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專題專欄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已歸檔)

2022-12-20

決戰貧困 逐夢小康 ——梁平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紀略
日期:2020-12-07
語音播報
語音合成中,請耐心等待...
進入播報模式
退出播報
【字號:


近日,紫照鎮桂香村就業扶貧車間,當地村民在趕制零件。

文/圖?梁平日報記者?張?耀

脫貧,希望所在;攻堅,力量所在;小康,目標所在。在梁平這片物阜民豐的土地上,一場脫貧攻堅戰即將決勝收官……

黨的十九大以來,梁平深學篤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聚焦“兩不愁三保障”,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區基礎條件明顯改善,民生保障持續加強,產業質量穩步提升,鄉村面貌煥然一新,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明顯增強,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

托起群眾“安居夢”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到2020年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貧困人口脫貧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標,直接關系攻堅戰質量。

近年來,我區認真落實“既不拔高、也不降低”重要要求,緊緊圍繞全面徹底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攻克突出問題,加快補齊短板,打好教育扶貧、健康扶貧、住房保障和飲水安全保障“組合拳”,全區“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得到全面解決。

“多虧政府幫助,我第一次住上了新房子!有家的感覺真好!”近日,提及自己的新家,蟠龍鎮老林村十組村民張增建滿臉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住有所居,住有所安”是老百姓最急切的愿望之一,而對于像張增建這樣的困難群眾來說卻非易事。今年53歲的張增建身患疾病,主要靠干農活來維持生計,加上女兒讀高中,經濟上常常入不敷出,他家的土墻瓦房也因修建時間較久,變得又破又爛。

當地政府了解到張增建家的情況后,決定將他納入農村D級危房改造對象。如今,張增建搬進了新家,60平方米的房子雖然不大,但戶型方正,設施俱全。不僅如此,鎮、村又先后為他修建了廚房、衛生廁所和入戶便道,并硬化了院壩,張增建一家的生活條件大為改觀。

像張增建一樣圓了“安居夢”的貧困群眾在我區不勝枚舉。我區堅持把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基礎性戰役、底線性任務、標志性指標,對全區2.4萬建卡貧困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低保戶房屋安全情況開展逐戶鑒定和核驗,對所有一般農戶房屋安全情況進行排查,加強對農村舊房常態化督查,對因災情動態新增的“四類人員”發現一戶,動態清零一戶。

同時,隨著教育扶貧、飲水安全保障、健康扶貧、綜合保障脫貧等各項扶貧政策的落實、落細,加上貧困村組組通水泥路、戶戶通人行便道,貧困群眾出行難、用電難、上學難、看病難、通信難等問題普遍得到解決,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和飲水安全有了全面保障,脫貧的步伐也越走越堅實。

“志智”雙扶摘“窮帽”

脫貧攻堅,重數量更重質量。只有做好精準扶貧與扶志、扶智的結合文章,借用外力激發扶貧“內驅力”,才能徹底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星橋鎮兩路村村民柏菊,丈夫遭遇交通事故意外身亡,公公、婆婆因病去世,曾經幸福的一家5口,只剩下她和女兒相依為命。

精準識別入戶走訪后,當地鎮、村兩級組織鼓勵和幫助她發展起了李子、春見等果樹種植產業,同時,農技人員定期上門指導剪枝、施肥和田間管理技術。在她的精心管護下,如今果樹已掛果投產,每年可增加收入約2000元。

重拾信心的柏菊還參加了鎮里組織的創業就業培訓,并利用自身所學在永輝超市母嬰專柜成功就業。今年10月,在全市建卡貧困人口技能展示大賽中,她還通過自身的技能榮獲比賽一等獎。

同樣的變化也發生在合興街道銀恒村村民趙明生身上。因母親生病,加上自身缺乏一技之長,曾經,趙明生一家生活十分困難。在幫扶責任人的鼓勵下,趙明生積極參加區里和鎮上組織的技能培訓,提高自己的勞動技能。如今,趙明生從事水電安裝和維修工作,每月有5000元左右收入,他還鼓勵妻子參加月嫂護工、中式烹飪等培訓,并在城里的餐館務工,增加收入。

貧有百樣,困有千種,著力開展“志智”雙扶,增強貧困對象自身“造血”功能,激發其內生動力,才能實現穩定脫貧、摘掉“窮帽”。為此,我區進一步強化持續幫扶,了解掌握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狀況,引導貧困戶摒棄“等靠要”思想,激發致富的內生動力,理清脫貧后的發展思路,勤勞致富奔小康,推動脫貧攻堅既能“打贏”又要“打好”。

