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11500228008652038C/2025-00025 | 發文字號 | 梁平府辦發〔2025〕28號 |
主題分類 | 勞動就業 | 體裁分類 | 其他公文 |
發布機構 | 梁平區政府辦公室 | 有效性 | |
標題 | 重慶市梁平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促進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梁來梁就業創業工作方案》的通知 | ||
成文日期 | 2025-05-22 | 發布日期 | 2025-05-26 |
索引號 | 11500228008652038C/2025-00025 |
發文字號 | 梁平府辦發〔2025〕28號 |
主題分類 | 勞動就業 |
體裁分類 | 其他公文 |
發布機構 | 梁平區政府辦公室 |
有效性 | |
標題 | 重慶市梁平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促進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梁來梁就業創業工作方案》的通知 |
成文日期 | 2025-05-22 |
發布日期 | 2025-05-26 |
?重慶市梁平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促進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
留梁來梁就業創業工作方案》的通知
梁平府辦發〔2025〕28號
?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級有關部門,有關單位:
《促進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梁來梁就業創業工作方案》已經區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
?
重慶市梁平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5年5月22日??????????
??? (此件公開發布)
?
?
促進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梁來梁
就業創業工作方案
?
為做好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梁來梁就業創業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標
加大崗位開發、政策支持、服務保障和平臺支撐力度,完善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支持體系。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梁來梁就業創業3140人以上(其中市外來梁200人以上),2025屆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年底幫扶就業率不低于90%,全區青年群體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二、重點任務
(一)優化人才培養供給體系
1.建立就業崗位歸集發布機制。推進人才需求數據共享歸集,全量收集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項目、重大工程用工需求,聚焦低空經濟、食品及農產品加工(預制菜)、集成電路等主導產業,形成崗位清單和技能需求清單,推動產業與人力資源供給、人才儲備協同發展。〔責任單位:區發展改革委、區科技局、區經濟信息委、區民政局、區人力社保局、區農業農村委、區商務委、區國資委、高新區管委會等,各鄉鎮(街道);完成時限:首批清單3月底完成,按月持續更新〕
2.實施青年群體技能培訓專項計劃。結合產業和青年需求,進一步改革組訓模式,抓實培訓與產業聯動、培訓與評價聯動、培訓與就業聯動工作,組織開展以企業為主體的項目制培訓、新型學徒制培訓,加大急需緊缺、新職業培訓力度,全年培訓高校畢業生等青年100人次以上。〔責任單位:區人力社保局,各鄉鎮(街道);完成時限:12月底〕
(二)強化就業創業指導服務體系
3.引導高校畢業生轉變就業觀。加強就業指導,開展基層就業系列宣講活動,邀請職業指導師、創業導師、求職能力實訓講師授課,提高青年群體的求職能力。強化就業教育引導,通過先進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領,促進學校、家庭、社會聯動,引導高校畢業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職業觀、成才觀,多渠道就業創業、建功立業。〔責任單位:區教委、區人力社保局、團區委,各鄉鎮(街道);完成時限:12月底〕
4.組織實訓見習等實踐活動。實施大學生職業體驗行動計劃,安排大學生到基層機關事業單位崗位實習,到先進制造業、生產性服務業等企業實訓,提升職業適應能力。實施大學生適崗計劃,為“滿天星”行動計劃儲備人才,引導就業見習基地開發優質見習崗位,完善見習基地管理和崗位動態發布制度,圍繞產業用工需求,全年募集見習崗位數量500個以上,促進青年群體就業。組織參加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引導大學生強化職業生涯規劃。〔責任單位:區經濟信息委、區人力社保局、區商務委、區文化旅游委、區國資委、高新區管委會、團區委等,各鄉鎮(街道);完成時限:12月底〕
5.鼓勵創業帶動就業。發揮創業孵化園區、眾創空間、青創空間等創業載體作用,提供免費創業工位180個以上,促進成果轉化。加大金融支持創業力度,新增發放創業擔保貸款等政策性貸款3000萬元。開展更加多元的創業指導和交流活動,組織開展創業項目展示、創業導師面對面等活動10場次以上,組織開展創業培訓50人次以上,提升創業意識和能力。積極組織大學生參加創新“展翅計劃”、大學生創業“啟航計劃”“優創優幫”和“加速計劃”,營造良好創業氛圍。〔責任單位:區科技局、區財政局、區人力社保局、高新區管委會、團區委、梁平金融監管支局,各鄉鎮(街道);完成時限:12月底〕
(三)健全求職招聘服務體系
6.籌集市場化崗位。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發展就業容量大的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對接重點項目開工用工需求,鼓勵行業協會、社會團體等社會組織增加就業崗位,挖掘境外就業渠道。各行業主管部門定期向區人力社保局推送崗位,及時發布崗位信息,促進高校畢業生市場化就業。(責任單位:區發展改革委、區科技局、區經濟信息委、區民政局、區住房城鄉建委、區交通運輸委、區商務委、區文化旅游委、高新區管委會等;完成時限:12月底)
