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來,我鄉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及區依法治區委員會的具體指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市第六次黨代會、市委六屆二次、三次、四次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工作會議和區委依法治區工作會議部署,按照區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扎實有效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根據《中共重慶市梁平區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做好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的通知》(〔2024〕—1)要求,我鄉進行了認真梳理、分析和總結,現將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開展情況報告如下:
一、加強領導,建立健全組織機構
按照《重慶市梁平區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要求,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一是鄉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強化黨政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責任意識,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其他班子成員為具體責任人的領導責任,各辦所中心大隊和村(社區)“兩委”負責人為全面推進法治建設的直接責任人,切實加強對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的領導,全力協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定期研究法治政府建設相關工作,通報法治政府建設進度,協調解決法治政府建設中的重大問題。二是明確責任,合力推進。制定了法治政府建設和普法工作計劃,按照法治建設工作方案,細劃工作內容,明確完成時限,各部門按照責任分工,積極參與,盡職盡責完成目標任務,發揮了協同作戰整體效能。
二、縱深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加強理論學習,著力提升法治思維
一是領導帶頭示范學。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現行黨和國家法律法規為重點,通過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議、全體干部會議、黨風廉政建設專題會議以及干部網絡學院等平臺,認真學習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規。二是制定了年度學法計劃,健全領導干部學法用法機制,建立法治人才專業能力提升長效機制,加強法治機構和隊伍建設,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促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常態化開展。三是嚴格執行領導干部述職述廉述法“三位一體”制度,將黨政主要領導及其他班子成員履行推進法治建設職責、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等情況納入年度述職范圍。四是鄉機關全體干部職工28人參加2023年度法治理論學習并參加網上理論考試,參與率100%,及格率100%。
(二)加強普法宣傳,助力法治政府建設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導,大力弘揚憲法精神,維護憲法權威,按照“八五”普法規劃,廣泛開展普法教育宣傳工作。一是成立了以鄉黨委書記、鄉長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各辦所中心大隊及相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普法工作領導小組,保障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規范運作,有效實施;二是結合我鄉工作實際,制定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方案,精密部署,有計劃、有步驟地扎實推進我鄉普法宣傳活動,確保年初制定的普法計劃扎實有效開展;三是以三月法治宣傳月、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6.26國際禁毒日、憲法宣傳周為契機面向重點人群和對象大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護法》《憲法》等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等知識,積極營造尊法、守法、學法、用法的良好氛圍。
(三)細化工作舉措
根據《重慶市梁平區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的相關規定,給合我鄉實際制定印發《龍勝鄉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對法治政府建設年度目標任務、工作重點、工作要求進行全面安排部署,指導和督促各辦所中心大隊結合區依法治區委員會辦公室工作要點和我鄉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各辦所中心大隊的主要任務、完成時限和標準要求。
1.優化政務服務和法治化營商環境。一是暢通線下辦事渠道。本著“為老年人辦好事,讓老年人好辦事”的原則,搭建政務服務線下辦理平臺,凡是便民服務中心業務涉及醫療、養老費用繳納等事項,均可通過銀行卡全程代辦支付,為老年人辦理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服務事項提供了便利,解決了部分老年群體不會使用智能手機掃描二維碼支付的難題。二是推動高頻次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為切實打通群眾“最后一公里”,我鄉將城鄉居民養老待遇資格認證、退休職工養老保險驗證等辦理頻次較高的事項權限全部下放至村(社區),均可由村(社區)全程代辦,并能一次性辦結,實現了行動不便、距離較遠的群眾就近辦、一次辦,切實為我鄉高頻次辦理事項的工作高效運轉提供了有力支撐。三是堅持問題導向,做到換位思考,政府各部門著力在降低企業和群眾辦事成本上下功夫,讓人民群眾發自內心的認同,讓龍勝成為人人愿意在這里成事、立業的向往之地。
