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11500228739811864B/2019-00001 | 發文字號 | |
主題分類 | 財政 | 體裁分類 | 財政預算、決算 |
發布機構 | 梁平區商務委 | 有效性 | |
標題 | 重慶市梁平區商務局2018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 ||
成文日期 | 2019-09-30 | 發布日期 | 2019-09-30 |
索引號 | 11500228739811864B/2019-00001 |
發文字號 | |
主題分類 | 財政 |
體裁分類 | 財政預算、決算 |
發布機構 | 梁平區商務委 |
有效性 | |
標題 | 重慶市梁平區商務局2018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
成文日期 | 2019-09-30 |
發布日期 | 2019-09-30 |
重慶市梁平區商務局
2018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職能職責。1.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商貿流通業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方針政策,提出商貿流通業發展規劃建議;2.負責推進商貿流通業發展,擬訂開拓市場、促進消費的措施,提出培育商貿流通大企業、促進商貿流通中小企業發展的建議,推動流通標準化和連鎖經營、特許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的發展;負責全區倉儲業發展和冷鏈行業管理工作;負責商貿物流標準化體系和智慧物流配送體系建設,協助商貿流通企業申辦綠色通行證;3.負責電子商務行業管理,牽頭推進“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擴大各行業電子商務應用,培育和引進電子商務市場主體,協調支持配送、支付、技術、認證等配套行業發展;負責電子商務示范基地、企業等建設;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推進商務系統信息化建設;4.承擔組織實施重要商品市場調控和流通管理的責任。建立健全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應急管理機制,監測分析市場運行、商品供求狀況,負責重要商品的儲備管理工作;5.負責城鄉商貿統籌發展工作,指導大宗農產品批發市場規劃和城鄉商業網點規劃,承擔城鄉統籌商貿網絡建設工作,推進城鄉市場體系建設;6.承擔牽頭協調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責任。擬訂規范市場運行、流通秩序的政策措施,指導商業信用銷售,建立完善市場誠信公共服務平臺,負責商貿流通業的行政執法監管和商務舉報投訴受理,參與打擊商業欺詐等工作;牽頭推進商貿領域誠信體系建設,負責融資租賃、商業保理和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等信用銷售工作的規范管理;7.承擔商貿流通業監督管理的責任。監督檢查商貿企業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情況,承擔行業安全管理職責;按有關規定對汽車流通、舊貨市場、拍賣、典當、租賃、再生資源回收等行業進行監督管理;負責液化石油氣、散裝水泥、酒類重要商品經營的管理,按有關規定對成品油流通進行監督管理。負責藥品流通行業結構調整和現代藥品流通方式推進工作;8.承擔餐飲、住宿行業和生活服務行業的管理工作,擬訂餐飲業、住宿業、生活服務業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指導商圈、商品市場、特色街、夜市等商業設施建設與管理,推進城市社區商業優化發展;擬訂社區商業發展實施意見、網點建設標準和規范;9.負責本轄區內展會活動、外來辦展以及外出辦展的統籌、協調、審查和備案工作;負責外經貿、招商引資的宣傳培訓工作;擬訂全區開放型經濟發展中長期規劃,指導協調全區外貿進出口、對外經濟合作、吸引外資等業務;負責統籌協調和指導全區商貿流通服務行業招商引資工作,建立和完善招商信息網絡,做好招商引資項目的建庫工作,收集和統計相關數據;10.承擔糧食安全行政首長責任制相關工作。擬訂糧食總量平衡和糧食流通的中長期規劃,提出糧食流通發展建議;負責糧食流通的行業管理和糧食流通設施的建設工作;負責區級儲備糧油管理和糧食收購市場準入工作,協助市級儲備糧油監管工作;負責糧食流通監督檢查行政執法工作,承擔糧食預警監測和應急調控、軍糧供應管理的責任。11.負責推動商貿流通科技信息化建設,會同有關部門管理商貿流通各類業務資金、專項資金,組織、指導商貿糧食流通業職工技能培訓和有關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負責對本行業的招標投標活動實施監督,切實做好招標文件備案、信息公開、開標評標監督、投訴處理、合同備案等工作。指導鄉鎮(街道)商貿和糧食流通及內外經貿招商引資工作。承擔液化石油氣監督管理職責。承擔商貿行業商會、協會的指導、監督、管理職責。
(二)機構設置。梁平區商務局設立于2009年12月,為梁平區人民政府組成部門,屬區財政全額撥款的一級預算單位。下屬單位1個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重慶市梁平區商務行政執法支隊)。
