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語音播報
語音合成中,請耐心等待...
進入播報模式
退出播報
索引號 115002287339787354/2023-00013 發文字號 仁賢街道發〔2023〕43號
主題分類 其他 體裁分類 預案
發布機構 梁平區仁賢街道辦事處 有效性
標題 重慶市梁平區仁賢街道辦事處關于印發《仁賢街道突發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的通知
成文日期 2023-05-10 發布日期 2023-05-10
索引號 115002287339787354/2023-00013
發文字號 仁賢街道發〔2023〕43號
主題分類 其他
體裁分類 預案
發布機構 梁平區仁賢街道辦事處
有效性
標題 重慶市梁平區仁賢街道辦事處關于印發《仁賢街道突發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的通知
成文日期 2023-05-10
發布日期 2023-05-10

?

??? ? ?仁賢街道發〔202343

?

?? ? ? ? ? ? ? ? ? ? ? ? ? ? ? ? ? ? ? ? ?重慶市梁平區仁賢街道辦事處

關于印發《仁賢街道突發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的通知

?

各村(居)委會,機關內設各機構及所屬事業單位駐街道各單位:

?為切實提高自然災害應急反應能力和救災工作整體水平,建立和完善災害救助應急體系,現將《仁賢街道突發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

?

?

?

? ? ? ? ? ? ? ? ? ? ? ? ?重慶市梁平區仁賢街道辦事處

?????????????????????????????? ? ? ? ? ? ? ? ? ? ? ? ? ? ?2023510



(此件公開發布)

?

?

?

?

?

?

?

?

?

?

?

?

?

?

?

?

?

?

抄送:區應急局。

仁賢街道黨政辦?          ???? ? ?2023510日印發

仁賢街道突發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

?

為切實提高自然災害應急反應能力和救災工作整體水平,建立和完善災害救助應急體系,最大限度地減輕或者消除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確保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和家園安全,特制定本預案。

一、災害救助總則

(一)本預案是仁賢街道處置突發性自然災害應急救助工作的行動方案。當自然災害發生后,與區有關部門加強溝通,協調,共同做好救災工作。

(二)本預案適用于洪災、旱災、地震、山體滑坡、火災、冰雹及暴雪等因素而造成房屋倒塌、莊稼淹沒、道路阻塞等應急救助反應。

二、救助工作原則

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確保受災人員基本生活;堅持統一領導、綜合協調、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為主;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群眾自救,充分發揮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和公益性社會組織作用;堅持災害防范、救援、救災一體化,實現災害全過程管理。

三、處置指揮體系及職責任務

仁賢街道自然災害應急指揮部由街道辦事處主任擔任總指揮,分管領導任副總指揮,其成員由成員單位:應急辦、武裝部、黨政辦、平安辦、財政辦、規建環辦、經發辦、社事辦、農業服務中心、文化服務中心、派出所、交巡警中隊、交通執法大隊、司法所、供電所、移動、聯通、電信、各中小學及幼兒園、衛生院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及各村(居)負責人。

(一)仁賢街道自然災害應急指揮部主要職責是:

 預案啟動后,會同街道有關站所、駐街道有關單位及各村(居)及時調查統計災害影響范圍和受災程度,評估、核實自然災害所造成的損失情況以及開展救災緊急援助工作的綜合情況,及時報上級部門并向社會公布。同時,根據具體受災情況和救災緊急援助實際需要情況,經街道辦事處批準后,統一組織實施救災捐贈活動。

指導街道應急辦迅速設立災民安置場所和救濟物資供應站,做好災民安置和救濟款物的接收、發放、使用與管理工作,確保受災市民的基本生活,并做好災民及其家屬的安撫工作;及時處理和焚化遇難者尸體。

(二)仁賢街道自然災害應急指揮部下設綜合協調、宣傳動員、后勤保障、轉移安置、接受捐贈(募集)、恢復重建以及遺體處理等專門工作小組。職責分工如下:

綜合協調:主要由應急辦負責災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報等工作,及時掌握災情動態,提出工作建議,制訂具體措施;協助指揮部處理日常事務,辦理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統計災民中外籍人士的具體情況,及時上報區政府及應急局自然災害應急指揮部。

