要發生的洪澇災害監測預警信息,為防御洪澇災害、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防災減災決策和實施及時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
加強洪澇災害預測預報:聚奎鎮黨政辦、聚奎鎮經發辦、屏錦片水利站、禮讓國土所等部門負責對全鎮的水情、工情和重要地質災害預測預報工作。
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加大山洪防治力度。
針對聚奎鎮洪澇災害呈現出點多面廣、突發性強、危害性大的特點,對場鎮可能發生的洪澇災害危險區,主要采取科學規劃防治、逐年搬遷避讓的方式,從資金政策上給予幫助和支持。
存在問題:1.部分干群對洪澇災害造成的危害認識不足;2.從事水土資源開發造成水土流失加劇、河床抬高;3.單位和個人存在隨意向河道傾倒垃圾、侵占河床,影響了河道行洪能力;4.洪澇災害的監測、信息傳輸系統不完善。
??? 2.4.2防災工程措施現狀及存在問題
聚奎鎮防御洪澇災害主要工程措施:1.制定席帽水庫、海龍水庫及場鎮防汛應急預案,嚴格執行洪水調度方案,做好洪水錯峰,減小洪水對下游沿岸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威脅;2.2008年12月完成海龍水庫、席帽水庫樞紐除險加固整治,現能安全度汛。3.2013年完成環場鎮的千峰河、聚奎河整治,做好河道清障、整治及滑坡點防治工作,為洪水找出路。
存在問題:席帽水庫、海龍水庫下游河道行洪能力差,局部地段不能滿足行洪要求。
2.5 重點防護對象
聚奎場鎮重點防護對象有聚奎中學、聚奎小學、幼兒園、農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衛生院、場鎮經濟中心等重點部門和重點單位,以及供水、供電等生命線工程設施,場鎮易積水交通干道及危房稠密居民區等。
3? 組織體系與職責
3.1? 指揮機構
??? 3.1.1聚奎鎮成立城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由鎮長任指揮長,分管城建、安全、農業的副職以及鎮武裝部長、政法、組織委員、宣傳統戰委員任副指揮長,黨政辦、平安辦、應急辦、經發辦、社事辦、財政辦、文化服務中心、農業服務中心、規劃建設管理環保辦、國土所、運管所、交警行政執法中隊、屏錦片水利站、電信、教管中心、衛生院、街道社區、聚奎村等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為成員(名單附后)。
??? ?3.1.2指揮機構職責
防汛搶險領導小組職責:在區防汛抗旱指揮部的領導下,具體統一指揮聚奎鎮的防汛搶險工作。1.研究完善聚奎鎮的應急搶險措施方案。2.發布和解除應急搶險命令。3.緊急調動本鎮各單位人員、物資、設備車輛用于防汛搶險,搶險工作結束后,組織及時歸還和補償。4.適時發布通告,向上級報告險情及事故情況。5.向上級和有關部門、單位報警和求援。6.組織有關單位負責收集災情,總結經驗教訓,布置下一步的工作。7.根據工程洪水的發展,向危及安全地區發出警報,發出疏散群眾及轉移貴重財產命令。
指揮長:負責場鎮防汛搶險全盤工作,檢查督促聚奎鎮城鎮防洪應急預案及各級職責的落實,并根據山洪預警汛情的需要,有指揮調度、發布命令,簽發調集搶險物資器材和全鎮總動員等指揮權。
副指揮長:負責洪澇災害危險區、警戒區的監測、洪災搶險,隨時掌握雨情、水情、災情、險情動態,落實指揮長發布的防御搶險等命令,指揮群眾安全轉移、避災躲災,并負責災前災后各種應急搶險、工程設施修復等工作。
?3.2成員單位職責
人武部:負責鎮內基干民兵參加抗洪搶險、救災等組織工作。根據需要,擔負抗洪搶險、營救群眾、轉移物資等抗洪救災的重大任務。派出所:負責維護防洪搶險秩序和災區社會治安工作,協助防汛部門組織群眾撤離和轉移;打擊盜竊防汛物資、破壞防洪工程設施的犯罪行為。平安辦:負責防汛的治安保衛工作。應急辦:負責防汛的應急處理措施工作,負責洪澇災害情況的評估、統計及報送,負責做好受災群眾的轉移安置工作,組織、發放災民生活救濟款物。水利片站:負責本鎮河道防洪、排澇及小型水利工程的運行安全,組織防洪搶險工作及防洪工程的建設與修復;負責在建水利工程的安全度汛工作;負責協調海龍、席帽水庫防洪調度及該水庫抗洪搶險物資準備;負責農村供水,確保群眾正常供水。社事辦:妥善安排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財政辦:負責落實防汛應急物資和應急水源工程、水毀工程修復所需專項資金及監督工作。文化服務中心:負責組織本鎮防汛突發公共事件的信息發布和宣傳報道,協助做好防汛安全知識的宣傳工作。農業服務中心:負責城區排澇工作和組織協調防汛搶險物資(以木材為主)的儲備、供應工作。經發辦:負責本鎮工礦企業的防汛安全及協調工作,必要時停工,督導村級公路度汛安全。規劃建設管理環保辦:負責本鎮防洪工程建設規劃的審批及配合水利片站認定影響排洪違章建筑;負責市政在建工程防汛和度汛方案的制定與實施,以及新建小區排水矛盾的協調工作;負責城鎮房屋防汛的協調工作,監督對危險漏雨房屋的檢查和搶修;負責所轄的雨水管線、污水管線、雨污合流管線、雨水口、進出水口等設施的防汛安全,組織應急抽排水。