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語音播報
語音合成中,請耐心等待...
進入播報模式
退出播報
索引號 115002280086522817/2021-00026 發文字號 梁平民政發〔2015〕194號
主題分類 社會福利 體裁分類 公文
發布機構 梁平區民政局 有效性
標題 梁平縣民政局梁平縣殘疾人聯合會梁平縣財政局關于轉發《重慶市民政局重慶市殘疾人聯合會重慶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重慶市財政局關于印發〈重慶市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實施辦法〉〈重慶市貧困殘疾人生活補貼實施辦法〉〈重慶市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實施辦法〉的通知》通知
成文日期 2015-10-27 發布日期 2015-10-28
索引號 115002280086522817/2021-00026
發文字號 梁平民政發〔2015〕194號
主題分類 社會福利
體裁分類 公文
發布機構 梁平區民政局
有效性
標題 梁平縣民政局梁平縣殘疾人聯合會梁平縣財政局關于轉發《重慶市民政局重慶市殘疾人聯合會重慶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重慶市財政局關于印發〈重慶市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實施辦法〉〈重慶市貧困殘疾人生活補貼實施辦法〉〈重慶市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實施辦法〉的通知》通知
成文日期 2015-10-27
發布日期 2015-10-28

各鄉鎮(街道)民政辦(科)、殘聯、財政所:

現將《重慶市民政局重慶市殘疾人聯合會重慶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重慶市財政局關于印發〈重慶市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實施辦法〉〈重慶市貧困殘疾人生活補貼實施辦法〉〈重慶市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實施辦法〉的通知》(渝民發〔2015〕71號)轉發給你們,結合我縣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請一并遵照執行。

一、明確補貼對象

(一)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老年人。包括以下兩類對象:

1.第一類:經濟困難的60周歲以上失能老年人和癱瘓臥床不起的重病人員。

指我縣城鄉低保對象、城市“三無”人員和農村五保對象中年滿60周歲至79周歲且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具體包括:肢體、智力、精神、視力四類一、二級重度殘疾(須持第二代殘疾證)失能老年人,多重殘疾中包含有前述四類一、二級重殘的也應納入,以及因病癱瘓臥床不起6個月以上的重病失能老年人。

2. 第二類:經濟困難的80周歲以上高齡老年人。

指我縣城鄉低保對象、城市“三無”人員和農村五保對象中的年滿80周歲及以上的高齡老年人。

上述兩類補貼對象不得重復享受養老服務補貼;符合貧困殘疾人生活補貼政策條件的,可同時享受貧困殘疾人生活補貼;符合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政策條件的,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則享受補貼。

(二)貧困殘疾人。

指我縣城鄉低保對象中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第二代殘疾證)的殘疾人。具體包括:城鄉低保對象中所有辦理了殘疾證的人員,含七類(肢體、智力、精神、視力、語言、聽力、多重等七類)殘疾人的一、二、三、四級。

(三)重度殘疾人。

指我縣持有第二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的所有一級、二級重度殘疾人,享受民政高齡失能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的重度殘疾人除外。

二、嚴格執行補貼標準和時間

我縣嚴格按照渝民發〔2015〕71號文規定的各類對象的補貼標準執行,即: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200元;貧困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50元;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為一級每人每月60元、二級每人每月50元。三類補貼均從2015年7月1日起執行。

三、規范申請審批程序

(一)申請環節。

1.申請人或委托代理人申請時,只需填寫《申請審批表》,無需另文申請。

2.對無相關行為能力的申請人,可委托代理人代為申請。委托代理人需提供委托書、代理人的居民戶口簿、身份證、銀行卡(折)原件及復印件等相關證明材料。

3.??集中供養的城市“三無”人員和農村五保對象由其所在供養機構向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統一申請辦理。供養機構需提交本機構銀行賬戶信息。

4. 申請人或委托代理人提交的銀行卡(折)務必為農村商業銀行開戶的卡(折)號。

5. 申請人提交的《殘疾人證》必須為第二代殘疾證。鄉鎮(街道)在審核材料時要注意區分殘疾類別和等級。

(二)審核和公示環節。

1. 受理申請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收到申請材料后,應對申請對象提供的相關材料進行初審,材料齊備的,予以受理。材料不齊備的,一次性告知申請對象或者委托代理人需要補充的所有材料,材料補充齊備后,應予以再次受理。

2. 入戶調查

經初審后,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派工作人員(2人以上)入戶調查,核實申請對象相關情況。對重病失能老年人入戶調查時,可邀請醫療衛生機構工作人員參與,對其失能狀況進行評估。入戶調查后,調查人員應當在《申請審批表》“入戶調查基本情況”一欄中如實填寫入戶調查情況,并簽字確認。

3. 民主評議

入戶調查結束后,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組織村(居)民委員會成員、村(居)民代表、申請對象和調查人員等進行民主評議,并將評議情況及結果形成評議記錄。