2.完善行政規范性文件制定和備案管理。嚴格依法依規制定行政規范性文件,做到禁越權發文、控發文數量、依程序發文,建立規范性文件目錄庫,并實行動態管理。按規定定期開展規范性文件清理,持續向區依法治區委員會辦備案規范性文件,做到嚴格規范。
3.?2023年我鄉無行政應訴和行政復議案件發生。
4.完善法律顧問機制,鄉、村(社區)持續聘請了法律顧問,積極邀請法律顧問參與政府重大行政決策、重大民事糾紛、行政復議訴訟等事項,充分發揮法律顧問的咨詢論證和審核把關等作用。法律顧問參與審核鄉內重要合同2份,為政府決策提供法律意見2件,參與重大糾紛調解1起,為建設法治政府保駕護航。
(四)強化依法執法
1.全面實施行政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考試管理制度,定期開展執法資格清理,加強執法人員職業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規業務培訓。
2.將職業道德和法律法規培訓納入執法人員的教育培訓規劃,開展行政執法專項排查整治,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和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
3.強化基層安全生產基礎。加強道路交通、地質災害、消防、燃氣、食品藥品等各類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結合。強化安全生產執法,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加強各行業安全生產日常巡查,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隱患,截至2023年底共巡查各類安全615次,發現安全隱患216起,已督促整改,確保了各類安全事故實現零目標,維護了龍勝社會平安穩定。
(五)推進政務公開
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的原則進一步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等五公開。
1.自覺接受黨內監督、人大監督、民主監督、司法監督。
2.切實抓好輿情收集、研判處置及回復等工作,發揮政府誠信建設示范作用,加快政府守信踐諾機制建設。
3.嚴格執行“三重一大”議事規則,堅持重大事項民主決策機制,有效規范權力運行。
(六)持續推進基層社會治理體系
以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新格局為目標,不斷開展各項工作。
1.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建立健全4個村和1個社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網格化建設,做到信息收集、治安管控、安全巡查全方位覆蓋。
2.開展風險評估管理登記工作,建立“八張問題清單”,落實風險防控措施,加強監測預警,更新風險管理應急預案,有效提高公共突發事件防范處置、安全生產、防災救災減災及輿情防控能力。
3.多元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化法治鄉村建設和“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緊扣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和基層治理中的難點,強化基層治理能力,持續開展“訴調、警調、訪調”對接機制和“一庭兩所”矛盾糾紛聯調機制。2023年度我鄉成功調處各類矛盾糾紛89件,化解率100%;完成六屆市委第三輪市委第四靈巡視組交辦的網上信訪件2件,辦結率100%;完成區級信訪交辦件21件,辦結率100%;領導干部接下訪196人次,確保了全年無到市進京非正常和越級訪及群體性集訪事件零目標。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1.基層政府缺乏具有法律專業知識的人員,執法文書不夠規范,執法隊伍法治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
2.由于鄉政府機關人員少,多數工作人員身兼數職,在推進法治政府建設過程中,工作措施不夠細化。
3.在開展法治政府建設工作中,創新性程度有待進一步加強。
四、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計劃
(一)加強理論學習。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市第六次黨代會、市委六屆二次、三次、四次全會及區委十五屆五次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工作會議和區委依法治區工作會議部署,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從實際出發,積極探索法治政府建設創新思路及有效措施,提高法治政府建設水平。
(二)持續推進普法責任制。按照“誰執法誰普法”的原則,采取舉辦培訓班等多種形式加強干部職工和各村(社區)人民群眾的教育,將法治宣傳教育融入到各項工作中,提升依法行政意識。同時,邀請法律顧問,針對基層工作遇到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法治理論培訓,切實提升依法辦事、依法行政的能力。
(三)創新法治宣傳方式。按照貼近實際原則,大力開展宣傳教育,抓好領導干部帶頭學法用法,結合工作崗位推動干部職工學法常態化,利用干部和行政執法人員網絡培訓平臺、微信等載體做好經常性宣傳與重要階段宣傳相結合,大力弘揚法治精神,使相關政策法規宣傳融入到廣大干部群眾的日常生活,充分調動激發廣大干部職工和人民群眾參與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進一步全面推進行政執法“三項制度”。繼續強化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和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進一步細化和明確“三項制度”的內容、范圍、程序、方式。強化隊伍建設,提升隊伍法治思維、法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