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11500228008652193Q/2020-00159 | 發文字號 | |
主題分類 | 財政 | 體裁分類 | 財政預算、決算 |
發布機構 | 梁平區科技局 | 有效性 | |
標題 | 重慶市梁平區科學技術局2019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 ||
成文日期 | 2020-09-30 | 發布日期 | 2020-09-30 |
索引號 | 11500228008652193Q/2020-00159 |
發文字號 | |
主題分類 | 財政 |
體裁分類 | 財政預算、決算 |
發布機構 | 梁平區科技局 |
有效性 | |
標題 | 重慶市梁平區科學技術局2019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
成文日期 | 2020-09-30 |
發布日期 | 2020-09-30 |
重慶市梁平區科學技術局
2019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職能職責。
1.擬訂全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及科技發展、引進國外智力規劃和政策并組織實施。
2.統籌推進全區創新體系建設和科技體制改革,會同有關部門健全技術創新激勵機制。優化科研體系建設,指導科研機構改革發展,推動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建設,承擔推進科技軍民融合發展相關工作,推進全區重大科技決策咨詢相關制度建設。
3.牽頭推進建立全區科研項目資金協調、評估、監管機制。會同有關部門提出優化配置科技資源的政策措施建議,推動多元化科技投入體系建設和科技金融結合。協調管理區級財政科技計劃并監督實施。
4.擬訂全區基礎研究規劃和政策并組織實施,組織協調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擬訂科技創新基地建設規劃并組織實施,參與編制科技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和組織實施,牽頭組織全區重點實驗室建設。推動科研條件保障建設、科技資源開放共享。
5.負責編制區級科技項目規劃并監督實施,統籌協調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研發和創新,牽頭組織實施重大技術攻關和成果應用示范。
6.組織擬訂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科技促進農業農村和社會發展規劃、政策和措施并組織實施。組織開展重點領域技術發展需求分析,提出重大任務并監督實施。
7.牽頭技術轉移體系建設,擬訂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促進產學研結合的相關政策措施并監督實施。指導科技服務業、技術市場和科技中介組織發展。
8.統籌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指導區域創新發展、科技資源合理布局和協同創新能力建設,推動高新區、農業科技園區等科技園區建設。
9.負責科技監督評價體系建設和相關科技評估管理,負責科技評價機制改革,統籌科研誠信建設。組織實施創新調查和科技報告制度,負責全區科技保密工作。
10.擬訂科技對外交流與創新能力開放合作的規劃、政策和措施,組織開展國內外科技合作與科技人才交流。會同相關部門開展對外科技合作與科技人才交流工作。
11.負責引進國外智力工作。擬訂引進國外專家總體規劃、計劃并組織實施,建立國內外科學家、團隊吸引集聚機制和國內外專家聯系服務機制。擬訂出國(境)培訓規劃、政策和年度計劃并監督實施。
12.會同有關部門擬訂科技人才隊伍建設規劃和政策,建立健全科技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組織實施科技人才計劃,推動高端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擬訂科學普及和科學傳播規劃、政策并組織實施。
13.承擔引進科技創新資源、科技型企業培育、科技宣傳等工作。負責全區申報國務院和重慶市政府科學技術獎勵的推薦工作。
14.負責局機關及其下屬單位的黨建工作。
15.完成區委和區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16.職能轉變。圍繞貫徹實施科教興區、人才強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優化、轉變政府科技管理和服務職能,完善科技創新制度和組織體系,加強宏觀管理和統籌協調,減少微觀管理,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和科研誠信建設。從研發管理向創新服務轉變,深入推進科技計劃管理改革。按照國家要求推進政府部門不直接管理具體科研項目,委托專業機構開展項目受理、評審、立項、過程管理、驗收等具體工作。進一步改進科技人才評價機制,建立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貢獻、績效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和激勵政策,統籌我區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和引進國外智力工作。??
