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便于社會公眾全面了解,現就《重慶市梁平區水利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相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起草依據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明確提出優化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功能和系統集成,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水利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支撐和重要帶動力量。適度超前開展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不僅能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而且可以有效釋放內需潛力,發揮投資乘數效應,具有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促發展的重要作用。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水利工作,今年已兩次到水利部開展部市對接。袁家軍書記指出,沒有水利的現代化就沒有重慶的現代化,只有深入推進水利現代化,實現水利高質量發展,特別是加快建立可持續的現代水利工程體系,重慶現代化才能交出合格答卷。胡衡華市長多次強調,要多措并舉加大水利工程投資力度,積極有序推進項目建設,2023年水利投資要同比增長50%以上。今年5月,市政府印發《重慶市水利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明確未來三年全市重點實施水利項目1800余個,完成投資1200億元以上,加快構建防洪減災、水資源配置、民生水利、河湖生態、新型基礎設施、水利服務“六大體系”。按照區委、區政府安排,結合我區實際,區水利局起草了《梁平區水利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實施方案(送審稿)》(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二、起草過程
2023年5月啟動《實施方案》編制工作,起草過程中區水利局組織局內相關科室進行了討論修改,先后組織召開專題會議,書面征求了區發展改革委、區規劃自然資源局、區生態環境局、區農業農村委、區林業局等5個相關單位意見,并通過區政府網站向社會公開征求了意見。截至目前,未收到反饋意見。9月初,區水利局結合最新項目謀劃情況,修改完善后形成了《實施方案(送審稿)》;11月3日,區政府分管領導召集相關部門研究《實施方案(送審稿)》,對各項重點工作逐一審核,同意該方案。
三、行動目標
《實施方案》明確,2023—2025年,全區規劃水利項目24個以上,規劃總投資42.96億元,擬完成投資18.95億元。到2025年,基本滿足人民群眾對持續水安瀾、優質水資源、健康水生態、宜居水環境、先進水文化的需求,梁平水網初具雛形,水安全保障能力明顯增強。一是城鄉防洪能力穩步提升,全區5級以上堤防達標率提高到80%以上,防汛抗旱指揮體系趨于完善,初步建立覆蓋全區水文巡測及監測體系。二是供水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加快現代水網建設,新增蓄水能力3410萬m3,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078,農村自來水普及率不低于92%。三是生態保障能力顯著提高。江河湖庫水源涵養與保護能力進一步提升,重點河湖基本生態流量達標率不低于90%,水土保持率達到72%以上。
四、重點任務
《實施方案》明確,精準對接“十四五”項目規劃,以“水網建設”為核心,以項目建設為抓手,補短板、強弱項,開拓創新,多措并舉,統籌解決我區工程性、季節性缺水問題。
一是加快構建系統完善的防洪減災體系。擬實施防洪減災工程項目6個,規劃總投資8.88億元,擬完成投資6.13億元,強化防洪減災工程建設,提升薄弱環節防洪能力,推進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設。
二是加快構建保障有力的水資源配置體系。擬實施水資源配置工程項目8個,規劃總投資30.23億元,擬完成投資9.37億元,推進現代水網建設,加快水源工程建設和城鄉一體化供水。
三是加快構建保障有力的民生水利體系。擬實施水庫移民安穩致富及水利產業項目6個,規劃總投資2.85億元,擬完成投資2.64億元,推進農村水網建設,加快灌區建設與節水改造,推動水庫移民安穩致富。
四是加快構建健康持續的河湖生態體系。實施生態治理項目2個,規劃總投資0.66億元,擬完成投資0.56億元,實施集中飲用水源地水資源涵養與水生態修復工程。
五是加快構建智慧暢通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實施新型基礎設施項目2個,規劃總投資0.34億元,擬完成投資0.25億元,建設數字孿生流域,打造水利智能應用,推進水文現代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