(三)單位構成。區商務局設9個內設機構:辦公室(信訪辦)、流通發展科、糧油管理科、外經貿科、投資促進科、行政(審批)服務科、市場運行科、特種行業和特殊商品管理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科)、電子商務科。重慶市梁平區商務行政執法支隊設2個內設機構:商貿流通執法中隊、糧食執法中隊。
(四)機構改革情況。按照重慶市機構改革方案要求,本部門涉及機構改革,對此專門說明如下:一是根據機構改革《中共重慶市梁平區委重慶市梁平區人民政府〈關于重慶市梁平區機構改革方案〉的通知》梁平委發〔2018〕50號文件要求,重慶市梁平區商務局更名為重慶市梁平區商務委員會。二是機構調整情況。我委已按要求,將有關糧食、典當、液化石油氣等管理方面的職責劃轉至區發改委、國資委、經信委等,完成了機構職能調整。此次決算公開按原職能職責不變。
三是財政財務調整情況。2018年度機構改革正在推進過程中,根據本部門2018年末財政財務管理實際,2018年度決算僅反映改革前有關情況。2019年我委職能職責劃轉不涉及對預算指標、財務會計、資產等進行調整。我委按照《政府會計制度》規定于2019年1月1日完成了新舊制度銜接的相關工作,并且嚴格按照新制度的規定進行會計核算、編制財務報表和預算會計報表。
二、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說明。
1.總體情況。本部門2018年度收入總計7635.39萬元,支出總計7635.39萬元。收支較上年決算數增加623.67萬元、增長8.89%,主要原因是年初結轉和結余納入2018年度,二是中央和市級專項項目收入和區招商引資項目收入增加;本部分的收入總計包括本年收入合計、用事業基金彌補收支差額、年初結轉和結余,支出總計包括本年支出合計、結余分配、年末結轉和結余。
2.收入情況。本部門2018年度收入合計7277.42萬元,較上年決算數增加267.94萬元,增長3.82%,主要原因是中央和市級專項項目收入和區招商引資項目收入增加。其中:財政撥款收入7262.82萬元,占99.79%;其他收入14.60萬元,占0.21%。
3.支出情況。本部門2018年度支出合計7635.39萬元,較上年決算數增加981.64萬元,增長14.75%,主要原因是年初結轉和結余納入2018年度,二是中央和市級專項項目和區招商引資項目支出增加。其中:基本支出999.92萬元,占13.09%;項目支出6635.47萬元,占86.91%。
4.結轉結余情況。本部門2018年度年末結轉和結余0.00萬元,較上年決算數減少357.97萬元,主要原因是加大項目資金支付力度。
(二)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說明。
1.收入情況。本部門2018年度財政撥款收入7262.82萬元,較上年決算數增加304.61萬元,增長4.37%。主要原因是中央和市級專項項目和區級招商引資項目收入增加。較年初預算數增加5638.76萬元,增長347.20%。主要原因是向上爭取中央、市級、區級招商引資項目未納入部門年初預算,我區是通過年中追加安排預算,故較年初預算數增加。(如“年中追加市級進出口貼息項目、外貿穩增長等專項資金318.35萬元,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建設和電商扶貧410.36萬元、新建項目和應急保供項目60萬元、招商引資財政扶持資金4090萬元等”)。此外,年初財政撥款結轉和結余357.97萬元。
2.支出情況。本部門2018年度財政撥款支出7620.79萬元,較上年決算數增加1020.55萬元,增長15.46%。主要原因是主要原因是中央和市級專項項目支出和區級招商引資項目增加。較年初預算數增加5996.73萬元,增長369.24%。主要原因是向上爭取中央、市級專項資金和區級招商引資財政扶持資金未納入部門年初預算,我區是通過年中追加安排預算,故較年初預算數增加。(如“年中追加市級進出口貼息項目、外貿穩增長等專項資金318.35萬元,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建設和電商扶貧410.36萬元、新建項目和應急保供項目60.00萬元、招商引資財政扶持資金4090萬元等”)。
3.結轉結余情況。本部門2018年度年末財政撥款結轉和結余0.00萬元,較上年決算數減少357.97萬元,下降100%,主要原因是加大項目資金支付力度。
4.比較情況。本部門2018年度財政撥款支出主要用于以下幾個方面:
(1)一般公共服務支出5150.57萬元,占67.58%,較年初預算數增加4726.15萬元,增長1113.36%,主要原因是招商引資專項資金和調整機關規范津貼補貼標準和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水平未納入部門年初預算,我區是通過年中追加安排預算,故較年初預算數增加。(如項目范圍內項目基礎設施和項目培育扶持資金489.60萬元,招商引資財政扶持資金4090.00萬元等)。
(2)教育支出0.60萬元,較年初預算數持平
(3)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316.48萬元,占4.14%,較年初預算數增加或124.28萬元,增長64.66%,主要原因是離退休職工健康休養費調整和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基數變動等。
(4)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101.10萬元,占1.32%,較年初預算數增加2.55萬元,增長2.59%,主要原因是職工醫保繳費基數變動等。
