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語音播報
語音合成中,請耐心等待...
進入播報模式
退出播報
索引號 11500228008652193Q/2021-00032 發文字號
主題分類 財政 體裁分類 財政預算、決算
發布機構 梁平區科技局 有效性
標題 重慶市梁平區科學技術局2020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成文日期 2021-09-30 發布日期 2021-09-30
索引號 11500228008652193Q/2021-00032
發文字號
主題分類 財政
體裁分類 財政預算、決算
發布機構 梁平區科技局
有效性
標題 重慶市梁平區科學技術局2020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成文日期 2021-09-30
發布日期 2021-09-30

重慶市梁平區科學技術局

2020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

一、單位基本情況

(一)職能職責

1.擬訂全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及科技發展、引進國外智力規劃和政策并組織實施。

2.統籌推進全區創新體系建設和科技體制改革,會同有關部門健全技術創新激勵機制。優化科研體系建設,指導科研機構改革發展,推動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建設,承擔推進科技軍民融合發展相關工作,推進全區重大科技決策咨詢相關制度建設。

3.牽頭推進建立全區科研項目資金協調、評估、監管機制。會同有關部門提出優化配置科技資源的政策措施建議,推動多元化科技投入體系建設和科技金融結合。協調管理區級財政科技計劃并監督實施。

4.擬訂全區基礎研究規劃和政策并組織實施,組織協調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擬訂科技創新基地建設規劃并組織實施,參與編制科技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和組織實施,牽頭組織全區重點實驗室建設。推動科研條件保障建設、科技資源開放共享。

5.負責編制區級科技項目規劃并監督實施,統籌協調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研發和創新,牽頭組織實施重大技術攻關和成果應用示范。

6.組織擬訂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科技促進農業農村和社會發展規劃、政策和措施并組織實施。組織開展重點領域技術發展需求分析,提出重大任務并監督實施。

7.牽頭技術轉移體系建設,擬訂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促進產學研結合的相關政策措施并監督實施。指導科技服務業、技術市場和科技中介組織發展。

8.統籌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指導區域創新發展、科技資源合理布局和協同創新能力建設,推動高新區、農業科技園區等科技園區建設。

9.負責科技監督評價體系建設和相關科技評估管理,負責科技評價機制改革,統籌科研誠信建設。組織實施創新調查和科技報告制度,負責全區科技保密工作。

10.擬訂科技對外交流與創新能力開放合作的規劃、政策和措施,組織開展國內外科技合作與科技人才交流。會同相關部門開展對外科技合作與科技人才交流工作。

11.負責引進國外智力工作。擬訂引進國外專家總體規劃、計劃并組織實施,建立國內外科學家、團隊吸引集聚機制和國內外專家聯系服務機制。擬訂出國(境)培訓規劃、政策和年度計劃并監督實施。

12.會同有關部門擬訂科技人才隊伍建設規劃和政策,建立健全科技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組織實施科技人才計劃,推動高端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擬訂科學普及和科學傳播規劃、政策并組織實施。

13.承擔引進科技創新資源、科技型企業培育、科技宣傳等工作。負責全區申報國務院和重慶市政府科學技術獎勵的推薦工作。

14.負責局機關及其下屬單位的黨建工作。

15.完成區委和區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16.職能轉變。圍繞貫徹實施科教興區、人才強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優化、轉變政府科技管理和服務職能,完善科技創新制度和組織體系,加強宏觀管理和統籌協調,減少微觀管理,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和科研誠信建設。從研發管理向創新服務轉變,深入推進科技計劃管理改革。按照國家要求推進政府部門不直接管理具體科研項目,委托專業機構開展項目受理、評審、立項、過程管理、驗收等具體工作。進一步改進科技人才評價機制,建立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貢獻、績效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和激勵政策,統籌我區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和引進國外智力工作。

17.與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有關外國人來梁工作許可職責分工,依據《中央編辦關于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職責分工的通知》(中央編辦發〔201897號)規定執行。

18.服務社會,提高生產力和助推企業技術創新。為社會提供科技信息服務,項目支持服務,宣傳培訓服務,成果管理服務,專利執法保護,技術市場服務,科技平臺服務,科技合作與交流,科技金融服務。

(二)機構設置?