同時,為保證貧困戶產業發展有底氣,我區還用足用好扶貧小額信貸政策,加大政策宣傳力度,簡化程序解決貧困戶發展資金“籌措難”問題,讓扶貧小額信貸好貸、好用、能增收。截至目前,全區累計發放扶貧小額信貸4974戶(次)、1.04億元,其中今年新增發放扶貧小額信貸1847戶(次)、2686.5萬元。

產業發展挑大梁

富民特色產業,是梁平穩定脫貧的“壓艙石”、增加收入的“主渠道”。在探索脫貧路徑上,梁平堅持把發展產業作為增收致富的根本,健全完善“3+3+X”扶貧產業體系,即大力發展“糧豬菜”三大保供產業,提質增效“柚竹漁”三大特色效益產業,扶持貧困村、貧困組、貧困戶因地制宜發展“小規模、多品種、高品質、好價錢”的增收產業,確保每個貧困村至少有一個主導產業,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至少有一個增收項目,并與貧困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讓貧困群眾增收致富。

在紫照鎮桂香村,當地因地制宜確定了“短中長相結合,發展小規模、多品種、高品質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的計劃,以小規模產業項目規避市場風險,以多品種產品產出適應市場需求,以產出產品的高質量打造“紫照桂香”品牌拓展銷售渠道,突出“短、中、長”三線戰略,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奔小康。

“別看這小小的一箱蜜蜂,它能產生700多元的收入呢。”近日,在桂香村的村集體蜂場,建卡貧困戶范遠生一邊清理蜂箱一邊說道,在村里的指導下,他在蜂場內養殖了一桶蜜蜂,今年他要好好管護,爭取創造更多效益。

如今,桂香村以產業脫貧為抓手,通過發展訂單農業、開辦村集體蜂場、打造就業扶貧車間、種下“富民樹”等方式,實現了“產業的季節搭配、空間的立體使用以及長中短期效益聯結”有機結合,為脫貧攻堅注入了新活力。

不僅是紫照鎮桂香村,全區各地紛紛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發展產業。在曲水鎮聚寶村,當地將“小李子”作為“大產業”大力培育,并積極發展鄉村旅游,開辦農家樂,讓“花果園”成了八方來客休閑觀光的“大公園”;袁驛鎮清順村二組將發展的目光瞄準綠色效益產業,大力發展集體經濟,實現了從“貧困組”到“產業組”的華麗變身……

攻堅克難傳捷報

近年來,我區通過實施產業、健康、教育、危房改造、兜底保障等脫貧攻堅項目,貧困群眾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改善,老百姓日子越過越好。全區干部群眾也用他們的勇氣、智慧和毅力,創造出了一個個精準脫貧的“梁平經驗”:

2018年、2019年,我區在全市脫貧攻堅成效考核中被評為“好”;鄉村振興工作獲國務院大督查通報表揚;獲評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區、全市鄉村振興示范區、重慶市“四好農村路”示范區;紫照鎮桂香村駐村工作隊榮獲重慶市2019年度脫貧攻堅獎先進集體……

如今,梁平10個市級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現行標準下9728戶28675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綜合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3.9%下降至0……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決定性進展。

“脫貧攻堅是‘練兵場’‘試金石’,通過這場攻堅戰的洗禮,梁平鍛造出了一支忠誠、擔當、奉獻的黨員干部隊伍?!眳^扶貧辦相關負責人說,有了這支隊伍,梁平在今后持續鞏固脫貧成效、夯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的征程上,更有底氣、更有活力。

一個時代目標已經確立,一份歷史答卷正在書寫。下一步,我區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繼續保持“不能停頓、不能大意、不能放松”的攻堅態勢,善始善終,善作善成,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遥县| 南充市| 沛县| 德州市| 卓尼县| 象州县| 灯塔市| 临桂县| 三原县| 秀山| 社会| 平原县| 南康市| 益阳市| 长沙市| 封丘县| 偃师市| 亳州市| 孙吴县| 本溪| 马关县| 冕宁县| 泰宁县| 翼城县| 永吉县| 晋宁县| 龙州县| 延庆县| 兴宁市| 平遥县| 应城市| 台北县| 来凤县| 天峻县| 泰兴市| 柘城县| 兴仁县| 汉中市| 察隅县| 读书| 营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