(5)資源勘探信息等支出240.64萬元,占3.15%,較年初預算數減少369.36萬元,下降60.55%,主要原因是微企扶持補助項目結束。
(6)商業服務業等支出1758.40萬元,占2.30%,較年初預算數增加1118.34萬元,增長171.44%,主要原因是向上爭取中央、市級專項資金和區級商務發展未納入部門年初預算,我區是通過年中追加安排預算,故較年初預算數增加。(如“年中追加市級進出口貼息項目、外貿穩增長等專項資金318.35萬元,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建設和電商扶貧410.36萬元、新建項目和應急保供項目60.00萬元等)。
(7)住房保障支出32.00萬元,占4.10%,較年初預算數增加5.07萬元,增長18.83%,主要原因是人員變動。
(8)糧油儲備物資支出21.00萬元,占2.70%,較年初預算數增加21.00萬元,主要原因是未納入年初預算,我區通過年中追加安排預算支出。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本部門2018年度一般公共財政撥款基本支出997.59萬元。其中:人員經費868.32萬元,較上年決算數增加79.33萬元,增長10.05%,主要原因是離退人員健康休養費提高、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在職人員基本工資標準和調整機關規范津貼補貼標準、事業單位基礎績效水平和離退休補貼標準調整等。人員經費用途主要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獎金、社會保障繳費、其他工資福利支出、離休費、撫恤費、生活補助、住房公積金等。公用經費129.27萬元,較上年決算數增加49.61萬元,增長6.23%,主要原因是2017年將部分基本支出公用經費列入了專項項目經費支出。公用經費用途主要包括如“辦公費、印刷費、手續費、水費、電費、郵電費、物業管理費、差旅費、維修(護)費、會議費、培訓費、公務接待費、勞務費、委托業務費、工會經費、福利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其他交通費、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辦公設備購置等。
(三)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決算情況說明。
2018年度無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支。
三、“三公”經費情況說明
(一)“三公”經費支出總體情況說明。
2018年度本部門“三公”經費支出共計21.15萬元,較年初預算數減少12.90萬元,下降37.88%,主要原因是:一是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厲行節約要求,按照只減不增的要求從嚴控制三公經費,我局出臺了一系列壓縮三公經費措施,規范部門預算編制,進一步強化過“緊日子”的意識,嚴格控制行政運行支出,對公務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公務接待費實行零增長。二是強化嚴格執行財紀律意識,不斷規范財務報銷程序,確保票據合法、合規、資料完備。三是修訂完善內控管理制度,全面從嚴管控。四是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后,各級相關考察調研活動減少,接待費等相關支出相應減少。較上年支出數減少12.9萬元,下降37.88%,主要原因是:一是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厲行節約要求,按照只減不增的要求從嚴控制三公經費,我局出臺了一系列壓縮三公經費措施,二是我局嚴格落實公車使用規定,嚴禁公車私用,公車運行維護成本大幅下降。三是強化公務接待支出管理,嚴格遵守公務接待開支范圍和開支標準,嚴格控制陪餐人數,對應由接待對象承擔的費用一律由接待對象自行支付,公務接待費大幅下降。四是進一步規范因公出國(境)活動,今年未安排單位人員出國出訪。五是強化嚴格執行財經紀律意識,不斷規范財務報銷程序,確保票據合法、合規、資料完備。修訂完善內控管理制度,全面從嚴管控。六是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后,各級相關考察調研活動減少,接待費等相關支出相應減少。
(二)“三公”經費分項支出情況。
2018年度本部門因公出國(境)費用0.00萬元,主要原因為本單位本年沒有出國人員,因此無出國(境)費用。
公務車購置費0.00萬元,主要原因為本單位本年無公車購置費。
公務車運行維護費4.69萬元,主要用于機要文件交換、市內外因公出行、外出招商引資、商務項目和執法業務檢查等工作所需車輛的燃料費、維修費、過橋過路費、保險費等。費用支出較年初預算數增加0.24萬元,增長5.39%,主要原因是舉辦和參加系列展會如西洽會、智博會、百里竹海開園系列活動費、豐收節等公務活動支出增加。較上年支出數增加0.24萬元,增長5.39%,主要原因是舉辦和參加系列展會如西洽會、智博會、百里竹海開園系列活動費、豐收節等公務活動支出增加。