重慶市梁平區科學技術局內設4個科室,分別是綜合科、政策法規科、資源配置科和創新發展科。下屬1個二級預算單位,是重慶市梁平區生產力促進中心。

(三)單位構成

?從預算單位構成看,納入本部門2020年度決算編制的二級預算單位是重慶市梁平區科學技術局(本級)和重慶市梁平區生產力促進中心。

二、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說明

1.總體情況2020年度收入總計2242.09萬元,支出總計2242.09萬元。收支較上年決算數減少150.23萬元,下降6.3%主要原因是2020年創新驅動獎扶等資金減少329.33萬元,同時人員增加、收回區創業種子基金免息信用貸款等收入增加179.1萬元,導致收支較上年決算數減少。

2.收入情況。2020年度收入合計927.33萬元,較上年決算數減少324.11萬元,下降25.9%,主要原因是創新驅動獎扶資金減少。其中:財政撥款收入923.78萬元,占99.6%;其他收入3.55萬元,占0.4%。此外,年初結轉和結余1314.76萬元。

3.支出情況2020年度支出合計928.38萬元,較上年決算數減少549.68萬元,下降37.2%,主要原因是2020年創新驅動獎扶資金減少,且未向企業發放區創業種子投資基金免息信用貸款。其中:基本支出335.17萬元,占36.1%;項目支出593.21萬元,占63.9%

4.結轉結余情況。2020年度年末結轉和結余1313.71萬元,較上年決算數增加399.45萬元,增長43.7%,主要原因是本年度收回部分區創業種子投資基金免息信用貸款。

(二)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說明

2020年度財政撥款收、支總計1712.07萬元。與2019年相比,財政撥款收、支總計各減少220.18萬元,下降11.4%。主要原因是2020年創新驅動獎扶資金減少,并收回部分區創業種子基金免息信用貸款。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1.收入情況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923.78萬元,較上年決算數減少324.96萬元,下降26.0%。主要原因是2020年創新驅動獎扶資金減少。較年初預算數減少346.25萬元,下降27.3%。主要原因是2020年創新驅動獎扶資金減少。此外,年初財政撥款結轉和結余788.29萬元。

2.支出情況。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928.38萬元,較上年決算數減少455.88萬元,下降32.9%。主要原因2020年創新驅動獎扶資金減少,未向企業發放區創業種子投資基金免息信用貸款。較年初預算數減少886.4萬元,下降48.8%。主要原因是2020年創新驅動獎扶資金減少,且未向企業發放區創業種子投資基金免息信用貸款

3.結轉結余情況。2020年度年末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結轉和結余783.69萬元,較上年決算數增加235.7萬元,增長43.0%,主要原因是本年度收回部分區創業種子基金免息信用貸款。

4.比較情況。本部門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主要用于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支出0.3萬元,占0.1%,較年初預算數增加0.02萬元,增長7.1%,主要原因是本年度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1名。

2)科學技術支出866.3萬元,占93.3%,較年初預算數減少897.09萬元,下降50.9%,主要原因是2020年創新驅動獎扶資金減少,且未向企業發放區創業種子投資基金免息信用貸款。

3)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32.75萬元,占3.5%,較年初預算數增加8.15萬元,增長33.1%,主要原因是本年度招錄公務員1名,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1名。

4)衛生健康支出15.65萬元,占1.7%,較年初預算數增加1.11萬元,增長7.6%,主要原因是本年度招錄公務員1名,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1名。

5)住房保障支出13.38萬元,占1.4%,較年初預算數增加1.41萬元,增長11.8%,主要原因是本年度招錄公務員1名,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1名。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2020年度一般公共財政撥款基本支出335.17萬元。其中:人員經費254.81萬元,較上年決算數減少27.58萬元,下降9.8%,主要原因是2020年無離退休人員死亡撫恤支出,且離退休人員的健康休養費在2019年已預發70.0%。新招錄公務員1名,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1名。人員經費用途主要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績效工資、獎金、社會保障繳費、住房公積金及離退休干部健康休養費等。公用經費80.36萬元,較上年決算數增加59.58萬元,增長286.7%主要原因是1.新增工作運行經費、疫情防控科普宣傳海報印刷費;2.嚴格按照決算編制要求,列支公務交通補貼;3.新招錄公務員1名,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1名。公用經費用途主要包括辦公費、郵電費、勞務費、工會經費、福利費、其他交通費用和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

(五)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決算情況說明

本部門2020年度無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支。

(六)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收支決算情況說明

本部門2020年度無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支出。

三、三公經費情況說明

(一)三公經費支出總體情況說明

2020年度三公經費支出共計7.23萬元,較年初預算數減少4.07萬元,下降36.0%,主要原因是我單位嚴格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壓減三公經費開支。較上年支出數減少21.53萬元,下降74.9%,主要原因是2020年無購置公務用車支出。