宣傳動員:主要由文化服務中心負責災民疏散轉移的宣傳動員工作;受災信息在街道辦事處的應急領導下,統一向社會公布,應及時、準確、客觀、全面的向媒體提供災民救助情況及其他公眾須知的信息。

后勤保障:主要由黨政辦、財政辦負責協調應急救災物資的調配使用;配合有關單位和村(居)做好應急救災物資的組織、運輸供應和疏散群眾工作;保障災區困難群眾“吃、穿、住、醫”等基本生活。

轉移安置:主要由應急辦、平安辦組織協調受災或即將受災居民的轉移安置工作,制定轉移疏散方案,確定疏散轉移的范圍、路線,指定安置場所。

社會捐贈(募集):主要由民政辦負責在本行政區域內發動組織社會各界開展救災捐贈活動;做好捐贈款物的接收分配和管理工作。

恢復重建:主要由應急辦、民政辦、規建環辦、農業服務中心負責調查統計災區群眾生活狀況,制定災民口糧救濟、衣被救濟、傷病救濟等救助標準以及危房修繕和倒房恢復重建的救助規劃方案;協助有關單位和部門做好災后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等工作;災情穩定后,負責做好善后移交工作。

遺體處理:主要由民政辦負責收集管理遺體,組織群眾認領遺體;及時進行遺體火化;對無人認領的遺體進行統一火化安葬或就地掩埋,并做好消毒防污。

四、受災等級劃分

根據我街道突發性自然災害的危害程度等因素,結合近年來開展救災工作的實踐,將我街道自然災害劃分為應急響應Ⅰ、Ⅱ、Ⅲ、Ⅳ四級。

(一)Ⅰ級響應

本街道內發生一次自然災害過程,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啟動Ⅰ級響應:

1.農作物成災面積超過1000畝的;

2.倒塌房屋超過20間的;

3.人員死亡超過3人的;

4.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000萬元的。

災害發生后,仁賢街道黨政領導班子經分析評估,認定災情達到啟動標準,決定啟動Ⅰ級響應。

啟動響應

1.在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統一領導下,成立街道自然災害救助應急現場指揮部,協調指導救災工作,具體負責實施抗災救災工作。

2.立即向區應急局報告災情,執行零報告制度,每日10時前匯總災害信息,向區應急局報告。堅持24小時值班,專人值守。

3.收集、評估、報告災情信息。每4小時與受災村(社區)聯系一次,及時掌握災情和救災工作動態。接到災情信息后2小時內編輯快報,報送區應急局,并及時向街道指揮部通報情況。

4.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召開會商會,對抗災救災的重大事項作出決定。

5.及時派出由街道領導帶隊的抗災救災工作組,赴受災村(社區)慰問災民,查災核災,了解救災工作進展情況及需求,幫助指導受災村(社區)開展救災工作。

6.及時以街道辦事處名義向區應急局申請救災應急資金,街道指揮部協調相關部門緊急調運救災物資。

7.指揮部各成員單位每日18時前向指揮部報告一次災情和救災工作動態,重大情況隨時報告。

8.及時向社會公眾通報災情和救災工作情況。

9.視情組織開展救災捐贈活動。

10.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有關部門和街道黨工委、辦事處關于抗災救災的指示精神。

(二)Ⅱ級響應

本街道內發生一次自然災害過程,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啟動Ⅱ級響應:

1.農作物成災面積500畝的;

2.倒塌房屋10-20間的;

3.人員死亡2人的;

4.直接經濟損失700萬元的。

災害發生后,仁賢街道黨政領導班子經分析評估,認定災情達到啟動標準,決定啟動Ⅱ級響應。

啟動響應

1.在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統一領導下,街道指揮部協調指導救災工作,指揮部各單位具體負責實施抗災救災工作。

2.立即向區應急局報告災情,執行零報告制度,每日10時前匯總災害信息,向區應急局報告。堅持24小時值班,專人值守。

3.指揮部各成員單位每日18時前向指揮部報告一次災情和救災工作動態,重大情況隨時報告;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召開會商會,對抗災救災的重大事項作出決定。

