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語音播報
語音合成中,請耐心等待...
進入播報模式
退出播報
索引號 11500228008652038C/2022-00037 發文字號
主題分類 國民經濟發展規劃、計劃 體裁分類 工作報告
發布機構 梁平區人民政府 有效性
標題 重慶市梁平區人民政府關于我區2022年1-6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
成文日期 2022-09-14 發布日期 2022-09-14
索引號 11500228008652038C/2022-00037
發文字號
主題分類 國民經濟發展規劃、計劃
體裁分類 工作報告
發布機構 梁平區人民政府
有效性
標題 重慶市梁平區人民政府關于我區2022年1-6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
成文日期 2022-09-14
發布日期 2022-09-14

區人大常委會

現將我區20221-6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報告如下

一、1-6計劃執行情況

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疫情多發散發等多重因素沖擊,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區人大的監督指導下,我們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扎實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全力推動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0.1億元同比(下同)增長6.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6億元,增長6.9%;第二產業增加值132.5億元,增長6.3%第三產業增加值112億元,增長5.8%工業增加值87.6億元增長5.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2%,其中工業投資增長43.7%。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2.1億元,增長2.5%。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5億元,下降9.4%。完成稅收收入5.5億元,下降28.7%總體看,區人大十八1次會議批準的38項計劃目標中,14項屬年度統計指標或尚無統計數據,受外部環境影響,10項指標沒達到預期,剩余14項進展好于或達到預期(詳見附件)。

對照年初人代會審議通過的計劃報告,上半年取得的成績如下。

(一)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全市“一區兩群”協調發展重大機遇,區域合作成果進一步展現。一是加快推動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建設。制定《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2022年重點事項清單》和《梁平區推動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建設2022年重點事項清單》,加快編制《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發展規劃》。在四川大竹成功舉行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黨政聯席會第四次會議。明月山國家儲備林建設等19個項目入選2022年度川渝合作共建重大項目清單、進展迅速。持續推動平偉、川環為龍頭的川渝東北電子信息產業園建設,共同打造中國西部預制菜之都反響熱烈。梁平、開江、達川、大竹攜手打造現代高效特色農業產業帶,加快形成“千年良田”示范區。共同舉辦首屆明月山生態旅游文化節,六大主題活動亮點紛呈。多項“川渝通辦”事項實現全程網辦、代收代辦、兩地聯辦。二是全力推動璧山·梁平對口協同發展。簽訂2022年度對口協同發展協議,黨政代表團互訪考察學習。天戈陶瓷等10余家企業與璧山區西部(重慶)網絡公司達成產銷合作協議。雙方互派6名優秀醫務人員、5名年輕干部交流鍛煉。璧山干部群眾掀起來梁旅游消費熱潮,購銷梁平文旅產品300余萬元。

(二)三次產業協調發展,產業基礎進一步夯實。一是工業經濟勢頭強勁。平偉5G射頻、奇爽柚子酒等11個項目建成投產,拉動實現高新區工業總產值168.3億元,增長14.6%,園區集中度提高至78%。工業用電2.4億度,工業用氣884.5萬方。主導產業支撐有力,集成電路、食品加工、新材料等三大主導產業實現總產值90.3億元,增長9.9%,拉動工業增加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5.5%5.4%。預制菜產業蓬勃發展,渝每滋、奇爽食品等企業研發推出新品種50余個,成功舉辦“喜逢盛世·渝見味來”2022年中國預制菜產業峰會,中國西部預制菜之都響亮全國。二是農業形勢整體穩定。1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完成80%2.6萬畝“千年良田”建設有序推進,糧食播種面積82.5萬畝,其中水稻45萬畝。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90.6%,居全市第1。東方希望龍門育肥場建成投產,拉動全區出欄32.9萬頭,增長38.2%。推廣稻(榨)菜輪作3000余畝,新發展羊肚菌(鮮菇)700多畝。特色水果產量達1.06萬噸,增長14%;水產品產量1.1萬噸,增長4.3%。魚菜共生AI工廠主體完工,梁平·開江川渝合作現代高效特色農業示范園、龍溪河蔬菜公園等項目穩步推進。實現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經營收入1.49億元,增長23.5%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創建經驗獲國家發展改革委推廣。三是服務業水平不斷提升。實現服務業增加值111.9億元,增長5.8%。成功舉辦“綠色中國行·走進美麗明月山”系列活動以及第二屆長江三峽(梁平)耕春節、第七屆明月山·百里竹海采筍節、第十屆柚花節等重大活動,拉動接待海內外游客526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2億元,分別增長8.3%25.1%。金融業發展持續向好,全區銀行存款余額563億元,增長12.9%,貸款余額297億元,增長6.3%;存貸款總額860億元,增長10.5%,存貸比為52.8%。電子商務持續發力,借助預制菜發展機遇,拉動實現網絡零售6.97億元,增長27.8%