(二)三公經費分項支出情況

2020年度本部門因公出國(境)費用0萬元。費用支出較年初預算數增加0萬元,增長0.0%,主要原因是本單位2020年未發生因公出國(境)支出。較上年支出數增加0萬元,增長0.0%,主要原因是本單位2020年未發生因公出國(境)支出。與上年決算數、年初預算數持平。

公務車購置費0萬元。費用支出較年初預算數增加0萬元,增長0.0%,主要原因是本年度未購置公車。較上年支出數減少17.35萬元,下降100.0%,主要原因是本年度未發生公務車購置費用。

公務車運行維護費3.9萬元,主要用于建設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和創建市級高新區所需要的市內因公出行和科技創新指導服務等工作所需車輛的燃油費、維修費、過橋過路費、停車費、保險費等。費用支出較年初預算數減少2.9萬元,下降42.6%,主要原因是嚴格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壓減三公經費開支。較上年支出數減少2.95萬元,下降43.1%,主要原因是2020年無新購置公務車的車輛購置稅等費用。

公務接待費3.33萬元,主要用于市內外專家指導我區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和高新區創建工作發生的接待。費用支出較年初預算數減少1.17萬元,下降26.0%,主要原因是從嚴控制公務接待范圍,強化公務接待支出管理,嚴格遵守公務接待開支范圍和開支標準,嚴格控制陪餐人數。較上年支出數減少1.24萬元,下降27.1%,主要原因是嚴格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壓減三公經費支出。

(三)三公經費實物量情況

2020年度本部門因公出國(境)共計0個團組,0人;公務用車購置0輛,公務車保有量為1輛;國內公務接待27批次281人,其中:國內外事接待0批次,0人;國(境)外公務接待0批次,0人。2020年本部門人均接待費118.53元,車均購置費0萬元,車均維護費3.9萬元。

四、其他需要說明的事項

(一)機關運行經費情況說明

2020年度本部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74.03萬元,機關運行經費主要用于開支辦公費、印刷費、郵電費、水電費、差旅費、勞務費、工會經費、其他交通費用、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機關運行經費較上年決算數增加56.87萬元,增長331.4%主要原因是1.新增工作運行經費、疫情防控科普宣傳海報印刷費;2.嚴格按照決算編制要求,列支公務交通補貼;3.新招錄公務員1名。

本年度會議費支出0萬元,較上年決算數減少0.81萬元,下降100.0%,主要原因是本年度未開展會議活動。本年度培訓費支出0.89萬元,較上年決算數減少1.86萬元,下降67.6%,主要原因是本年度組織舉辦培訓活動較上年度減少。

(二)國有資產占用情況說明

截至20201231日,本部門共有車輛1輛,其中,副部(省)級及以上領導用車0輛、主要領導干部用車0輛、機要通信用車0輛、應急保障用車1輛、執法執勤用車0輛,特種專業技術用車0輛,離退休干部用車0輛,其他用車0輛。單價50萬元(含)以上通用設備0臺(套),單價100萬元(含)以上專用設備0臺(套)。

(三)政府采購支出情況說明

2020年度本部門政府采購支出總額16.57萬元,其中:政府采購貨物支出1.84萬元、政府采購工程支出0萬元、政府采購服務支出14.73萬元。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0萬元,占政府采購支出總額的0.0%,其中:授予小微企業合同金額0萬元,占政府采購支出總額的0.0%。主要用于采購辦公電腦、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答辯視頻制作服務及宣傳標語制作服務。

五、預算績效管理情況說明

(一)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開展情況

根據預算績效管理要求,我單位對部門整體和4個項目開展了績效自評。其中,以填報目標自評表和自評報告的形式開展自評4項,涉及資金593.21萬元。從評價情況來看,基本上完成了績效目標。

(二)績效自評結果

1.績效目標自評表

部門整體績效自評表

主管

部門

科技局

財務科室

教科文

自評總分(分)

100

部門聯系人

賀馨

聯系電話

53222131

部門預算執行情況

預算資金(萬元)

年初預算數

全年(調整)預算數

全年執行數

執行率(%

執行率權重

執行率得分(分)