按照城市河湖排水調度相關預案,保證排水管線暢通。國土所:負責因暴雨引發的突發地質災害,主要是泥石流、山體滑坡、地面塌陷等的監測、勘察和預防工作,以及負責鎮內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實施工作。電信部門:負責組織電信系統的通信應急恢復;當災情造成指揮通信系統破壞時,統一調動各種通信資源,為搶險救災提供通信保障。屏錦交巡警大隊、交通行政執法大隊:負責轄區內公路環線、聯絡線的318國道和渝巫路省道、區道公路和橋梁,以及客、貨運站的防汛搶險工作;負責本轄區防汛應急物資運輸車輛的儲備、調運和運輸工作;負責疏導受災地區及積滯水地區的道路交通,必要時實施交通管制等措施,保障指揮、搶險、救災車輛優先通行。衛生部門:負責抗洪搶險救護及組織災區衛生防疫和醫療救治工作。電管站:負責各級防汛指揮機構、各級重點防汛部位及應急搶險的電力供應和保障。教管中心:負責組織教育系統防汛安全工作,根據需要,必要時請示教委停課,利用學校設施作為防汛臨時避險場所,安排鎮內學校做好抗洪搶險物資準備。氣象部門:對海龍、席帽水庫及聚奎鎮長嶺村3組雨量站負責提供防汛氣象信息服務,監測天氣變化,及時提供天氣預報和降水情況,做好災害性天氣預報工作。社區、村和相關企業單位:負責做好其轄區內的防汛搶險應急工作。
?3.3辦事機構
3.3.1聚奎鎮城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搶險救災組、后勤保障組、事故災情調查組、治安維護組、應急搶險分隊(名單附后)。
3.3.2職責
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鎮黨政辦,其主要職責為:1.組織落實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決定,協調和調動成員單位應對防汛突發公共事件相關工作;2.組織制訂、修訂與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職能相關的專項應急預案,指導鎮屬各單位及駐鎮單位制定、修訂與防汛相關的專項應急預案;3.負責發布藍色、黃色預警信息,向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提出發布橙色、紅色預警信息的建議;4.負責本鎮應對防汛突發公共事件的宣傳教育與培訓;5.收集分析工作信息,及時上報重要信息;6.負責本鎮防汛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演習、演練;7.負責組織本鎮防汛隱患排查和應急資源的管理工作;8.負責本鎮防汛應急指揮技術系統的建設與管理工作;9.負責專家顧問組的聯系工作;10.承擔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加強24小時值班,發布暴雨、洪災信息,及時向領導小組報告,做好上傳下達工作,收集搶險救災資料并歸檔。
搶險救災組職責:1.及時到達險情災情現場,根據領導小組決定方案具體組織指揮排險、搶險。2.掌握事故全面情況,及時向領導小組報告災險情。3.根據險情具體情況,制定臨時應急搶險措施。4.根據工程洪水險情具體情況,確定需要疏散人員和轉移財產物資的范圍。5.查找險情產生的原因,提出初步報告。
后勤保障組職責:1.做好通訊工作,保證整個防汛搶險救災工作信息暢通,確保搶險信息能及時上傳下達。2.做好應急搶險物資、機具、設備的調配、運輸工作。3.及時救護接送傷員到醫院。
事故災情調查組職責:事故災情發生后,調查統計造成的損失及人員傷亡情況,配合上級有關部門開展事故災情調查處理工作。
治安維護組職責:配合公安機關維護事故現場的治安秩序,做好疏散危險區域的人員和轉移貴重財產工作,確保事故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應急搶險分隊職責:組織相關單位人員轉移國家貴重財產,搶救老弱病(傷)殘、小孩等人員。
4? 預防與預警
4.1? 預防預警信息
聚奎鎮城鎮預防預警信息的具體報送內容包括氣象、水文、防洪與排澇工程險情、洪澇災情信息。各自動雨量、水位、流量(人工置入)站數據,采用現場存儲,并按定時(事件)自報方式,通過PSTN(公用電話網)通信、寬帶網或移動通信網絡報送到鎮水情信息采集中心;水情信息采集中心將收到的信息經過校驗整理后,通過計算機網絡,發送至鎮防汛搶險領導小組或上級防汛部門。報送信息由鎮防汛辦公室負責,鎮屬各單位辦所及駐鎮單位向鎮防汛辦公室報送,鎮防汛辦公室及時收集汛情,做到內容真實準確無誤,及時報告鎮領導小組同意后,一般情況堅持12小時內完成上報工作,在遇特大暴雨、排澇工程險情、洪澇災情嚴重時,3—6小時內完成上報工作。
4.2預警級別劃分
根據聚奎鎮城鎮區域內的聚奎河的洪水、山洪及暴雨漬澇等災害事件的嚴重程度,劃分預警級別由重到輕分為I、Ⅱ、Ⅲ、Ⅳ四級,分別用紅、橙、黃、藍色表示,在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的指示下由辦公室向社會發布警示標志。