(三)投資消費持續增長,高質量發展信心進一步提振。一是項目投資快速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2%。其中工業投資增長43.7%,連續四個月保持高速增長。基礎設施投資增長6%,完成房地產投資22億元。以重大項目百日攻堅行動為抓手,有力推動項目快速落地放量。滾動編制開工、在建、前期“三張項目清單”,進一步提高項目資金使用質效。設立前期工作資金池3000萬元,保障前期工作經費需求,抓實重大項目前期。借智借力、提前啟動謀劃2023年重點項目清單和未來五年項目規劃。上半年12個市級重大建設項目開工8個(含續建),完成投資24 億元,完成率65.6%177個區級重大項目開工84個(含續建),完成投資103億元。龍溪河PPP項目、梁平至開江高速公路、龍象寺水庫累計完成投資22.3億元、7.2億元、1.25億元。二是消費市場持續激活。制定出臺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若干措施,率先發放消費券2000萬元,舉辦大型會展活動10余場,多措并舉推動汽車、家電等大宗商品消費回暖,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2.1億元,增長2.5%,其中批發、零售、住宿、餐飲四大傳統行業分別實現銷售、營業額98.91332.522億元。日用品類、糧油食品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三大主要消費品類分別增長45.1%41.2%41.1%

(四)發展動能逐步積蓄,經濟活力進一步釋放。一是招商引資力度加大。引進重點招商項目106個,協議引資336.6億元,增長92.7%。其中工業項目91個,協議引資299億元。三大主導產業項目63個,協議引資239億元。落地44個,落地率達41.5%。特別是預制菜產業落地15個,總投資30億元以上。二是市場主體持續增長。全區新增市場主體4594戶,增長29.2%,總量超7萬戶。其中新增企業1035戶,增長29.2%。在穩經濟大盤系列政策的刺激下,6月單月新增市場主體1557戶,占比高達33.9%三是助企紓困政策效果明顯。出臺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90條,其中新增自選政策措施27條。今年以來累計為企業落實各類退稅2.68億元,新增減稅降費0.26億元、中小微制造業企業緩繳稅0.58億元。銀行投放支農支小再貸款超5億元,全區企業貸款平均利率下降0.4個百分點。

(五)城鄉融合加快推進,發展協調性進一步增強。一是城市面貌加快改善。優化布局產城景融合發展的城市組團,精準科學劃定50平方公里、50萬人口城市邊界線,鎮化率提高到51.5%注重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成功創建西南地區唯一“國際濕地城市”加快實施城市更新都梁大劇院、知德中學、仁和互通連接線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等重點項目有序推進,實施大規模增綠添園、綠化補缺提質行動,國家森林城市即將迎檢。開展“馬路辦公”3401次,發現并解決問題11682個。深入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創建垃圾分類示范街道3個、示范小區30個。二是鄉村振興有力推進。建立區級領導聯系鄉村振興幫扶機制,實現領導參與、幫扶鄉鎮兩個“全覆蓋”。《“數字化”賦能,開啟鄉村治理新模式》入選重慶市創新案例。鄉村漫道建設加快推進。新改造農村戶廁300戶,實施場鎮功能提升項目80個,完成三級管網雨污分流改造20公里。創建美麗庭院375戶,改造農村CD級危房109戶。蟠龍鎮入選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全區上半年累計培育農業龍頭企業216家。

(六)改革創新深入推進,發展動力進一步激發。一是持續推進重點領域改革。營商環境考核連續三年位居渝東北第1。農業農村改革工作獲得市政府2021年督查激勵,穩步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審批農村宅基地875宗,面積130畝。進一步優化區屬國有企業架構,一級企業由8家整合為5家。區屬國企資產總額695億元,增長23.9%;凈資產425億元,增長35.8%;資產負債率38.9%,下降5.4個百分點。二是不斷深化創新引領。創新主體加快培育,新入庫市級科技型企業10家,申報高新技術企業19家。梁平高新區獲批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范基地,都梁科技企業孵化器認定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平偉伏特上市取得積極進展。創新生態加快優化,發放知識價值信用貸款2.6億元,惠及企業159家。新引育科技人才20名。