1270.03

923.78

923.78

100

10

10

當年績效目標

年初績效目標

全年(調整)績效目標

全年目標實際完成情況

全社會研發投入總額增長30%以上,新增市級科技型企業20家以上、新培育高新技術企業30家以上、復審高企通過9家;新引進、培育市級以上專業研發機構或分支機構2個,新培育和引入科技服務機構或分支機構10個;開展創新創業大賽2次;知識價值信用貸款風險補償基金促成銀行向科技型企業發放貸款累計超過8000萬元,累計發放貸款企業超過45家;新選派市級科技特派員15名,培育和引進高層次人才20名以上;形成、引進、轉化一批科技成果,推進創建市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各項工作。

全社會研發投入總額增長30%以上,新增市級科技型企業20家以上、新培育高新技術企業30家以上、復審高企通過9家;新引進、培育市級以上專業研發機構或分支機構2個,新培育和引入科技服務機構或分支機構10個;開展創新創業大賽2次;知識價值信用貸款風險補償基金促成銀行向科技型企業發放貸款累計超過8000萬元;新選派市級科技特派員15名,培育和引進高層次人才20名以上;形成、引進、轉化一批科技成果,成功創建市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國家農業科技園區。

實施市級高企科技計劃項目14項,獲批市級重點科技項目7項,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全區研發投入較上年增長30%以上。新獲批認定市級創新創業示范團隊1個累計6個,新認定市級創業領軍人才1名累計3名,引進科技創新人才52人;市級科技型企業新增20家累計達到153家,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4家、6戶高企通過復審,高企累計達到31家,高企數量增長1倍以上;市級以上科技研發機構累計達到36個,市級以上科技服務機構累計達到22個,市級科普基地累計達到3個。促成銀行為科技型企業發放貸款1.19億元。深入實施科技特派員制度,累計選派15名市級、100名區級科技特派員,市級科技特派員團隊建設專項項目完成結題。開展科技活動周、雙創活動周、政策宣講等集中科技宣傳活動10次以上。9月通過由科技部組織的國家農業科技園視頻答辯;11月梁平高新區通過市科技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和專家論證組的調研論證評審;12月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獲得科技部批復建設;20212月,市政府批復設立重慶梁平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強化科技金融服務,組織開展梁平區創新創業大講堂2期,創新方法培訓1期,培養企業創新思維和能力,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增強企業創新創業能力,同時積極宣傳創新創業政策、營造創新創業氛圍。指導支持企業開展創新創業,引導企業積極參加科技金融服務相關活動,培育小微企業發展壯大,新獲得后續融資2680萬元。加強區創業種子基金支持企業貸后服務,對支持的40家企業定期開展基金支持企業走訪、數據采集工作;已有15家企業按期足額歸還全部貸款,累計收回貸款資金1098.5萬元。

績效指標

指標名稱

計量單位

指標性質

年初指標值

調整指標值

全年完成值

得分系數(%

指標權重(分

指標得分(分

是否核心指標

全社會研發投入

億元

>=

4.2


4.2

100%

15

15

新增市級科技型企業

>=

20


43

100%

10

10

新培育高新技術企業

>=

30


31

100%

20

20

復審認定高新技術企業

=

9


10

100%

10

10

新培育或引入市級以上專業研發機構或分支機構

>=

2


6

100%

5

5

知識價值信用貸款風險補償基金促成銀行向科技型企業發放貸款累計超過

萬元

>=

8000


11900

100%

5

5

新培育或引入市級以上科技服務機構或分支機構

>=

10


12

100%

5

5

新培育市級科普基地

>=

1


2

100%

5

5

選派市級科技特派員

>=

15


15

100%

5

5

培育引進高層次人才

>=

20


37

100%

5

5

開展創新創業培訓

2


6

100%

5

5

說明



















項目績效自評表

項目

名稱

創新獎扶資金

項目

編碼


自評總分(分)

100

主管

部門

科技局

財務科室

教科文

項目

聯系人

羅朝聰

聯系電話

53366255

項目資金(萬元)

年度總金額

年初

預算數

全年

(調整)預算數

全年執行數

執行率

%

執行率權重

執行率得分(分)

1000

541.03

541.03

100%

10

10

當年績效目標

年初績效目標

全年(調整)績效目標

全年目標實際完成情況

實施一批高新區創建主導產業重點科技計劃項目;引進、轉化一批科技成果;培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開展科技創新獎扶;深化科技特派員制度;開展科技活動周、雙創活動周、科技政策宣講、科普工作及科技創新服務。