7.穩定公共部門崗位。開展公務員(選調生)招錄、事業單位和國企招聘,全區提供機關事業單位崗位357個左右,區屬國企和區縣屬國企等提供崗位15個以上。實施大學生基層就業支持計劃,落實“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基層服務項目,拓展基層就業服務崗位,提供就業崗位140個以上,鼓勵支持高校畢業生扎根基層一線干事創業。穩定大學生征兵規模。公務員招錄高校畢業生原則上今年6月底前完成,事業單位、基層服務項目和國有企業等招聘高校畢業生原則上今年8月底前完成。〔責任單位:區委組織部、區委社會工作部、區委編辦、區教委、區人力社保局、區國資委、團區委等,各鄉鎮(街道);完成時限:8月底〕
8.促進供需雙方高效匹配。大力開展公共就業服務活動,優先滿足“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滿天星”行動計劃、生產性服務業等重點產業緊缺崗位需求。針對就業困難的專業,高頻次開展線下專場招聘活動。鼓勵引導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梁來梁,舉辦對接服務活動1場次以上,積極組織企業到梁平戶籍畢業生較多的省區開展校外招引活動。〔責任單位:區發展改革委、區經濟信息委、區人力社保局、區商務委、高新區管委會、團區委等,各鄉鎮(街道);完成時限:12月底〕
9.提升數字化服務能力。發揮“渝職聘”等公共招聘平臺作用,積極向廣大企業、青年群體推廣使用“渝職聘”,針對性推送就業崗位,提高人崗匹配效率,推動人才資源與產業發展需求的精準對接與有機融合。依托“渝悅·就業”應用,調度推動區級各部門、各鄉鎮(街道)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梁來梁工作有序開展。〔責任單位:區經濟信息委、區人力社保局、區商務委、區國資委等,各鄉鎮(街道);完成時限:12月底〕
(四)完善困難幫扶援助體系
10.實施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攻堅計劃。今年8月底前完成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名信息交接,確保就業服務不斷檔。面向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發出“三張清單”,分析專業特點,針對人數較多的專業,分行業實施專項行動。全面落實實名幫扶機制,對有就業意愿的,提供“1131”服務(至少1次政策宣介、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介和1次技能培訓或就業見習機會);對暫無就業意愿的,動態跟蹤就業需求。〔責任單位:區人力社保局,各鄉鎮(街道);完成時限:11月底〕
11.強化困難高校畢業生就業兜底。聚焦脫貧家庭、低保家庭、低保邊緣家庭、剛性支出困難家庭、零就業家庭以及有殘疾的、較長時間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等幫扶對象,實施青年就業啟航計劃,優先提供崗位信息、優先提供職業指導、優先組織培訓見習,對確實難以通過市場化渠道就業的,優先通過公益性崗位予以安置。持續監測離校2年內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按需提供就業服務。〔責任單位:區人力社保局,各鄉鎮(街道);完成時限:12月底〕
(五)完善政策支持保障體系
12.強化政策保障體系。優化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定向崗位招錄(聘)條件,鼓勵高校畢業生先就業后擇業。探索出臺青年留梁來梁租房住房優惠等支持政策,利用房地產庫存,為來梁求職高校畢業生等青年提供免費住宿,為在梁就業高校畢業生等青年提供租房優惠、買房信貸優惠等便利,減輕其生活壓力。及時落實一次性擴崗補助、社保補貼等穩就業政策,鼓勵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落實一次性創業補貼、創業擔保貸款等政策,鼓勵創新創業;兌現靈活就業補貼等政策,支持靈活就業。鼓勵企業以“訂單班”等方式與高校開展合作并給予高校經費支持,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推廣就業政策網上辦,推動實施“直補快辦”,切實提升用人單位和求職者獲得感、滿意度。〔責任單位:區委組織部、區經濟信息委、區財政局、區人力社保局、區住房城鄉建委、團區委,各鄉鎮(街道);完成時限:12月底〕
13.強化權益保障體系。持續開展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行動,完善招聘信息管理制度,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和招聘服務提供者審查責任,確保招聘信息的真實性、合法性。加強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宣傳,引導應聘人員提高維權意識,并暢通24小時投訴舉報熱線,依法打擊“黑中介”、虛假招聘、就業歧視、付費實習、付費內推等違法違規行為,及時查處濫用試用期、不依法簽訂勞動合同和拖欠工資等行為,依法保障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合法權益。〔責任單位:區公安局、區人力社保局、區市場監管局、區總工會,各鄉鎮(街道);完成時限:12月底〕
14.營造良好就業氛圍。開展一封信、一首歌等“十個一”宣傳推廣活動,主動挖掘一批服務重大戰略、主動創新創業、扎根城鄉基層一線、少數民族和區外戶籍高校畢業生留梁來梁就業的典型,按規定進行表彰,深入開展宣傳報道,全方位展示新時代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的精神風貌。〔責任單位:區委組織部、區委宣傳部、區人力社保局、團區委,各鄉鎮(街道);完成時限:12月底〕
(六)創新就業考核評價體系
15.定期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調研分析,動態掌握就業市場崗位需求和高校畢業生求職意向。優化數據核查方式,運用大數據比對驗證和第三方核查等方式,提高就業數據統計質量。開展就業狀況跟蹤調查,分級分類對區級部門、鄉鎮(街道)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進行綜合評價。(責任單位:區人力社保局、區統計局;完成時限:12月底)
?