4.3? 預防預警行動
4.3.1預防預警準備
鎮領導小組在4月中旬召集鎮屬各單位、社區、村及駐鎮單位負責人召開城鎮防汛搶險應急工作專題會議,分別就統一思想、組織領導、防洪工程管護、預案編制、物料準備和通信暢通,汛前汛中汛后檢查及日常管理,以及與相關行業應急預案的協調等做重要指示安排,加強對場鎮防洪安全檢查力度,嚴厲查處打擊違法違規建設和向河道傾到垃圾的行為,搞好河道清障,確保城鎮防汛搶險應急預案順利實施。
4.3.2江河洪水、山洪災害、暴雨漬澇預警行動
汛情預警信息包括防汛突發公共事件的類別、預警級別、起始時間、可能影響范圍、警示事項、應采取的措施和發布機關等。主要發布途徑有電視臺、廣播、各類短消息、網絡及內部有線和無線通信手段等。預警的更新、發布、解除的方式:藍色汛情預警(IV級):由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更新、發布、解除并通報,并報區防辦備案。黃色汛情預警(Ⅲ級):由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更新、發布、解除并通報,并報區防辦備案。橙色汛情預警(Ⅱ級):由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提出預警發布和解除建議,經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組長批準后報區防辦,由區防辦更新、發布、解除并通報。紅色汛情預警(I級):由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提出預警發布和解除建議,經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組長批準后報區防辦,再由區防辦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同意后,由區防汛抗旱指揮部更新、發布、解除并通報。不同預警級別下江河洪水、防洪工程險情、山洪災害、暴雨漬澇、排澇工程險情等預警信息的更新、發布、通報等由鎮領導小組及區防辦確定,加強宣傳,做到預警信息家喻戶曉。水利、國土資源、氣象等部門的預警信息建立共享和部門聯動機制等,加強協調,密切配合。隨著汛情預警信息的不斷變化,根據汛情預警發布指標及實際情況,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組織實時會商,對防汛突發公共事件波及的范圍和可能造成的影響及時作出判斷,按程序提高或降低相應的預警級別。
4.4主要防御方案
4.4.1防汛突發公共事件分級
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本鎮防汛突發公共事件級別的確定。依據重慶市、梁平區有關規定,防汛突發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圍、影響力大小、人員及財產損失等情況,由低到高劃分為一般(Ⅳ級)、較大(Ⅲ級)、重大(Ⅱ級)、特別重大(Ⅰ級)四個級別。一般防汛突發公共事件(IV級):指事態比較簡單,影響范圍較小,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城鎮危舊房屋漏雨,低洼地區積水,局部道路積水深度在15厘米以下,造成交通擁堵等影響;主要河系(聚奎河)及城鎮水系主要河流堤防局部發生滑坡、管涌等險情。較大防汛突發公共事件(Ⅲ級):指事態較為復雜,影響程度較大,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城鎮危舊房屋嚴重漏雨,威脅居民安全,局部道路發生較大面積積水,積水深度在15厘米以上、30厘米以下,造成短時嚴重交通堵塞等較大險情和災情;主要河系(聚奎河)及城區水系主要河流堤防較大范圍發生滑坡、管涌等險情;因突降暴雨山區發生較大范圍山體滑坡,局部泥石流出現小范圍裂縫等險情,造成交通中斷,對生產生活造成較大影響;事件已經或可能造成1人以上、3人以下死亡或較大財產損失(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或生態環境破壞,需要調度鎮級業務主管部門和單位及搶險隊伍的力量和資源共同進行處置。重大防汛突發公共事件(Ⅱ級):指事態復雜,發生大范圍的暴雨洪災,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因強降雨城區多處危舊房屋倒塌,多處地下設施進水,威脅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城市道路大范圍積水,積水深度在30厘米以上、50厘米以下,造成城鎮主干道中斷等重大險情和災情;主要河系(聚奎河)及城鎮水系主要河流堤防局部地段已經或可能發生潰堤、決口等重大險情;因強降雨山區發生多處山洪、泥石流或較大面積山體滑坡等重大險情,危及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件已經或可能造成3人以上、5人以下死亡或重大財產損失(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或重大生態環境破壞,需要調動鎮級相關單位的搶險隊伍力量和資源進行聯合處置。