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梁平區人民政府行政規范性文件

重慶市梁平區人民政府行政規范性文件

下載文字版 下載圖片版 政策解讀 在線留言

政策解讀

重慶市梁平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重慶市梁平區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

企業“雙倍增”行動計劃(20232027年)》的通知

梁平府辦發〔202346

?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政府各部門,有關單位:

《重慶市梁平區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雙倍增”行動計劃(2023—2027年)》已經區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

重慶市梁平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630日? ? ? ??

(此件公開發布)

?

重慶市梁平區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雙倍增”行動計劃

20232027年)

?

為加快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著力壯大高質量市場主體,服務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支撐引領現代化新重慶建設,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所作重要講話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市委六屆二次全會和區委十五屆三次全會部署,以提升企業創新力和競爭力為根本,以構建全周期梯次培育體系為抓手,堅持企業主導和政府引導并重、數量增長和質量提升并舉、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并進,加快培育發展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為建設具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提供強大支撐。

(二)主要目標。截至2022年底,全區高新技術企業86家,科技型企業262家。到2025年,全區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30家、科技型企業超過450家。到2027年,全區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在2022年的基礎上實現“雙倍增”,分別超過170家和570家;全區專精特新企業90家、“小巨人”企業突破10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超過3家。

二、重點任務

(一)著力構建科技企業“微成長、小升高、高變強”梯次引育體系。

1.孵化科技型企業。圍繞我區產業發展布局,充分激發各類創新主體活力,加快孵化培育一批科技型企業。支持各類人才依托孵化平臺、科創平臺、互聯網平臺等創辦科技型企業,鼓勵鏈主企業和龍頭骨干企業通過培育內部創業團隊、投資產業化項目、剝離業務等方式派生創辦科技型企業。對標科技型企業認定標準,支持各類企業集聚創新資源,加快成長為科技型企業。建立企業信息共享機制,將達標企業及時納入科技型企業發展體系。(牽頭單位:區科技局;責任單位:區教委、區經濟信息委、區國資委、區市場監管局、各鄉鎮街道等)

2.培育高新技術企業。聚焦我區預制菜、集成電路兩大主導產業和通用航空、智能家居、能源、先進材料等特色產業發展,建立科技企業成長全生命周期培育體系,每年選擇一批創新基礎好、有發展潛力的科技型企業,納入高新技術企業后備庫進行精準服務,推動成長期科技型企業快速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支持規上工業企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為高新技術企業。(牽頭單位:區科技局、區經濟信息委;責任單位:區財政局、區稅務局、區國資委、各鄉鎮街道等)

3.引進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強化我區產業補鏈延鏈強鏈,優化招商引資引智促進舉措,發揮預制菜博覽會等峰會平臺作用,加快引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優化重點區域產業生態,圍繞“國際濕地城市、中國西部預制菜之都、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三大名片打造示范性強、顯示度高、帶動性廣的重大應用場景,吸引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落地。主動融入全球創新格局,拓寬區域科技合作渠道,發揮平臺型企業、創新引領型機構優勢,積極招引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牽頭單位:區招商投資局;責任單位:區科技局、區經濟信息委、區商務委、區國資委、區大數據發展局、各鄉鎮街道等)

4.壯大科技領軍企業。實施科技企業提升工程,提質發展市場主體。建立上市激勵機制,推動優質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上市融資,力爭實現零的突破并推動更多企業上市。遴選三大主導產業具有引領性的高新技術骨干企業予以重點支持,推動其成為在全市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領軍企業。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發展壯大,聚焦產業細分領域,大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加快打造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牽頭單位:區科技局、區經濟信息委;責任單位:區國資委、區金融工作辦等)

(二)加快提升企業“建平臺、強研發、促協同”能力。

5.支持企業建設創新平臺。引導科技企業組建研發中心、研究院等研發機構,推動企業研發機構提質擴面。支持有條件的科技企業建設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市級創新平臺。大力推動科技領軍企業創建國家級創新平臺,提升在全國創新體系中的影響力和引領力。到2027年,依托科技企業新建各類科技創新平臺20個以上。(牽頭單位:區科技局;責任單位:區發展改革委、區經濟信息委、區國資委等)