實施一批高新區創建主導產業重點科技計劃項目;引進、轉化一批科技成果;培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開展科技創新獎扶;深化科技特派員制度;開展科技活動周、雙創活動周、科技政策宣講、科普工作及科技創新服務。

實施高新區創建主導產業重點科技計劃項目14個,新增科技型企業20家、高新技術企業14家,累計31家;新增4家企業科創板掛牌,累計6家。

績效指標

指標

名稱

計量

單位

指標

性質

年初指標值

調整指標值

全年完成值

得分系數(%

指標權重

(分)

指標得分(分)

是否核心指標

實施重點科技計劃項目

10


實施市級高企科技計劃項目14項,獲批市級重點科技項目7項。

100%

20

20

服務對象滿意度

%

90


企業、群眾滿意度達到100%

100%

10

10

新增高新技術企業

10


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4

100%

20

20

選派市級、區級科技特派員

100


累計選派15名市級、100名區級科技特派員,

100%

20

20

集中科技宣傳活動

10


開展科技活動周、雙創活動周、政策宣講等集中科技宣傳活動10次以上。

100%

20

20

說明















2.績效自評報告

見附件

(三)重點績效評價結果

本單位無重點績效評價

六、專業名詞解釋

(一)財政撥款收入指本年度從本級財政部門取得的財政撥款,包括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和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

(二)事業收入指事業單位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取得的現金流入;事業單位收到的財政專戶實際核撥的教育收費等資金在此反映。

(三)經營收入指事業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取得的現金流入。

(四)其他收入指單位取得的除財政撥款收入事業收入經營收入等以外的收入,包括未納入財政預算或財政專戶管理的投資收益、銀行存款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捐贈收入,現金盤盈收入、存貨盤盈收入、收回已核銷的應收及預付款項、無法償付的應付及預收款項等。各單位從本級財政部門以外的同級單位取得的經費、從非本級財政部門取得的經費,以及行政單位收到的財政專戶管理資金反映在本項內。

(五)使用非財政撥款結余指單位在當年的財政撥款收入事業收入經營收入其他收入等不足以安排當年支出的情況下,使用以前年度積累的非財政撥款結余彌補本年度收支缺口的資金。

(六)年初結轉和結余指單位上年結轉本年使用的基本支出結轉、項目支出結轉和結余、經營結余。

(七)結余分配:指單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所得稅、提取專用基金、轉入非財政撥款結余等當年結余的分配情況。

(八)年末結轉和結余指單位結轉下年的基本支出結轉、項目支出結轉和結余、經營結余。

(九)基本支出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其中:人員經費指政府收支分類經濟科目中的工資福利支出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公用經費指政府收支分類經濟科目中除工資福利支出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外的其他支出。

(十)項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為完成特定行政任務和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支出。

(十一)經營支出指事業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發生的支出。

(十二)“三公”經費指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反映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費反映單位公務用車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反映單位按規定保留的公務用車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接待費反映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十三)機關運行經費為保障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運行用于購買貨物和服務等的各項公用經費,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護費、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十四)工資福利支出(支出經濟分類科目類級)反映單位開支的在職職工和編制外長期聘用人員的各類勞動報酬,以及為上述人員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等。

(十五)商品和服務支出(支出經濟分類科目類級)反映單位購買商品和服務的支出(不包括用于購置固定資產的支出、戰略性和應急儲備支出)。

(十六)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經濟分類科目類級)反映用于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

(十七)其他資本性支出(支出經濟分類科目類級)反映非各級發展與改革部門集中安排的用于購置固定資產、戰略性和應急性儲備、土地和無形資產,以及構建基礎設施、大型修繕和財政支持企業更新改造所發生的支出。

七、決算公開聯系方式及信息反饋渠道

本單位決算公開信息反饋和聯系方式:023-53222131?

附件

項目資金績效自評報告

?