特別重大防汛突發公共事件(I級):指事態非常復雜,發生全鎮性的暴雨洪災,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因強降雨或城鎮河道漫溢,城鎮大范圍危舊房屋倒塌,多處地下設施被淹,嚴重威脅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城鎮道路大面積積水,積水深度在50厘米以上,造成大范圍交通中斷或交通癱瘓等嚴重險情和災情,嚴重影響要害部門正常工作秩序和城市居民正常生產生活;山區出現特大山洪、嚴重泥石流災害,造成重大人員傷亡;事件已經或可能造成5人以上死亡或特別重大財產損失(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或嚴重生態環境破壞,將對本鎮公共安全、政治穩定和經濟社會秩序造成嚴重危害或威脅,需要區委、區政府統一指揮,調動全區各方面的力量和資源進行聯合處置。
4.4.2防御要求與重點
防御要求:防汛首要任務是確保人民生命安全。發生標準內的洪水,要求不垮壩,不決口,不死人,發生超標準的洪水,要全力組織搶險救災,力爭把災害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防御重點:一是地質災害隱患點,包括城鎮周圍山村村民房后陡峭山體容易造成崩塌的對象;二是沿河兩岸易沖、易澇區;三是病危房(包括簡易棚等),特別是病危校舍。
5應急響應
5.1應急響應的主要內容
城鎮防御方案主要涉及一個社區和六項內容:一個社區:聚奎街道社區。六項內容:指揮到位、會商、指揮決策、下達命令、進駐現場、信息報告等。
5.1.1一般防汛突發公共事件(IV級)的響應
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響應:(1) 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帶班領導在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指揮。(2)啟動IV級應急預案響應,向鎮內各成員單位下發通知。(3)密切關注聚奎河的汛情變化,及時掌握工情、水情動態。(4)出現各類防汛突發公共事件,及時報告區防辦。
各成員單位防汛響應:(1)各防汛副組長分別到各成員單位負責指揮。(2)及時將啟動應急預案的情況報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3)搶險隊及防汛物資管理部門要24小時值班、確保通信暢通。(4)及時掌握所轄區域的雨情、水情、汛情、險情、災情、工情,按照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的要求,及時上報有關信息和應急響應動態。(5)及時向所轄區域發布汛情信息,做好防汛、搶險、排險的各項工作。(6)重點防汛部位要提前調集防汛搶險人員到位,同時要派出巡查組,隨時掌握現場情況。(7)出現各類防汛突發公共事件,特別是出現嚴重險情和災情,涉及人員安全的防汛突發公共事件,必須在1小時內報告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
5.1.2較大防汛突發公共事件(Ⅲ級)的響應
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響應:(1)指揮到位:黨政主要領導1人坐鎮指揮,辦公室主任在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的領導下負責指揮。(2)會商: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及主要成員單位立即進行會商。(3)下達命令:根據會商結果,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按照有關防汛專項預案,對已經或可能發生險情區域和相關部門下達命令。(4)進駐現場: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派有關負責人和專家進駐現場,協助發生險情區域和相關部門開展區域內洪水調度和抗洪搶險工作。(5)信息報告: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及時掌握最新雨情、水情、汛情、險情、災情、工情,原則上每2小時向區防辦等上級有關部門上報汛情快報(洪水調度和抗洪搶險情況等)。出現各類防汛突發公共事件,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立即報告區防辦。