附件: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梁來梁就業創業工作任務分解
?
?
?
附件
?
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梁來梁
就業創業工作任務分解
?
一、留梁來梁就業創業鄉鎮(街道)任務分解
序號 |
鄉鎮(街道) |
目標任務(人) |
其中,市外來渝目標任務(人) |
1 |
梁山街道 |
760 |
48 |
2 |
雙桂街道 |
560 |
35 |
3 |
合興街道 |
90 |
6 |
4 |
仁賢街道 |
90 |
6 |
5 |
金帶街道 |
70 |
4 |
6 |
蟠龍鎮 |
50 |
3 |
7 |
星橋鎮 |
40 |
3 |
8 |
復平鎮 |
30 |
2 |
9 |
安勝鎮 |
30 |
2 |
10 |
聚奎鎮 |
90 |
6 |
11 |
禮讓鎮 |
70 |
4 |
12 |
明達鎮 |
60 |
4 |
13 |
龍門鎮 |
50 |
3 |
14 |
新盛鎮 |
80 |
5 |
15 |
文化鎮 |
40 |
3 |
16 |
屏錦鎮 |
150 |
9 |
17 |
回龍鎮 |
90 |
6 |
18 |
蔭平鎮 |
60 |
4 |
19 |
云龍鎮 |
80 |
5 |
20 |
和林鎮 |
50 |
3 |
21 |
鐵門鄉 |
30 |
2 |
22 |
袁驛鎮 |
70 |
4 |
23 |
碧山鎮 |
60 |
4 |
24 |
曲水鎮 |
30 |
2 |
25 |
福祿鎮 |
70 |
4 |
26 |
虎城鎮 |
80 |
5 |
27 |
竹山鎮 |
30 |
2 |
28 |
七星鎮 |
30 |
2 |
29 |
龍勝鄉 |
30 |
2 |
30 |
石安鎮 |
40 |
3 |
31 |
紫照鎮 |
40 |
3 |
32 |
柏家鎮 |
50 |
3 |
33 |
大觀鎮 |
40 |
3 |
全區 |
3140 |
200 |
二、公共部門崗位就業指標
序號 |
主要任務 |
2025年目標值 |
責任單位 |
1 |
公務員(含選調生) |
157個 |
區委組織部 |
2 |
事業單位 |
200個 |
區委組織部、區人力社保局 |
3 |
國有企業 |
15個 |
區國資委等 |
4 |
中央和地方基層項目 |
75個(“三支一扶”15個,西部計劃60個) |
區人力社保局、區教委、團區委等 |
5 |
城鄉社區基層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崗位 |
65個(服務基層項目50個,社區工作崗位15個) |
區委組織部、區委社會工作部、區人力社保局等 |
三、工作指標
序號 |
主要任務 |
目標值 |
責任單位 |
1 |
高校畢業生等青年技能培訓人次數 |
100人次 |
區人力社保局 |
2 |
創業培訓人次數 |
50人次 |
區人力社保局等 |
3 |
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實訓人數 |
200人次 |
區人力社保局等 |
4 |
就業見習崗位 |
500個 |
區人力社保局等 |
5 |
區外招引活動 |
1場 |
區人力社保局、高新區管委會等 |
6 |
舉辦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梁來梁就業創業對接服務活動 |
1場 |
區人力社保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