一、績效目標分解下達情況

(一)上級財政資金預算和績效目標情況。

(二)區級資金安排、分解下達預算和績效目標情況。

2020年初區財政預算1000萬元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實際支出541.03萬元,用于支持全區中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發展,全面完成了年度目標任務。其中用于創新驅動獎扶資金508萬元,高企引育補助3.03萬元,平偉實業邀請論壇專家費用補助30萬元。

二、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一)資金投入情況分析。

1項目資金到位情況分析。區財政局于20204月撥付到位創新獎扶資金541.03萬元。

2項目資金執行情況分析。一是全區科技創新驅動獎扶資金508萬元。依據《重慶市梁平區創新驅動獎扶辦法》規定,對新認定的14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復審通過的6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新入庫的13家市級科技型企業、通過市級及以上績效考評合格的1個市級星創天地實施了獎扶。二是高企引育補助資金3.03萬元。對新申報且未通過高企認定的1戶企業給予《年度審計報告》費用、《專項審計》費用、高企申報認定資料編制費用補助,對擬申報高企的1戶遷入企業流程辦理費用補助。三是平偉實業邀請論壇專家費用補助30萬元。在2019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上舉辦的中國?重慶5G通訊射頻模組高峰論壇,對平偉實業邀請專家進行費用補助。

3項目資金管理情況分析。嚴格按照《重慶市梁平區創新驅動獎扶辦法(2019年修訂)》(梁平府辦發〔201976號)和《高新技術企業引育認定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暫行)》(梁科局發〔20197號)等文件規定,實施資金管理

(二)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1.產出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1)數量指標。全面完成了數量指標。一是推動市級高新區和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創建,20201223日獲得科技部批準建設國家農業科技園區202121日成功獲得市政府批復設立重慶梁平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渝府20215號);編制完成高新區“1+3+1”產業規劃,編制形成我區《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專項規劃》初稿推進平偉實業射頻5G前端芯片及模組產業化項目簽約及建設,完成投資2.5億元。二是實施市級高企科技計劃項目14項,獲批市級重點科技項目7項,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全區研發投入增長30%以上。三是新獲批認定市級創新創業示范團隊1個累計6個,新認定市級創業領軍人才1名累計3名,引進科技創新人才52人;市級科技型企業新增20家累計達到153家,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4家、6戶高企通過復審,高企累計達到31家,高企數量增長1倍以上;市級以上科技研發機構累計達到23個,市級以上科技服務機構累計達到36個,市級科普基地累計達到3個。四是深入實施科技特派員制度,累計選派15名市級、100名區級科技特派員,市級科技特派員團隊建設專項項目完成結題。五是開展科技活動周、雙創活動周、科技政策宣講等集中科技宣傳活動10次以上。

2)質量指標。較好完成質量指標。發揮應用技術與研究開發資金撬動作用,優化創新生態環境,充分激發企業創新創業活力,培育壯大了一批創新主體、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有力助推了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加快了高新區和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創建,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技支撐。

3)時效指標。嚴格執行文件規定和相關要求,完成了時效指標。

4)成本指標。鼓勵企業先行投入,嚴格實行了創新績效獎補。

2.效益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1)經濟效益。受益企業綜合經濟效益提高5%以上,如期完成經濟效益指標。

2)社會效益。營造了良好創新創業生態,加快了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進程,有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完成了社會效益指標。

3)生態效益。有力推進企業實施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及可持續發展,完成了生態效益指標。

3.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企業、群眾滿意度達到100%,完成了滿意度指標。

三、偏離績效目標的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

少部分企業依然存在內部管理不規范、研發投入輔助賬不健全和創新動力不足、人才缺乏等問題。

下一步我局將以創建國家高新區、國家農高區為抓手,充分發揮區財政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撬動作用,加強創新政策宣講和創新指導服務,持續營造良好創新生態,加快培育壯大創新主體、著力推動企業技術創新。

四、績效自評結果擬應用和公開情況

通過項目績效評價,2020年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做到了專款專用、足額及時撥付到位、使用合理規范、重點突出,成效明顯。

此次績效評價結果將作為我局2021年創新驅動后補助項目支持的重要依據,作為推進項目單位加大研發投入、增強創新創業活力、提升創新能力、建立科研誠信管理制度的重要依據,作為我區科技賦能高質量發展,有力助推國家高新區及國家農高區的創建。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瓦房店市| 丰都县| 望谟县| 东光县| 昭苏县| 嘉荫县| 湟源县| 襄垣县| 嘉定区| 洛南县| 青铜峡市| 光泽县| 五河县| 通许县| 罗田县| 安义县| 普兰店市| 巴林右旗| 克拉玛依市| 渝北区| 伊吾县| 屯昌县| 古丈县| 洪洞县| 榕江县| 漠河县| 楚雄市| 大庆市| 雷波县| 洪泽县| 湖南省| 伊春市| 那坡县| 达拉特旗| 鹤壁市| 璧山县| 柳州市| 彝良县| 贵定县| 曲靖市| 蒙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