各成員單位防汛響應:(1)指揮到位:各成員單位在各自區域負責指揮,按照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的要求到達指定位置進行指揮。(2)執行:A、各相關部門第一責任人要全部上崗到位。B、根據情況,各相關部門提前在重點防汛部位上崗到位,出動能力50%以上,確保通信暢通。重點防汛部位要提前調集防汛搶險人員到位,同時要派出巡查組,隨時掌握情況;相關物資儲備單位要保證物資隨時調出。C、相關部門和單位按照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的有關要求,對搶險現場提供搶險物資、通信、供電、供水、供氣、醫療防疫、運輸等后勤保障。D、各相關部門負責所轄范圍汛情預警、避險預警及搶險救災等情況的實時上報。E、各相關部門要及時向所轄區域下發汛情信息,做好防汛、搶險、排險的各項工作。(3)信息報告:已經或可能出現險情區域的相關部門密切注視所轄地段的雨情、水情、汛情、險情、災情、工情,每2小時向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報告洪水調度方案和應急響應動態。出現各類防汛突發公共事件,特別是出現嚴重險情和災情,涉及人員安全的防汛突發公共事件,必須立即報告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
5.1.3重大防汛突發公共事件(Ⅱ級)的響應
領導響應:區總指揮長或副總指揮長在區防汛抗旱指揮部進行指揮決策。必要時,趕赴現場指揮處置。
區防汛抗旱指揮部指揮響應:區防汛抗旱指揮部開通異地會商系統,相關單位參加,動員各方面力量投入抗災救災。以區政府名義,及時向市委、市政府報告抗災救災情況,必要時,請求市委、市政府給予支援。
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響應:(1)指揮到位:鎮黨政主要領導1人坐鎮指揮,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在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負責指揮。必要時,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有關領導趕赴現場。(2)會商: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召集主要成員單位立即進行會商。(3)下達命令:根據會商結果,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按照有關防汛專項預案,對已經或可能發生險情地段的相關部門下達命令。(4)進駐現場: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派有關負責人和專家進駐現場,對已經或可能發生險情地段的相關部門組成現場指揮部。(5)信息報告: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及時掌握最新雨情、水情、汛情、險情、災情、工情,原則上每2小時向區防辦及上級有關部門上報汛情快報及工作動態。出現各類防汛突發公共事件,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立即報告區防辦。
各成員單位防汛響應:(1)指揮到位:各成員單位在各自防汛地段負責指揮。必要時,按照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要求到達指定位置進行指揮。(2)執行:A.根據情況,各相關部門提前在重點防汛部位上崗到位,出動能力70%以上,確保通信暢通。重點防汛部位要提前調集防汛搶險人員到位,同時要派出巡查組,隨時掌握情況;相關物資儲備單位要保證物資隨時調出。B.各相關部門要及時向所轄范圍發布汛情信息,做好防汛、搶險、排險的各項工作。(3)信息報告:已經或可能出現險情區域的各相關單位密切注視所轄區域的雨情、水情、汛情、險情、災情、工情,每1小時向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報告洪水調度方案和應急響應動態。中小型水庫洪水調度方案報區防汛抗旱指揮部批準后,組織實施;并報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出現各類防汛突發公共事件,特別是出現嚴重險情和災情,涉及人員安全的防汛突發公共事件,必須立即報告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
5.1.4特別重大防汛突發公共事件(I級)的響應
領導響應:區指揮長或副指揮長在區防汛抗旱指揮部進行指揮決策。必要時,趕赴現場指揮處置。
區防汛抗旱指揮部指揮響應:區防汛抗旱指揮部開通異地會商系統,相關單位參加,動員各方面力量投入抗災救災。以區政府名義,及時向市委、市政府報告抗災救災情況,必要時,請求市委、市政府給予支援。