17.與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有關外國人來梁工作許可職責分工,依據《中央編辦關于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職責分工的通知》(中央編辦發〔2018〕 97號)規定執行。
(二)機構設置。
重慶市梁平區科學技術局設4個內設機構,綜合科、政策法規科、資源配置科和創新發展科。下屬一個事業單位,重慶市梁平區生產力促進中心(公益一類)。
(三)單位構成。
從預算單位構成看,納入本部門2019年度決算編制的二級預算單位主要包括2家,其中:行政單位1家(科技局機關本級),事業單位1家(重慶市梁平區生產力促進中心)。
(四)機構改革情況。
2019年機構改革后,原重慶市梁平區科學技術委員會更名為重慶市梁平區科學技術局,并調整了相關職能職責,故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年初預算資金,由梁平區市場監管局在年中執行并辦理決算,其他預決算和財務未作調整。
二、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說明。
1.總體情況。本部門2019年度收入總計2392.32萬元,支出總計2392.32萬元。收支較上年決算數減少935.01萬元、下降28.1%,主要原因是2019年應研資金的減少。本部分的收入總計包括收入合計、用事業基金彌補收支差額、年初結轉和結余,支出總計包括本年支出合計、結余分配、年末結轉和結余。
2.收入情況。本部門2019年度收入合計1251.44萬元,較上年決算數減少1253.07萬元,下降50.0%,主要原因是2019年應研資金收入的減少。其中:財政撥款收入1248.74萬元,占99.8%;其他收入2.7萬元,占0.2%。此外,年初結轉和結余1140.88萬元。
3.支出情況。本部門2019年度支出合計1478.06萬元,較上年決算數減少708.39萬元,下降32.4%,主要原因是2019年應研資金支出的減少。其中:基本支出303.17萬元,占20.5%;項目支出1174.89萬元,占79.5%。
4.結轉結余情況。本部門2019年度年末結轉和結余914.26萬元,較上年決算數減少226.62萬元,下降19.9%,主要原因是區種子基金按照“專項管理、公益運作、循環使用”的原則運作,以免息信用貸款方式支持企業創新創業,本年度發放了部分貸款資金。
(二)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說明。
2019年度財政撥款收、支總計1,932.25萬元。與2018年相比,財政撥款收、支總計各減少903.71萬元,下降31.87%。主要原因是壓縮項目經費,且機構改革后,涉及知識產權的職能職責移交到市場監管局。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1.收入情況。本部門2019年度財政撥款收入1248.74萬元,較上年決算數減少852.66萬元,下降40.6%。主要原因是2019年應研資金財政撥款收入的減少。較年初預算數減少602.86萬元,下降32.6%。主要原因是機構改革后,涉及知識產權的職能職責移交到市場監管局,年初預算安排的專利資助獎勵資金由市場監管局執行,2018年創新驅動獎扶及發展基金也比上年減少。此外,年初財政撥款結轉和結余683.51萬元。
2.支出情況。本部門2019年度財政撥款支出1384.26萬元,較上年決算數減少768.19萬元,下降35.7%。主要原因是2019年應研資金下降。較年初預算數減少1150.85萬元,下降45.4%。主要原因是2019年應研資金支出的減少。
3.結轉結余情況。本部門2019年度年末財政撥款結轉和結余547.99萬元,較上年決算數減少135.52萬元,下降19.8%,主要原因是區種子基金按照“專項管理、公益運作、循環使用”的原則運作,以免息信用貸款方式支持企業創新創業,本年度發放了部分貸款資金。
4.比較情況。本部門2019年度財政撥款支出主要用于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支出0.27萬元,占0.02%,較年初預算數一致。
(2)科學技術支出1277.77萬元,占92.3%,較年初預算數減少1165.9萬元,下降47.7%,主要原因是2019年應研資金支出的減少。
(3)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80.14萬元,占5.8%,較年初預算數增加15.06萬元,增長23.1%,主要原因是調資增加繳費基數。
(4)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14.31萬元,占1.0%,較年初預算數一致。
