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梁平區司法局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作用,法治梁平、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取得新的更大突破:梁平區“法治助推市場主體培育壯大”成功入選為第一批全市法治政府建設示范項目;區教委被中宣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聯合表彰為“2016-2021年全國普法工作先進單位”,梁山街道北池社區、屏錦鎮萬年社區經復核,繼續保持“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稱號,其中,更涌現出一批法治工作先進個人,獲得司法部表彰1人,獲得市委宣傳部、市司法局等部門聯合表彰2人。
一、堅持高位謀劃、高效推進,法治梁平建設步伐堅定
(一)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入腦入心。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區政府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專題學習討論。區委黨校主體班開設《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綱要》等課程,開設相關法治培訓14班次,培訓人數1004人。通過梁平日報、家在梁平APP等媒體平臺多形式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宣傳,全區上下形成深學篤用習近平法治思想濃厚氛圍。
(二)加強法治梁平建設規劃統籌。制定《重慶市梁平區〈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實施方案》《重慶市梁平區法治社會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重慶市梁平區關于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印發《中共重慶市梁平區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2021年工作要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工作方案》,描繪好法治梁平建設規劃圖、路線圖、施工圖。
(三)發揮法治督察考核作用倒逼。壓實黨政主要負責人第一責任人責任,科學編制《全面依法治區考核實施細則》,組建2個全區法治政府建設督察小組,對區公安局、區市場監管局、梁山街道等20個區政府部門和鄉鎮(街道)開展法治政府建設實地督察,第一時間在區政府常務會議上通報督察情況,梳理印發問題清單,有力有效督促各級各部門整改到位。
二、堅持依法行政、依法履職,法治政府建設成效明顯
(一)理順執法層級,規范行政權力。整理形成《重慶市梁平區(區級、鄉鎮)兩級行政權力和責任事項清單(2021)》《重慶市梁平區(區級、鄉鎮)兩級公共服務事項清單(2021)》,經清理,全區行政權力和責任事項共4813項,及時在區政府網站公示,接受群眾監督。
(二)精聘法律顧問,助力依法決策。選聘6名執業年限均在8年以上,政治站位高、法治素養強、業務能力精的區政府法律顧問,積極參與《重慶能源集團淘汰煤炭落后產能遺留問題移交協議》等重大合同協議審核,五四農家樂房屋拆遷等法律風險評估,化解重點信訪積案,累計辦理各類法律服務事項126件次,提供法律咨詢200余次。
(三)嚴格備案審查,明確權力邊界。審核并向市政府報備區政府行政規范性文件7件,報備合法合規率達100%;辦理行政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23件,經審查予以備案16件;開展地方性法規配套規定全面清理等專項清理8次。2021年12月,區政府現行有效行政規范性文件74件,鄉鎮及部門43件。
(四)深化復議改革,提升應訴水平。積極推進行政復議改革舉措,通過媒體平臺廣泛宣傳提升改革知曉度,推動落實人員、編制、辦案場所,有效承接改革所致的案件急速增長。2021年,共收到行政復議申請48件,其中不予受理18件,受理30件,綜合糾錯率45.45%;辦理區政府行政應訴23件,已經裁判18件,其中勝訴15件,撤訴1件,敗訴1件,發回重審1件。
三、堅持下沉基層、夯實基礎,基層社會治理持續優化
(一)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建設。加強法治鄉村建設,創建國家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2個、市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54個,“三治結合”達標村94個。開展“法潤社區?司法同行”行動,送法進鄉村(社區)234場,開展“法律明白人”培訓24場、培訓503人。深入開展市民法治素養提升行動,分別開展全民反詐、長江保護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換屆選舉等四個主題法治宣傳活動,“憲法七進”主題宣傳精彩呈“憲”。
(二)提升公共法律服務水平。建立健全實體平臺業務規范、服務流程標準體系,規范文明用語、工作禮儀,全面推行容缺受理、服務承諾、首問責任、限時辦結、服務公開“五大機制”,擴大公證“最多跑一次”服務事項范圍,推進部分公證事項“跨省通辦”。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23件,辦結412件,取得經濟利益(或挽回損失)680.62萬元,辦理公證1036件。
(三)完善社會治理體制機制。有力防范化解社會矛盾風險,成立平安梁平建設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領導小組重點人群專項組,建成梁平區矛盾糾紛大調解體系,全區已建各級人民調解組織390個,配備專兼職調解員2048名。2021年,累計調解矛盾糾紛3612件,調解成功率97.67%,協議金額1.27億元,其中醫療糾紛27件,申請金額266萬元,最終賠償67萬元;累計接收刑滿釋放人員566人,安置幫教率100%;累計教育轉化社區矯正對象356人。
四、存在的問題及2022年工作計劃
2021年全區法治建設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區矛盾糾紛大調解體系建設不夠健全,區級重大矛盾糾紛調解實體平臺尚未建成。二是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后半篇”文章尚未做實,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發揮不明顯。三是法治鄉村“最后一公里”仍有阻礙,法治服務鄉村“死角”仍然存在。
2022年,將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深學篤用習近平法治思想,統籌協調全面依法治區各項工作。二是總結重慶市法治政府建設單項示范項目創建經驗,努力創建重慶市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區。三是持續深化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建設投用規范化、標準化行政復議辦案中心,開創全區行政復議工作新局面。四是鞏固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成果,深入推進法治鄉村建設,加快推進村(居)法律顧問全覆蓋,扎實開展法律援助、公證、司法鑒定等各項工作。五是持續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建設梁平區重大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做好社區矯正、刑滿釋放等特殊人群管理,維護社會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