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響應:(1)指揮到位:區副指揮長在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指揮,鎮黨政主要領導1人在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必要時,趕赴現場。必要時,派應急通信車現場組織會商和實時播報。(2)會商:在區副總指揮長領導下,召集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和相關防汛單位立即進行會商。(3)下達命令:根據會商結果,區副指揮長按照有關防汛專項預案,對已經或可能發生險情區域和相關部門下達命令。(4)進駐現場: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派有關負責人和專家進駐現場,與防汛區域內的單位組成現場指揮部。(5)信息報告: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及時掌握最新雨情、水情、汛情、險情、災情、工情,原則上每1小時向區防辦等上級有關部門上報汛情快報及工作動態。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向區防辦報告鹽井口水庫、石堰水庫洪水調度方案,經批準后組織實施,并同時上報區委、區政府備案。出現各類防汛突發公共事件,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立即報告區防辦。
各成員單位防汛響應:(1)指揮到位:各成員單位在各自地段區域負責指揮。必要時,按照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要求到達指定位置進行指揮。(2)執行:根據情況,各成員單位提前在重點防汛部位上崗到位,出動能力90%以上,確保通信暢通。重點防汛部位要提前調集防汛搶險人員到位,同時要派出巡查組,隨時掌握情況;相關物資儲備單位要保證物資隨時調出。(3)信息報告:已經或可能出現險情區域的各相關成員單位密切注視所轄區域的雨情、水情、汛情、險情、災情、工情,每1小時向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報告洪水調度方案和應急響應動態。出現各類防汛突發公共事件,特別是出現嚴重險情和災情,涉及人員安全的防汛突發公共事件,必須立即報告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
5.2擴大應急
需要宣布本鎮或有關地段進入緊急防汛期時,由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提出建議,經區防辦報請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批準后,由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依法宣布進入緊急防汛期。
5.3應急響應結束
一般和較大防汛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結束后,由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確定應急響應結束。重大和特別重大防汛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結束后,由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或區防辦審核,報請區指揮部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批準后宣布應急響應結束;必要時,應及時通過新聞單位向社會發布應急響應結束的消息。經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批準,由區防辦依法宣布本鎮或有關地段解除緊急防汛期,并及時通過新聞單位向社會發布解除緊急防汛期的消息。
6 應急保障
6.1? 通信與信息保障
6.1.1信息監測與報告:對于各類防汛突發公共事件,以及可能導致其發生的各種隱患,本鎮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利和義務向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和相關政府職能部門報告,并有權對相關部門的工作過失和不當處置行為進行舉報。任何單位不得遲報、漏報、謊報和瞞報防汛突發公共事件信息。