(5)住房保障支出11.77萬元,占0.9%,較年初預算數一致。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本部門2019年度一般公共財政撥款基本支出303.17萬元。其中:人員經費282.39萬元,較上年決算數增加39.92萬元,增長16.5%,主要原因是調資及績效獎金的增加。人員經費用途主要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獎金、社會保障繳費、住房公積金及離退休干部健康休養費等。公用經費20.78萬元,較上年決算數減少22.28萬元,下降51.7%,主要原因是減少工會經費補助、壓緊辦公經費開支。公用經費用途主要包括辦公費、郵電費、勞務費、工會經費、福利費、其他交通費用和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
(五)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決算情況說明。
2019年度無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支。
三、“三公”經費情況說明
(一)“三公”經費支出總體情況說明。
2019年度本部門“三公”經費支出共計28.76萬元,較年初預算數增加13.76萬元,增長91.7%,較上年支出數增加21.18萬元,增長279.4%,主要原因是2019年4月我局原有帕薩特牌的公務車輛損壞,因維修費金額過高,經報請區政府同意,將損壞車輛通過公開拍賣的方式處置后,于10月份在限定標準范圍內新購置一輛紅旗牌公務用車。所以2019年“三公”經費支出年初預算與年末決算差異較大。但我局堅持強化公務接待支出管理,嚴格遵守公務接待開支范圍和開支標準,嚴格控制陪餐人數,對應由接待對象承擔的費用一律由接待對象自行支付,公務接待費大幅下降。我局還進一步規范因公出國(境)活動,今年未安排單位人員出國出訪。
(二)“三公”經費分項支出情況。
2019年度本部門因公出國(境)費用0萬元,費用支出較年初預算數一致,較上年支出數一致。主要原因是本單位2019年度未發生因公出國(境)支出。
公務車購置費17.35萬元,費用支出較年初預算數增加17.35萬元,較上年支出數增加17.35萬元。主要原因是本單位2019年度發生公務車購置支出17.35萬元。
公務車運行維護費6.85萬元,主要用于創建高新區需要的市內因公出行、專家接送和科技創新指導服務等工作所需車輛的燃料費、維修費、過橋過路費、保險費等。費用支出較年初預算數增加2.15萬元,增長45.7%,較上年支出數增加2.68萬元,增長39.1%。主要原因是新購置公務用車后的車輛購置稅及保險等費用的增加。
公務接待費4.57萬元,主要用于接待市內外專家指導我區高新區創建工作,接受市級部門指導工作發生的接待支出。費用支出較年初預算數減少5.43萬元,下降54.3%,較上年支出數增加1.16萬元,增長34.0%,主要原因一是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厲行節約要求,從嚴控制公務接待范圍。二是強化公務接待支出管理,嚴格遵守公務接待開支范圍和開支標準,嚴格控制陪餐人數,但因上年公務接待費總量過小,今年稍有增加。
(三)“三公”經費實物量情況。
2019年度本部門因公出國(境)共計0個團組,0人;公務用車購置1輛,公務車保有量為1輛;國內公務接待38批次381人,其中:國內外事接待0批次,0人;國(境)外公務接待0批次,0人。2019年本部門人均接待費119.95元,車均購置費17.35萬元,車均維護費6.85萬元。
四、其他需要說明的事項
(一)機關運行經費情況說明。2019年度本部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17.16萬元,比2018年度減少25.47萬元,降低59.7%,主要原因是減少工會經費補助、壓緊辦公經費開支。比年初預算數減少21.09萬元,降低55.1%,主要原因是壓緊辦公經費開支。機關運行經費主要用于開支辦公費、郵電費、勞務費、工會經費、福利費、其他交通費用和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
(二)國有資產占用情況說明。截至2019年12月31日,本部門共有車輛1輛。其中:副部(省)級及以上領導用車0輛,主要領導干部用車0輛,機要通信用車0輛,應急保障用車1輛,執法執勤用車0輛,特種專業技術用車0輛,離退休干部用車0輛,其他用車0輛。單價50萬元(含)以上通用設備0臺(套),單價100萬元(含)以上專用設備0臺(套)。
(三)政府采購支出情況說明。2019年度我單位未進行政府采購,無相關經費支出。
五、預算績效管理情況說明
(一)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開展情況
根據預算績效管理要求,我局對3個項目開展了績效自評,其中,以填報目標自評表形式開展自評3項,涉及資金1167.39萬元,從評價情況來看,基本上完成了績效目標。
(二)績效自評結果
1.績效目標自評表