(七)污染防治攻堅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水平進一步提高一是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170天,六條主要河流出境水質穩定達標或優于水域功能要求。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達標率100%,聲環境質量穩定達標。二是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明顯。暗訪暗查重點流域污水“三排”問題114個并加快整改,開展PM2.5、臭氧污染防治攻堅行動,嚴格落實“四減一增”措施,最大限度減少污染物排放。強化污染問題督查督辦,整改問題400余個。三是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扎實推進。深入推進林長制,構建“三級林長+網格護林員”責任體系,開展森林資源“四亂”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加快推進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完成投資1.5億元。

(八)民生事業欣欣向榮,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一是重點民生實事推進有序有力。15件區級重點民生實事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城市、農村居家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分別達100%85.86%二是教育衛健事業穩步推進。加快福德學校、雙桂幼兒園建設,即將實質開工知德中學。區疾控中心、應急物資儲備庫即將建成投用,遷建梁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啟動創建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三是居民就業保持穩定。實現城鎮新增就業3183人,完成全年目標數的70%。其中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2041人,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81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四是社會保障有效落實。發放低保資金5140萬元、特困供養資金1742萬元;實施臨時救助1066人次,發放臨時救助資金584萬元。

總體上看,上半年全區國民經濟運行態勢向好、符合預期,但也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GDP穩中有憂。列渝東北第4、第6的云陽、忠縣與我們的差距分別從去年的12.8億元、21.9億元縮減到10.2億元、19.8億元,差距進一步縮小。二是房地產市場形勢嚴峻。上半年我區商品房市場銷售面積增速為-18.8%,低于全市2.9個百分點,列全市第27位,渝東北第8位;房地產投資增速為-9.9%,分別低于全國、全市4.55.8個百分點,列全市第29位,渝東北第9位。三是“四上”主體培育滯后。上半年全區“四上”企業僅入庫7戶,與年初100戶的發展任務相差甚遠,退庫11戶,增不抵減,全區“四上”企業數量由2021年底的444戶減為440戶。四是財稅收入持續下滑。上半年我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為-9.4%,分別低于全國、全市12.73.3個百分點,列全市第24位,渝東北第9位;稅收收入增速為-28.7%,分別低于全國、全市29.617.8個百分點,列全市第28位,渝東北第8位。

二、下半年工作重點

下半年,我們將堅決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區委工作要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保持戰略定力,堅定發展信心,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持續用力、精準發力,進一步穩住經濟基本盤,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一)圍繞承接沿海地區和主城都市區的產業轉移,瞄準建設千億工業大區目標,奮力推進新型工業化。一是加快“四上”企業培育。緊盯100家“四上”企業培育目標,加快今天特驅飼料、平芯半導體等企業新升規,樂仁汽車電子、東鋒雨錮防水等企業小升規,力爭全年完成升規24家。推動利財管道、欣維爾玻璃等申報國家級“小巨人”,加快平偉伏特公司上市。二是全力構建預制菜產業生態鏈。推動預制菜產業峰會成果轉化,加快打造“兩區一中心”,推動輻照、冷鏈物流、產業院研究、電商等平臺建設快速落地,籌備辦好9月份的中國西部預制菜產業博覽會。三是加快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加快科創中心二期、創新大道延伸段、食品安全檢測平臺等在建項目投資放量,抓緊開工集成電路產業園、保障性租賃住房、拓展訓練基地等前期項目。四是抓好招商項目落地投產達效。建成投用瑞豐米業、宏工機械等項目,開工建設GPP芯片、馳源套裝門、郵政倉儲物流、戲水族服裝等項目,加快新材料產業園等重點項目建設推動預制菜產業發展峰會上簽約的16個項目落地,積極招商優選一批有帶動力的產業項目。五是提升科技創新支撐能力。聚力推進中國西部(梁平)預制菜產業研究院建設,新培育市級企業技術中心等市級研發機構8個以上。大力實施“重慶英才”計劃,培育申報市級創業領軍人才1名以上、市級創新創業團隊2個以上。