6.1.2信息共享與處理: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建立信息共享機制,為居委、村組及相關單位提供必要的基礎數據。在防汛突發公共事件中,傷亡、失蹤、被困人員中包括境外人士,或者事件可能影響到在鎮境外機構,需要向有關機構或有關地區進行通報時,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應立即向區防汛搶險應急指揮部上報,由區防汛搶險應急指揮部協調有關部門啟動相關應急預案。在防汛突發公共事件中,需要市、區援助時,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應向區防汛搶險應急指揮部上報,由區防汛搶險應急指揮部與區政府外辦、區外宣辦密切配合,以區政府名義向市政府上報,并按照有關規定,由指定機構向社會發出呼吁。
6.1.3信息發布和新聞報道:防汛突發公共事件的信息發布和新聞報道工作,應嚴格按照新聞報道的相關規定,在鎮文化服務中心協調下,由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指派專人負責新聞報道工作,起草新聞發布稿和災情公告,及時、準確報道防汛突發公共事件信息。
6.2? 搶險與救援保障
6.2.1后勤保障:重大和特別重大防汛突發公共事件發生時,由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統一組織協調,由社事辦、應急辦等單位負責組織、協調災民安置、應急救援物資的儲存、調撥和緊急供應;鎮衛生院負責應急藥品的儲存供應和災區衛生防疫和醫療救治;水利片站、電管站、規劃建設管理環保辦等部門和單位掌握本鎮生活必需品市場的總需求及儲備庫存、經營庫存、生產能力和銷售、價格的變化情況,保障水、電、氣供應及生活必需品的供應;鎮財政辦提供抗洪搶險資金保障。交警三中隊、運管所、交警行政執法中隊負責本轄區道路交通暢通和防汛應急物資運輸車輛的儲備、調運和運輸工作。
?6.2.2應急隊伍保障:一般和較大防汛突發公共事件發生時,由各相關單位按照預案調動所屬應急隊伍進行處置;根據需要,由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調動鎮級應急機動專業搶險隊伍做好搶險救災工作。重大和特別重大防汛突發公共事件發生時,按照區防汛搶險應急指揮部相關規定,調動區級應急機動專業搶險隊伍,承擔搶險任務。鎮人武部組織成立一支以基干民兵為主、國土、醫院等相關部門參與的共60人的搶險隊。在緊急情況下,各搶險隊員自備電筒、雨衣等工具,聽從命令,全部上陣進行有序地搶救工作。(應急搶險隊伍名單附后)
6.3宣傳、培訓和演習
宣傳教育:由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組織有關部門制定應對防汛突發公共事件的教育培訓計劃,編制公眾應對防汛突發公共事件的專業教材和應急手冊。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互聯網等媒體,開展防汛、避險、自救、互救等常識的宣傳教育,重點對病險水庫、泥石流易發區等周邊的居民加強宣傳教育,增強群眾防汛意識及應急基本知識和技能。培訓:組織政府行政人員、企事業單位、社區、村開展防汛突發公共事件相關知識培訓,培訓教材增加防汛突發公共事件預防、應急指揮、綜合協調等內容,增強干部群眾應對防汛突發公共事件的知識和能力。演練: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應根據預案,定期組織專業性和綜合性的應急演練。各部門應組織相應的應對防汛突發公共事件的專項演練,切實提高應急救援能力。
7后期處置
在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由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和相關部門組織實施善后處置工作。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和相關部門要組織力量全面開展災情核定工作,及時收集、清理和處理污染物,對受災情況、人員補償、征用物資補償、重建能力、可利用資源等做出評估,制定補償標準和災后恢復計劃,并迅速實施。水毀工程修復、重建和災區群眾恢復生產、重建家園的工作由下列單位負責:防洪水利工程、市政設施、公路、供電、通信、供油、供氣、供水、房屋、跨河管線等水毀工程設施分別由各有關主管部門負責修復、重建。受災地段恢復生產、重建家園的工作由所在社區及村組負責。受災地區所投保的水毀設施、設備、居民的生命財產損失由保險公司及時進行核實、理賠。修復水毀工程、設施、設備、重建家園等所需資金由區發展改革部門、財政部門負責安排。災后災民生活救助由鎮應急辦負責。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對在防汛突發公共事件應對工作中表現突出或作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對因工作失誤造成損失,或因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等違法違紀行為延誤防汛突發公共事件處置,造成重大影響的,要會同相關部門,對有關責任人進行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8 附則
8.1? 名詞術語定義