6.鼓勵企業開展研發活動。引導科技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升企業研發活動覆蓋率。強化企業主導的產學研協同創新,組織實施集成電路、預制菜、新材料等重大(重點)專項,突破一批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形成一批以高價值發明專利為核心的自主知識產權。完善科技企業創新產品政府采購制度,依法加大裝備首臺套、材料首批次、軟件首版次等創新產品政府非招標采購力度,帶動企業技術研發及產品迭代升級。到2027年,全區企業研發經費投入超過10億元。(牽頭單位:區科技局;責任單位:區發展改革委、區經濟信息委、區國資委、區市場監管局等)

7.提升產業協同發展水平。加快培育預制菜千億級工業,積極引育平臺型企業、生態型企業和行業領軍企業,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集群發展。實施制造業產業基礎再造行動,支持科技企業牽頭實施一批產業鏈協同創新項目。(牽頭單位:區發展改革委、區經濟信息委;責任單位:區科技局、區國資委、區大數據發展局等)

(三)切實發揮科創載體綜合集聚作用。

8.推進科創核心承載區科技企業集群發展。推動創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構建“原始創新—產業協同—產業落地”創新體系,推動預制菜、集成電路兩大主導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發展,壯大通用航空、智能家居、能源、先進材料等特色產業,構建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積極引育科技企業,推動科技企業集聚發展。(牽頭單位:區發展改革委、區經濟信息委、高新區管委會)

9.推動引育壯大科技企業。將科技企業培育成效作為綜合評價的重要內容,推動高新區、各鄉鎮街道等構建梯次型、全周期、長效化的科技企業成長體系。完善正向激勵和反向倒逼機制,開展科技企業創新積分制改革試點。圍繞集聚重大科創產業項目和高水平人才團隊,加快招引一批科技企業入駐。(牽頭單位:區發展改革委;責任單位:區科技局、區經濟信息委、區農業農村委、區商務委等)

10.提升創新創業效能。要把推進創新創業作為重要任務,強化政策措施,激勵科研人員領辦創辦科技型企業,鼓勵成立由科研人員持股的科技型企業。加強培訓輔導,提升科研人員創新創業能力,支持參加各類創新創業賽事活動。探索建立與有條件的區域聯合資助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機制,吸引更多優秀大學生在梁落戶。推動校企、院企科研人員“雙向流動”,提高人才培養、技術開發和成果轉化成效。(牽頭單位:區教委;責任單位:區科技局、區人力社保局等)

11.打造科技企業孵化載體。優化孵化載體空間布局,完善“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全鏈條孵化體系。支持打造規模化、專業化、高質量孵化載體。加快建設面積5萬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科技企業孵化園。到2027年,全區孵化載體面積超過20萬平方米。(牽頭單位:區科技局;責任單位:區教委、區經濟信息委、區人力社保局等)

(四)積極優化全社會創新創業生態。

12.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構建高效便捷的企業準入準營服務體系。支持科技企業牽頭實施產學研合作項目,擇優認定為區級科技計劃項目。強化國有企業創新導向的考核與激勵,提高研發費用視同利潤的比例。對政府部門及高校、科研院所相關負責人在開展制度創新、企業引育、成果轉化、科技投融資等工作中未取得預期成效,但已履行誠信和勤勉盡責義務,且未牟取私利的,探索建立容錯免責機制。(牽頭單位:區科技局;責任單位:區教委、區財政局、區人力社保局、區國資委、區市場監管局等)

13.提升科技服務能級。強化研究開發、檢驗檢測認證、科技咨詢等專業服務,打造通用型、高水平科技服務公共平臺,鼓勵開放科創基地和大型科研儀器設備。加快建設企業全生命周期數字化服務平臺,為科技企業提供多元化服務。到2027年,新增規模以上科技服務企業20家。(牽頭單位:區發展改革委、區科技局;責任單位:區大數據發展局等)