(二)圍繞承接生態功能區人口轉移,聚焦建設生態之城、品質之城、魅力之城,奮力推進新型城鎮化。一是加快牽引性項目落地建設。盡早全面開工都梁大劇院、數字大廈等牽引性項目,加快仁和互通連接線(收費站以北路段)方案報批,加快一環路南段征地拆遷并正式開工。提速實施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全面掃尾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督促“已供未建”“久建未完”項目加快建設。力爭年前開工都梁大道連接線(收費站以南-仁和互通路段)、明月山國際會展中心(A區)、明月山國際酒店。二是積極完善城鎮功能。加快實施一批道路、雨污管網、老舊小區改造、場鎮功能提升項目,持續優化城鎮環境。啟動實施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謀劃推進西大街片區、梁中片區等城市更新項目。三是著力優化城區公共服務供給。開工建設知德中學、文圖大樓,加快完成福德中學、雙城幼兒園掃尾工程。推動投用疾控中心、醫療衛生應急物資儲備庫。積極建設城北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濃縮液全量化處理項目。四是有序補齊跨區域重大交通物流基礎設施短板。加快建設梁平至開江高速,全年完成投資12.5億元。年前開工梁平至開州高速,力爭開工長墊梁開快速通道(G243仁賢至回龍段改線),積極推進川渝東北綜合物流樞紐、冷鏈物流園等項目前期工作。五是加速推動房地產市場回暖。加快建設新宜居、御湖別院、御景上院、璟樾府、竹海幸福里等樓盤,提速土地出讓和新項目開工,有的放矢促進銷售市場持續回暖

(三)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奮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一是不斷壯大特色農業。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決扛穩糧食安全責任,加快實施10萬畝高標準農田、2.6萬畝“千年良田”建設,8月底完成新盛糧庫改建投用,保障糧食安全供給。加強與市農科院、長沙隆平高科等深度合作,組建梁平柚研究院,抓好龍溪河蔬菜公園、生態漁業建設,提檔升級農特產品品質。持續推進川渝合作現代高效特色農業示范園、市級糧油產業園等示范項目建設,8月底開工建設東方希望和睦飼料加工車間,9月底建成投用魚菜共生AI工廠。二是大力提升農村宜居環境。圍繞農村廁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整治提升,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完成農村戶廁改造2000戶。深入實施場鎮功能提升、龍溪河流域鄉鎮三級管網雨污分流改造、“鄉村振興·全域旅游”漫道建設等項目。持續深化河長制,精準落實“一鎮一策”“一河一策”,持續開展農業農村面源污染防治。三是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精準落實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完善防返貧動態監測“吹哨人”機制、三級防返貧應急保障機制,精準落實幫扶措施,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

(四)深入實施“旅游+”“+旅游”融合發展戰略,奮力推進旅游產業化。一是加快旅游景區建設。加快建設百里竹海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提檔升級滑石寨片區、雙桂田園桂香天地。開工建設百里竹海張家院子、雙桂湖谷家廟等康養基地。積極推進雙桂堂文旅融合示范、赤牛城文旅綜合體等項目前期工作。二是持續辦好節會活動。持續辦好首屆明月山生態旅游文化節,如期辦好長江三峽曬秋節、中國農民豐收節、柚博會等重大節慶活動。組織好汽車展等系列特色會展活動和家電、住餐等行業促銷活動,有效促進商旅融合發展,激發市場消費潛力。三是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持續推動碧山、七星、大竹觀音(川渝合作美麗河湖生態旅游示范帶)以及明達鎮黃巖壩、鐵門鄉等鄉村旅游發展;做好袁驛等6個基層特色群眾文化生活中心和文化旅游公共服務融合試點工作。

(五)聚力打造區域協作的高水平樣板,奮力推進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建設。一是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推進長墊梁貨運鐵路、渝宜高速長壽至梁平段擴能改造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改造一批跨省毗鄰斷頭路”,聯合打造“四好農村路”示范片。共同推動川渝東北水資源一體化配置工程。二是加快生態環保共建共治。加快簽訂并落實銅缽河、明月江等跨界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積極建設明月山國家儲備林基地,以百里竹海為重點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共建“無廢”城市。三是加快產業發展協同協作。扎實推進明月山糧油(糯稻)產業園建設,做優做強綠色農業。探索“生產+基地”或“1+N”模式,共同推動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發展壯大綠色制造業。積極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開展川渝一家親·景區惠民游”活動,共同塑造明月山“節慶IP打造全國知名的明月山旅游品牌。四是加快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加快推行區域內博物館、美術館、文化館、圖書館、體育館等文體設施一卡通”。全面落實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聯防聯控機制,推動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完善重大災害事件預防處理和緊急救援聯動機制,推進救災物資聯動保障。