4. 張榜公示

經入戶調查、民主評議后,將評議結果在申請人戶籍所在的村(社區)或供養機構張榜公示,接受監督,公示期為7天,公示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年齡、住址、身份類別、補貼類別、補貼金額、發放日期、公示日期、舉報電話等。對公示期滿無異議的,由其所在的村(居)民委員會或所在供養機構的負責人在《申請審批表》“公示情況”一欄中,填寫公示情況,簽字蓋章確認后,報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對張榜公示的內容有異議的,應再次入戶調查核實。

5. 審核上報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對申報、調查及公示材料進行再次審核,明確簽署意見蓋章后,上報縣民政局、縣殘聯。

(三)審批環節。

縣民政局、縣殘聯對鄉鎮(街道)上報的申請材料、調查材料、民主評議結果和審核意見進行全面審查,并將審批結果反饋給鄉鎮(街道)。對經審查符合條件的,應當在《申請審批表》上簽字確認意見、注明時間,并加蓋公章,從審批次月起發放補貼;對經審查不符合條件的,出具書面通知書交由鄉鎮(街道)代為送達申請人,并將申請材料退回鄉鎮(街道)存檔。

(四)加強檔案管理。

各鄉鎮(街道)要按照“一人一檔”的要求,建立補貼對象檔案,包括補貼對象申請審批材料和入戶調查、民主評議、公示情況等材料,做到對象基本信息完整、申請審批手續完善、相關證明材料齊全、工作人員審查簽章完備。

四、審批周期和補貼的起領與終止

享受各類補貼實行動態管理,每季度首月(1,4,7,10月)申報審批一次,鄉鎮(街道)務于申報月的15日前將申報材料(新增和停發的)紙質件和相關表格電子件報縣民政局(福利慈善科,53237446)、縣殘聯(業務科,53221042)。對符合享受補貼條件的,從審批的次月起發放補貼。對不再符合享受條件的,由鄉鎮(街道)及時報縣民政局、縣殘聯核準后,從次月起停發補貼。鄉鎮(街道)報停時,應使用《停發審批表》和《停發花名冊》,報送周期應與新增申報審批同步。

五、明確發放方式

對符合享受條件的集中供養的城市“三無”人員、農村五保對象的養老服務補貼,由縣民政局撥款至集中供養機構,由養老機構為符合條件的高齡失能老年人統一購買護理服務;其他人員的各類補貼,包括城市“三無人員”、農村五保對象符合享受生活補貼條件的補貼,則由縣民政局、縣殘聯通過銀行直發到享受對象的個人賬戶。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精心實施。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老年人和貧困殘疾人、重度殘疾人補貼制度是一項涉及面廣、政策性強的工作,各鄉鎮(街道)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將此項惠及老年人和殘疾人的重要福利制度落實好、執行好。要認真開展扎實的調查、申報工作,確保不漏一人,不多發一人,盡量做到人員不重疊、不交叉。

(二)加強協作配合,共同做好工作。各鄉鎮(街道)民政辦(科)、殘聯和財政所要加強協作配合,做到信息共享,基礎數據共用,并明確專人負責此項工作。各鄉鎮(街道)要將此項工作迅速布置到各村、社區,按申請審批程序做好各環節相關工作。縣民政局、縣殘聯和縣財政局將適時對各鄉鎮(街道)執行情況進行檢查。

(三)注意工作方法,弄清弄準補貼對象和享受時間。首次申報以2015年7月在冊享受低保、三無、五保待遇和已辦理了殘疾證符合享受補貼條件的人員為基數,2015年10月享受補貼人員只作增減調整(分別使用《申請審批表》或《停發審批表》及相應的花名冊)。按照實事求是的原則,享受對象什么時候符合補貼條件,就從什么時候開始享受。

(四)掌握好時間節點,按時完成首次申報工作。縣政府對此項工作提出了時限要求,為確保在年底前發放兌現補貼,各鄉鎮(街道)務于11月15日前上報首次申報材料。縣民政局、縣殘聯在11月底前審批完畢,12月底發放兌現補貼資金。各鄉鎮(街道)一定要按此時間安排,掌握好工作節奏,注意抓好每個時間節點的具體工作事項,圓滿完成首次申報工作。

附件:1-1.重慶市經濟困難的失能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停發花名冊

??????2-1.重慶市經濟困難的高齡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停發花名冊

??????3-1.重慶市經濟困難的失能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停發審批表

??????4-1.重慶市經濟困難的高齡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停發審批表


梁平縣民政局??梁平縣殘疾人聯合會??梁平縣財政局????

2015年10月27日??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汽车| 灵石县| 三原县| 理塘县| 百色市| 宜兴市| 兴义市| 临漳县| 介休市| 温州市| 上杭县| 诸城市| 来宾市| 平远县| 岳阳县| 涪陵区| 即墨市| 灌云县| 静乐县| 达孜县| 长沙市| 绍兴县| 厦门市| 千阳县| 浮梁县| 嘉峪关市| 犍为县| 东丰县| 盐源县| 报价| 大丰市| 江油市| 富宁县| 多伦县| 凤阳县| 永德县| 弥渡县| 久治县| 疏勒县| 镇安县| 贵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