公務接待費16.46萬元,主要用于接待招商引資洽談業務,西洽會、渝交會、智博會、百里竹海開園系列活動、豐收節等系列節慶會展活動以及接受市內外系統部門來我局檢查、考察、調研指導工作、小型業務會議工作餐等開支。費用支出較年初預算數減少13.14萬元,下降44.39%,主要原因是:一是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厲行節約要求,按照只減不增的要求從嚴控制三公經費,三是強化公務接待支出管理,嚴格遵守公務接待開支范圍和開支標準,嚴格控制陪餐人數,對應由接待對象承擔的費用一律由接待對象自行支付。較上年支出數減少13.14萬元,下降44.39%,主要原因:一是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厲行節約要求;二是修訂完善相關內控管理制度,全面從嚴管控。三是強化公務接待支出管理,嚴格遵守公務接待開支范圍和開支標準,嚴格控制陪餐人數,對應由接待對象承擔的費用一律由接待對象自行支付,公務接待費大幅下降。
(三)“三公”經費實物量情況。
2018年度本部門因公出國(境)共計0個團組,0人;公務用車購置0輛,公務車保有量為1輛;國內公務接待205批次1754人,其中:國內外事接待0批次,0人;國(境)外公務接待0批次,0人。2018年本部門人均接待費93.00元,車均購置費0.00萬元,車均維護費4.69萬元。
四、其他需要說明的事項
(一)機關運行經費情況說明。2018年度本部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118.26萬元,機關運行經費主要用于開支辦公費、印刷費、手續費、水費、電費、郵電費、差旅費、維修(護)費、會議費、培訓費、公務接待費、勞務費、工會經費、福利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其他交通費、信息網絡維護更新費、其他商品和服務、辦公設備購置等。機關運行經費較上年決算數增加52.12萬元,增長78.80%,主要原因是2017年部分機關運行經費列入了項目專項經費,二是“三城同創”機關院內垃圾死角整治等維修(護)費增加。
(二)國有資產占用情況說明。截至2018年12月31日,本部門共有車輛1輛,其中,副部(省)級及以上領導用車0輛、主要領導干部用車0輛、機要通信用車0輛、應急保障用車0輛、執法執勤用車0輛,特種專業技術用車1輛,離退休干部用車0輛,其他用車0輛。單價50萬元以上通用設備0臺(套),單價100萬元以上專用設備0臺(套)。
(三)政府采購支出情況說明。2018年度本部門政府采購支出總額0.00萬元,其中:政府采購貨物支出0.00萬元、政府采購工程支出0.00萬元、政府采購服務支出0.00萬元。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0.00萬元,占政府采購支出總額的0.00%,其中:授予小微企業合同金額0.00萬元,占政府采購支出總額的0.00%。(授予中小微企業合同金額由部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公開)。
2018年度我單位未進行政府采購,無相關經費支出。
五、預算績效管理情況說明
(一)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情況。
根據預算績效管理要求,本部門對1個項目開展了績效自評,涉及資金1500.00萬元。從評價情況來看,根據年初設定的績效目標,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根據目標進度完成了設定的目標,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績效目標自評結果
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績效目標自評綜述:根據年初設定的績效目標,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自評得分為109分,項目全年預算數為1500.00萬元,執行數為694.035萬元,完成預算的46.26%。主要產出和效果:一是利用現有供銷三方物流,建成3300平方米梁平區電商物流共同配送分撥中心,中心集聚申通、圓通、中通、韻達、安能等快遞物流企業12戶,入駐安能、韻達等物流企業,快遞投送日均量達到5000件。同時,借助郵政梁平分公司鎮鄉物流體系,通過共同配送物流分撥服務系統,與鎮、村電商綜合服務站點互聯互通,采取定時、定點、定線,統一配送、統一運價、統一服務費“三定四統五優”的配送方式,將全區33個鄉鎮(街道)分成四個片區,將工業品運下鄉,將農特產品運回分撥中心,再發往全國各地。在城區開通同城配送專線,推行集中配送,在小區、居民區建設末端公共取送點20個,推廣自提柜18個。截至目前,已建成鎮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5個,村級物流配送服務點170余個。二是區商務委牽頭,整合政府公共服務資源、電子商務產業鏈資源,建成3000平米的區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主要為網商、服務站點及傳統企業等電商主體和企業人員,提供技術支持、產品打造、培訓拓展、數據分析、孵化培育、信息傳播、金融對接、第三方代營運等一條龍服務。三是開展電商創業培訓,大力開展農村電商創業培訓,2018年培訓學員1400余名,輔助開設電商店鋪1300余家;開展電商站點負責人培訓,2018年召開帶頭人專題培訓會1次,對全區170余名電商站點負責人進行專業培訓。截至2018年底,全區電子商務交易額31.6億元,增長65%;農特產品網上銷售額4.63億元,同比增長53.8%;隨著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沖擊,梁平眾多從事傳統經營的中小型企業開始轉型升級。梁平區示范項目實施以來,全區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氛圍濃厚,電子商務交易額逐年大幅攀升,本地農副產品銷售額顯著增長,帶動農村創業和就業成效突出,通過電商提高貧困戶收入,帶動貧困戶脫貧,郵政、萬村千鄉等傳統商貿企業通過信息化改造,完成轉型升級。全區各類電商主體幫助貧困群體銷售農產品近200.00萬元,通過電商帶動300余戶貧困家庭增收。通過項目的實施對帶動全區農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推進電商精準扶貧,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應和帶動作用。