4.收集、評估、報告災情信息。每4小時與受災村(社區)聯系一次,及時掌握災情和救災工作動態。

5.及時向社會公眾通報災情和救災工作情況。

6.指揮部及時與有關成員單位聯系溝通災情信息,分析災情形勢,落實救災措施,并協調有關部門迅速向發生災情的村(社區)派出救助工作組。

7.災情發生后24小時內,街道派出抗災救災工作組赴受災的村(社區)開展慰問并查災核災,了解救災工作進展情況和需求,幫助、指導開展救災工作。

8.及時以街道辦事處名義向區應急局申請救災應急資金,街道指揮部協調相關部門緊急調運救災物資。

9.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有關部門和街道黨工委、辦事處關于抗災救災的指示精神。

(三)Ⅲ級響應

1.農作物成災面積300畝的;

2.倒塌房屋5-10間的;

3.人員死亡1人的;

4.直接經濟損失400萬元的。

災害發生后,仁賢街道黨政領導班子經分析評估,認定災情達到啟動標準,決定啟動Ⅲ級響應。

啟動響應

1.由街道辦事處統一領導,具體負責組織抗災救災工作。街道應急辦辦公室協調指導抗災救災工作,保證24小時值班。

2.街道指揮部及時與有關成員單位聯系,溝通災害信息,召開災情會商會,分析災情形勢,落實抗災救災措施,并協調有關部門向受災村(社區)派出救災工作組。

3.災情發生后24小時內,由街道領導帶領救災工作組赴受災村(社區)慰問災民,查災核災,檢查指導救災工作。

4.及時以街道辦事處名義向區應急局申請救災應急資金,街道指揮部協調相關部門緊急調運救災物資。

5.街道應急辦及時匯總災情信息和救災工作動態,編輯情況快報向區應急局報告,并及時向有關部門通報情況。

6.受災村(社區)及時向街道指揮部報告救災工作情況;應急辦公室負責督促檢查村(社區)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的執行情況。

(四)Ⅳ級響應

未達到Ⅲ級災害標準的自然災害,均為Ⅳ級自然災害。

災害發生后,仁賢街道黨政領導班子經分析評估,認定災情達到啟動標準,決定啟動Ⅳ級響應。

啟動響應

1.由街道辦事處統一領導,具體負責組織抗災救災工作。受災村(社區)認真組織開展抗災救災工作,保證24小時值班。

2.災情發生后24小時內,街道派出救災工作組赴受災村(社區)慰問災民,查災核災,檢查指導救災工作。

3.街道應急辦公室及時向區應急局報告災情及救災工作進展情況。

4.根據受災村(社區)的申請,必要時由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及時下撥救災應急資金。

應急響應流程圖如下所示:

????

五、應急響應終止

救災應急工作結束后,由街道總指揮部提出建議,決定終止響應。

?

六、災后救助工作

(一)遇難人員家屬撫慰

災害發生后,街道指揮部指導協調相關部門做好因災遇難人員遺體的辨識和火化,統計、核定因災遇難人員基本信息,做好因災遇難人員家屬的撫慰工作,按照相關標準發放一次性撫慰金。妥善安置因災害失去親人的孤兒、孤老,確保災區社會穩定。

(二)過渡期生活救助

對啟動應急響應的自然災害,街道應急辦評估受災群主過渡期生活救助需求情況,做好過渡期生活救助的人員核定、資金發放等工作。

(三)冬春生活救助

自然災害發生后的當年冬季、次年春季,政府為生活困難的受災人員提供基本生活救助。

(四)倒房重建救助

災情穩定后,街道應急辦應立即組織災情核定,進行需求評估,建立倒損住房需救助臺賬,報區應急局備案,并及時組織開展倒房重建。街道完成倒房重建任務確有困難、需申請上級救助資金的,應將資金申請報告報區財政局、區應急局。

七、附則

各村(社區)根據本預案,結合村(社區)實際制定相應的救助應急措施。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游戏| 汝南县| 子长县| 汉中市| 中西区| 吉首市| 宕昌县| 廊坊市| 庄河市| 来宾市| 会同县| 临夏市| 眉山市| 昭觉县| 平邑县| 崇仁县| 大安市| 民勤县| 婺源县| 宁晋县| 天柱县| 泸溪县| 中超| 临沂市| 富蕴县| 宜昌市| 城固县| 沁水县| 永州市| 凤翔县| 霍州市| 章丘市| 云梦县| 五指山市| 宁蒗| 金坛市| 枝江市| 鄂州市| 张家界市| 平舆县| 砀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