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日,紫照鎮桂香村就業扶貧車間,村民在趕制零件。(資料圖片)
梁平日報記者?張?耀
近年來,紫照鎮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通過精準滴灌發展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常態化開展“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清零、持續開展扶貧小額信貸等措施,啃下一個個“硬骨頭”,高質量打贏了脫貧攻堅戰。
在前不久舉行的重慶市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中共重慶市梁平區紫照鎮委員會獲評全市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興產業拔窮根
鼓起群眾“錢袋子”
要想脫貧,產業先行。紫照鎮因時因地制宜,圍繞“生態紫照鎮,綠色農產品”理念,以青菜頭、山羊、李子等特色產業為重點,推動產業在貧困村、貧困組、貧困戶中發展、延伸,使每戶貧困戶都有增收項目,實現“真脫貧”。
桂香村村民周祿成,因兒子生病需要照顧,加上自己上了年紀無收入而致貧,日子過得十分清苦。隨著村里扶貧產業的發展,周祿成抓住時機,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在村集體經濟黃桃園內種植黃桃,并在黃桃園內務工增收,順利實現了脫貧。
“國家政策好,只要勤勞肯干,日子一定會越過越紅火!”周祿成說,如今,她還通過種植青菜頭和在附近打零工賺取生活補貼,年收入超3萬元,生活也越來越好。
精準扶貧不僅要“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變“輸血”為“造血”。為此,紫照鎮大力發展小規模、多品種、高品質的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種植以黃桃、黃金梨為主的水果,并在果樹下套種、輪作青菜頭、辣椒、南瓜等蔬菜,拓展以花養蜂、放養土雞等養殖業;建成電子代加工扶貧車間和光伏發電站,實現“產業的季節搭配、空間的立體使用以及遠中近期效益聯結”有機結合。
聚合力齊攻堅
精準幫扶下功夫
“我們結合村情實際,逐一入戶走訪,了解農戶生產生活情況,因戶施策,并通過各種形式幫助村民實現就業增收?!弊险真傁嚓P負責人介紹,該鎮堅持把“一村一策”“一戶一策”精準幫扶作為脫貧攻堅的有力抓手,逐村逐戶“解剖麻雀”,制定全面脫貧計劃和“菜單式”幫扶舉措,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大為改善,獲得感、幸福感顯著提升。
一方面,紫照鎮緊盯特殊困難群體,深入實施脫貧攻堅兜底保障行動,常態化開展“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清零;完成“四好農村路”建設32.91公里;整合資金150余萬元,共解決200余戶農戶住房安全問題……在整鎮實現脫貧的同時,鄉村面貌不斷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提升,實現了貧困村向美麗鄉村的蝶變。
同時,紫照鎮還及時做好農產品收購工作,依托本地加工企業收購青菜頭,并聯系鄰近鄉鎮農產品加工企業收購桂香村集體經濟種植的蘿卜;累計開發貧困戶臨時公益性崗位65個,貧困戶在家門口實現穩定就業增收。
抓實“志”“智”雙扶
奏響“精神扶貧”曲
扶貧駐村干部的幫扶和政策的落實固然很重要,但激發貧困戶的內生動力才是關鍵。面對少數村民缺乏“精氣神”、存在“等靠要”思想等問題,紫照鎮全面加強宣傳引導,通過院壩會、送文化下鄉、榜樣面對面等多種形式,幫助貧困群眾提升志氣、鼓足干勁,從而戰勝貧困。
張正祥是桂香村有名的勤快人,談起他,鄰里鄉親無不為他豎起大拇指。2013年,張正祥被識別為建卡貧困戶。“以前窮的時候,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也不知道出路在哪里,活得很消極。”張正祥說,在村“兩委”及幫扶責任人的幫助、鼓勵和引導下,他通過養殖家禽、種植青菜頭等脫貧致富,2016年還蓋起了兩層小樓房,成為村里率先脫貧的典范。
如今,張正祥在閑暇之余,還利用自家的紅薯加工機為鄰里鄉親免費加工紅薯粉?!霸谖依щy的時候,是政府幫助我渡過了難關,能為鄉親做點事,也是應該的?!睆堈檎f。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展望未來,紫照鎮將帶領全鎮人民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在全面脫貧新起點上向著鄉村振興新生活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