梁平區創業種子基金項目績效目標自評綜述:根據年初設定的績效目標,項目總體完成情況較好,激發了全區創業者、團隊的創新創業熱情,有效培育小微企業發展壯大,推動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項目全年預算數為244.27萬元,執行數為244.27萬元,完成預算的100%。主要產出和效果:一是產出指標完成情況:組織了區創業種子投資基金第四次投決會,舉辦了區創業種子基金第五批項目優選會、重慶市創新創業專家問診團走進梁平活動;支持12家企業發放免息信用貸款600萬元,另有9家企業經優選獲得支持資格。截至2019年12月31日,獲得支持的40家企業中成長為科技型企業的32家,成長為高成長性企業的2家、高新技術企業的8家,企業新增授權專利91件,其中發明專利9件。二是效益指標完成情況:2019年,獲得支持的40家企業,資產規模36502萬元,營業收入22502萬元,凈利潤621.35萬元。為企業提供科技金融服務,主動上門,深入走訪,宣傳宣傳創新創業政策,營造創新創業氛圍;組織梁平區創新創業大講堂系列活動,激發全區企業、團隊的創新創業熱情,提升企業創新管理水平。服務企業滿意度達到95%以上。發現的問題及原因,一是2019年8月我區開展了梁平區創業種子基金第五批項目優選會活動,篩選出9家企業取得區創業種子基金支持機會,原計劃于2019年10月完成后續工作,發放貸款。因重慶市種子基金管理辦法中的運行規則與上位規定有沖突,按市科技局要求暫停通過銀行委貸方式發放種子基金。二是存在還款逾期企業5家,貸款資金收回困難。下一步改進措施,一是按市種子基金管理新辦法,對原已支持企業的后續管理工作按原區管理辦法執行,以保障政策的延續性。二是加強風險管控。對已支持企業加強后續跟蹤,對逾期的資金將進行依法追收。截至目前,均已對逾期企業提起民事訴訟,依法催收。
2019年度項目績效目標自評表 | |||||||
轉移支付名稱 |
梁平區創業種子基金 |
自評總分 (分) |
100 | ||||
業務主管部門 |
梁平區科技局 |
聯系人 及電話 |
朱銅印 18166408316 | ||||
項目資金(萬元) |
年初預算數 |
全年預算數 |
全年執行數 |
執行率(%) |
執行率得分(分) | ||
10 |
244.27 |
244.27 |
100% |
10 | |||
年度總體目標 |
年初設定目標 |
全年目標實際完成情況 | |||||
1、舉辦創新創業大賽、項目優選會等相關活動2場及以上,區種子基金免息貸款支持企業2批及以上。 2、宣傳創新創業政策,鼓勵開展創新創業活動,營造良好創新創業氛圍。 3、激發全區創業者、團隊的創新創業熱情,培育小微企業并服務其發展壯大,推動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 |
1.舉辦了梁平區創業種子基金第五批項目優選會、2019年重慶市創新創業專家問診團走進梁平活動;組織了梁平區創業種子投資基金第四次投決會,12家企業獲得種子基金支持,發放免息信用貸款600萬元,另有9家企業經優選會比賽獲得支持資格。 2.組織梁平區創新創業大講堂系列活動,宣傳創新創業政策,助力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和創新動力,進一步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 3.主動上門、實地走訪、深入交流,進一步完善了區創業種子基金支持企業動態數據采集庫,為小微企業發展壯大提供科技金融服務,助力我區實體經濟可持續發展。 4.修訂出臺了《梁平區創業種子基金管理辦法(2019年修訂)》,加強區創業種子基金運行管理;聘請法律顧問、運用法律手段降低科技金融資金風險。 | ||||||
績效指標 |
指標名稱 |
計量單位 |
年度指標值 |
全年完成值 |
得分系數(%) |
權重 (分) |
指標得分(分) |
產出數量指標 |
舉辦各類創新創業大賽2場及以上,區種子基金免期信用貸款支持企業2批以上。 |
基本達成預期目標:組織了區創業種子投資基金第四次投決會,舉辦了區創業種子基金第五批項目優選會、重慶市創新創業專家問診團走進梁平活動;支持12家企業發放免息信用貸款600萬元,另有9家企業經優選獲得支持資格。 |
100% |
18 |
18 | ||
產出質量指標 |
種子基金支持項目在全區小微企業具有較高的創新能力。 |
全部達成預期目標:獲得支持的40家企業中成長為科技型企業的32家,成長為高成長性企業的2家、高新技術企業的8家;企業新增授權專利91件,其中發明專利9件。 |
100% |
18 |
18 | ||
經濟效益指標 |
小微企業發展壯大 |
全達成預期目標:2019年,獲得支持的40家企業,資產規模36502萬元,營業收入22502萬元,凈利潤621.35萬元。 |
100% |
18 |
18 | ||
社會效益指標 |
激發全區企業、團隊的創新創業熱情 |
達成預期目標 |
100% |
18 |
18 | ||
滿意度指標 |
服務企業滿意度達90%。 |
達成預期目標 |
100% |
18 |
18 | ||
未完成績效目標或偏離較多的原因、改進措施及其他說明 |
2.績效自評報告或案例
見附件。
(三)重點績效評價結果
無。
六、專業名詞解釋
(一)財政撥款收入:指本年度從本級財政部門取得的財政撥款,包括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和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