汛期:根據洪水發生的規律,規定每年防汛抗洪的起止日期。梁平區的汛期是每年5月1日至9月30日。緊急防汛期:當江河、湖泊的水情接近保證水位或者安全流量,水庫水位接近設計洪水位,或者防洪工程設施發生重大險情時,有關區級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指揮機構可以宣布進入緊急防汛期。在緊急防汛期,防汛指揮機構根據防汛抗洪的需要,有權在其管轄范圍內調用物資、設備、交通運輸工具和人力,決定采取取土占地、砍伐林木、清除阻水障礙物和其他必要的緊急措施;必要時,公安、交通等有關部門按照防汛指揮機構的決定,依法實施陸地和水面交通管制。特大暴雨:一般指24小時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上的降雨。強降雨:一般指1小時降雨量在50毫米以上的降雨。山洪:指山區小流域由降雨引發的突發性、暴漲暴落的地表徑流。山洪災害:指山洪暴發給人類社會所帶來的危害,包括溝河洪水泛濫等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基礎設施損壞以及環境資源破壞。重點河道:指聚奎河。防洪工程設施發生重大險情:指水庫垮壩、河道堤防決口、閘門失控倒塌等。防洪標準:指防洪設施應具備的防洪能力,一般用可防御洪水相應的重現期或出現頻率表示,如百年一遇、50年一遇等,反映了洪水出現的幾率和防護對象的安全度。本預案有關數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數,“以下”不含本數。
8.2? 預案管理與更新
預案制定與解釋:本預案由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負責制定,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解釋。預案審查:本預案由區防辦組織審查。預案修訂:隨著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修改和完善,機構調整或應急資源發生變化,以及應急處置過程中和各類應急演練中發現的問題和出現的新情況,要適時對本預案進行修訂。
8.3? 獎勵與責任追究
對防汛搶險和抗旱工作作出突出貢獻的勞動模范、先進集體和個人,由聚奎鎮城鎮防汛領導小組給予物質及精神表彰;對防汛抗旱工作中玩忽職守造成損失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公務員管理條例》追究當事人的責任,并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8.4? 預案實施時間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附錄:
????? 1.聚奎鎮城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名單
2.聚奎鎮城鎮防汛搶險分組及人員名單
3.聚奎鎮場鎮超標準洪水預案實施工作流程圖
4.聚奎鎮鎮場鎮防洪應急預案啟動工作流程圖
5. 聚奎鎮場鎮城鎮防洪排澇工程布置圖
6. 聚奎鎮場鎮暴雨漬澇點分布圖
7. 聚奎鎮場鎮洪澇風險圖
?
附件1
聚奎鎮城鎮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名單
?
組? 長:周紅兵(黨委副書記、鎮長)
副組長:杜永平(黨委副書記、政法委員)
劉明慶(黨委委員、副鎮長)
蘇? 熠(黨委委員、武裝部長、副鎮長)
黃? 科(黨委委員、組織委員)
文明友(副鎮長)
高義君(副鎮長)
成? 員: 譚建平、熊飛燕、唐紅軍、蔣永森、萬成功、楊平芳、毛亞鑫、王? 力、朱明獻、謝波、何長均、唐春燕(國土所)、蔣文高、唐全、潘傳云、龍輝、朱傳芳(衛生院)、王宏光(交巡警大隊)、余捷(電管站)、黃達書(電信)、曾侯健、段金凡、曹丹丹、謝飛
?
?
?
?
附件2
聚奎鎮城鎮防汛搶險分組及人員名單
?
搶險救災組:組長:劉明慶,成員:譚建平、唐紅軍、曾侯健
后勤保障組:組長:杜永平,成員:蔣永森、謝直建、張洛瞳
事故災情調查組:組長:黃科,成員:賀謀菊、張麗麗、曹丹丹、易春梅
治安維護組:組長:杜永平,成員:夏大方、朱明獻
應急搶險隊:隊長:劉明慶,成員:陳啟才、萬成功、葉永強、方園、謝波
成員:秦棟承、羅小林、王俊森、楊堂軍、劉遠海、李小東、李建國、
李文連、段金凡、唐宇、楊堂洪、徐紅輝、羅? 春、徐方山、
張? 祥、龔正航、劉? 洋、陳德勝、秦? 攀、舒顯軍、楊? 松、
何一政、羅乃華、曹明耀、張貴、魏純波、張玉巧
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鎮黨政辦,由杜永平兼任主任,成員:熊飛燕、邱歡、鄭晨旭、肖琴。(電話:53418111)
?
?
?
?
?
附件3
聚奎鎮場鎮防洪應急預案啟動工作流程圖
?
附件4
聚奎鎮場鎮超標準洪水預案實施工作流程圖
?
?
附件5
附件6
附件7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