發現的問題及原因,一是公共服務中心主體建設基本完成,但入駐企業較少,運行實際效果不佳,未形成對電商站點的運營支撐,導致站點存活率不高,為了提高站點成活率,確保站點正常營運,應加強多服務平臺多功能融合,取長補短,整合資源,全面提升站點服務功能。二是我區社會物流及“四通一達”等快遞企業資源還有待進一步整合,區鎮村三級物流體系建設也隨著站點建設的推進有待進一步完善,形成統一配送。目前在縣域生鮮農產品物流方面未完全建立規范化的操作流程,針對不同種類的生鮮農產品儲藏、加工、運輸等環節,冷鏈物流尚不完善。
下一步改進措施,一是將結合龍頭企業操作流程對生鮮農產品進行規范化操作管理,分步驟建設冷鏈物流,助推生鮮農特產品網上銷售。二是大力實施領軍人才培育行動。三是大力實施電商品牌推廣行動。四是大力實施傳統企業觸網行動。
???? 績效目標自評具體情況見附件
(一)財政撥款收入:指本年度從本級財政部門取得的財政撥款,包括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和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
(二)其他收入:指單位取得的除“財政撥款收入”、“事業收入”、“經營收入”等以外的收入,包括未納入財政預算或財政專戶管理的投資收益、銀行存款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捐贈收入,現金盤盈收入、存貨盤盈收入、收回已核銷的應收及預付款項、無法償付的應付及預收款項等。各單位從本級財政部門以外的同級單位取得的經費、從非本級財政部門取得的經費,以及行政單位收到的財政專戶管理資金填列在本項內。
(三)年初結轉和結余:指單位上年結轉本年使用的基本支出結轉、項目支出結轉和結余、經營結余。不包括事業單位凈資產項下的事業基金和專用基金。
(四)基本支出: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其中:人員經費指政府收支分類經濟科目中的“工資福利支出”和“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公用經費指政府收支分類經濟科目中除“工資福利支出”和“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外的其他支出。
(五)項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為完成特定行政任務和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支出。
(六)“三公”經費:指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反映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費反映單位公務用車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反映單位按規定保留的公務用車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接待費反映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七)機關運行經費:為保障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運行用于購買貨物和服務等的各項公用經費,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護費、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八)工資福利支出(支出經濟分類科目類級):反映單位開支的在職職工和編制外長期聘用人員的各類勞動報酬,以及為上述人員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等。
(九)商品和服務支出(支出經濟分類科目類級):反映單位購買商品和服務的支出(不包括用于購置固定資產的支出、戰略性和應急儲備支出)。
(十)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經濟分類科目類級):反映用于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
(十一)其他資本性支出(支出經濟分類科目類級):反映非各級發展與改革部門集中安排的用于購置固定資產、戰略性和應急性儲備、土地和無形資產,以及構建基礎設施、大型修繕和財政支持企業更新改造所發生的支出。
六、決算公開聯系方式及信息反饋渠道
本單位決算公開信息反饋和聯系方式:傳真、電話023-5322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