(二)事業收入:指事業單位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取得的收入;事業單位收到的財政專戶實際核撥的教育收費等資金在此反映。
(三)經營收入:指事業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
(四)其他收入:指單位取得的除“財政撥款收入”、“事業收入”、“經營收入”等以外的收入,包括未納入財政預算或財政專戶管理的投資收益、銀行存款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捐贈收入,現金盤盈收入、存貨盤盈收入、收回已核銷的應收及預付款項、無法償付的應付及預收款項等。各單位從本級財政部門以外的同級單位取得的經費、從非本級財政部門取得的經費,以及行政單位收到的財政專戶管理資金填列在本項內。
(五)用事業基金彌補收支差額:指事業單位在當年的“財政撥款收入”、“事業收入”、“經營收入”、“其他收入”等不足以安排當年支出的情況下,使用以前年度積累的事業基金(事業單位當年收支相抵后按國家規定提取、用于彌補以后年度收支差額的基金)彌補本年度收支缺口的資金。
(六)年初結轉和結余:指單位上年結轉本年使用的基本支出結轉、項目支出結轉和結余、經營結余。不包括事業單位凈資產項下的事業基金和專用基金。
(七)結余分配:指單位當年結余的分配情況。根據《關于事業單位提取專用基金比例問題的通知》(財教〔2012〕32號)規定,事業單位職工福利基金的提取比例,在單位年度非財政撥款結余的40%以內確定,國家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八)年末結轉和結余:指單位結轉下年的基本支出結轉、項目支出結轉和結余、經營結余。不包括事業單位凈資產項下的事業基金和專用基金。
(九)基本支出: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其中:人員經費指政府收支分類經濟科目中的“工資福利支出”和“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公用經費指政府收支分類經濟科目中除“工資福利支出”和“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外的其他支出。
(十)項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為完成特定行政任務和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支出。
(十一)經營支出:指事業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發生的支出。
(十二)“三公”經費:指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反映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費反映單位公務用車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反映單位按規定保留的公務用車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接待費反映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十三)機關運行經費:為保障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運行用于購買貨物和服務等的各項公用經費,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護費、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十四)工資福利支出(支出經濟分類科目類級):反映單位開支的在職職工和編制外長期聘用人員的各類勞動報酬,以及為上述人員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等。
(十五)商品和服務支出(支出經濟分類科目類級):反映單位購買商品和服務的支出(不包括用于購置固定資產的支出、戰略性和應急儲備支出)。
(十六)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經濟分類科目類級):反映用于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
(十七)其他資本性支出(支出經濟分類科目類級):反映非各級發展與改革部門集中安排的用于購置固定資產、戰略性和應急性儲備、土地和無形資產,以及構建基礎設施、大型修繕和財政支持企業更新改造所發生的支出。
七、決算公開聯系方式
聯系人:胡佳佳??聯系方式:5322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