(六)學好用好“兩山論”,走深走實“兩化路”,奮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一是筑牢生態屏障。深入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加快雙桂湖濕地公園東岸綜合管網及基礎設施、西岸巡護步道等建設,提速新盛河、袁驛河、普里河等主要河流生態修復。完成1萬畝現有林改培、0.5萬畝現有林撫育。有序實施龍溪河PPP、亞行貸款等項目,盡快開工龍溪河源頭區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加快建設象寺水庫、七里溝水庫擴建工程,完成銀河橋水庫可研報批。二是抓好污染防治。推進污水處理廠(站)、二三級污水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日常巡查管護,提升污水“三率”。新建河流水質自動監測站1座,強化重點流域巡查及水質監測預警。完成80家餐飲企業、50家涉氣企業執法監測和3家工業企業VOC深度治理。

以上報告,請予審議。


附件:20221-6月梁平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指標完成情況表




附件:

20221-6月梁平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指標完成情況表

序號

2022年預期

1-6月完成數

1

地區生產總值增速(%

7左右

6.1

2

農業增加值增速(%

6以上

6.9

3

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

8以上

5.4

4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

10以上

15.2

5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

10以上

2.5

6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

3以上

-9.4

其中:稅收增速

7以上

-28.7

7

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

33

33.7

8

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

6

3.6

9

戰略性新興制造業產值增速%

15

5.2

10

數字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

4

——

11

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

70

——

12

規上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萬元/人)

33

——

13

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

1.2

——

14

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件)

2.75

2.75

15

新增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家)

20

——

16

高技術產業產值規上工業比重(%

18

18

17

工業園區集中度(%

79

78

18

工業園區產出強度(億元/平方公里)

86.2

42.7

19

科技進步貢獻率(%

60

60

20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

53

51.5

21

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11

9.5

#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12

8.6

22

城鎮登記失業率(%

4以內

4以內

23

服務業增加值增速(%

8

——

24

文化產業增加值增速(%

3

——

25

城鎮新增就業(萬人)

0.5

0.31

26

全區銀行機構存貸款余額增速(%

10

10.5

其中:貸款余額增速(%

13

6.3

27

存貸比(%

60

52.8

28

進出口總值增速(%

5.2

——

29

實際使用外資(美元)

350

——

30

新登記市場主體增速(%

12.5

6.58

31

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

完成市政府下達的年度減排任務

——

32

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

完成市政府下達的年度減排任務

——

33

主要污染物重點工程減排量(噸)*

#化學需氧量重點工程減排量

完成市政府下達的年度減排任務

——

#揮發性有機物重點工程減排量

#氨氮重點工程減排量

#氮氧化物重點工程減排量

34

主要河流干流水質(類)*

#黃金河

#汝溪河

#普里河

#龍溪河

#新盛河

#波漩河

35

空氣優良天數(天)*

346

170

36

森林覆蓋率(%*

49

——

37

糧食產量(萬噸)

35.2

——

38

億元地區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

0.03

0.019

說明:1.*為約束性指標,其他為預期性指標。約束性指標是政府履行公共職能必須達到的;預期性指標體現導向性,實際工作中可能出現適度波動。

2.“—”表示為年度數據,半年不做統計;個別指標為估計數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子长县| 汕尾市| 当阳市| 南靖县| 抚松县| 越西县| 大同县| 巴东县| 巫山县| 贞丰县| 德钦县| 平利县| 津南区| 靖州| 天峻县| 镇原县| 荔浦县| 湖口县| 井陉县| 新疆| 台南县| 茶陵县| 东乌珠穆沁旗| 葵青区| 喜德县| 嫩江县| 丽江市| 神池县| 岳阳市| 子长县| 芮城县| 鹤岗市| 枣庄市| 始兴县| 宁强县| 灵武市| 安西县| 芒康县| 姚安县| 彭山县| 清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