14.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推廣應用機制。建立成果轉化和權益分配機制,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改革,探索開展激勵企事業單位科技成果轉化效益分配,激勵科研人員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承接科技成果進區縣行動,加強產學研協同技術攻關與成果轉化應用,鼓勵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戰略合作,成立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機構,提供專業化服務,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精準對接開展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引進和培育工作,重點引進和培育技術需求分析、無形資產價值評估、技術營銷、技術并購、知識產權運營等專業人才。到2027年,技術合同成交額累計超過10億元。(牽頭單位:區科技局;責任單位:區教委、區財政局、區人社局等)

15.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大力培育高價值專利,推動高新技術企業開展高價值發明專利培育工程,到2027年,力爭實現高價值發明專利覆蓋率達70%。推進專利轉化和知識產權融資,拓寬高價值專利價值實現渠道,到2027年,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金額達到4000萬元。注重知識產權司法與行政協同保護,強化科技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維權預警分析。到2027年,每億元研發投入高價值專利產出達到17件。(牽頭單位:區市場監管局;責任單位:區教委、區科技局、區經濟信息委、區國資委等)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統籌協調。建立全區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雙倍增”工作協調機制,由區政府分管領導任召集人,區級有關部門為成員單位,統籌推進“雙倍增”工作。區科技局牽頭抓好行動計劃實施,區級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推進落實,形成工作合力。各鄉鎮(街道)要落實屬地責任,制定實施方案,建立目標、工作、政策和評估體系,充分發揮高新區、國有企業、研發機構、科技服務機構、孵化載體等作用,閉環落實目標任務。(牽頭單位:區科技局;責任單位:區發展改革委、區教委、區經濟信息委、區財政局、區稅務局、區國資委、高新區管委會、各鄉鎮街道等)

(二)加大資金投入。建立區級財政科技經費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加大向市級爭取申報引導區縣科技發展專項資金規模的力度,優化對科技企業的激勵機制,開展對首次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進行獎勵。通過稅收優惠等多種方式激勵科技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區級重大(重點)科研項目資金的70%以上用于支持科技企業牽頭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鼓勵社會力量設立科學基金、科學捐贈等多元投入。(牽頭單位:區財政局、區科技局;責任單位:區經濟信息委、區國資委、各鄉鎮街道等)

(三)強化金融支撐。充分發揮政府基金的引導和放大作用,壯大科創培育基金規模。支持股權投資機構投資科技企業。鼓勵科技企業在多層次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用好知識價值信用貸款、商業價值信用貸款、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等金融創新產品。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增信分險功能,用好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探索產科金服務平臺功能,支持科技企業創新發展。(牽頭單位:區金融工作辦;責任單位:區科技局、區經濟信息委、區財政局、區招商投資局、區市場監管局等)

(四)優化資源配置。根據孵化科技企業的績效對孵化載體給予獎勵,支持高技術服務機構提供專業科技服務。加大重慶英才計劃等人才計劃對科技企業的支持力度,推進揭榜招賢,大力引進海內外優秀科技人才,集聚高素質創新創業人才。對引進的青年博士、博士后人才,擇優給予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支持。支持將符合條件的高新技術產業項目、科技企業投資項目納入區級重大項目,加強新增建設用地保障。用好新型產業用地(M0)政策,提供低成本發展空間。(牽頭單位:區科技局;責任單位:區委組織部、區發展改革委、區教委、區經濟信息委、區人力社保局、區規劃自然資源局、區國資委等)

(五)注重監測評價。建立統計監測制度,構建科技企業數字化監測平臺,加強結構分析和精準畫像,實現整體智治。建立工作督查制度和績效考核制度,有效推動工作落實。建立賽馬比拼機制,以創新報表、科技創新“五色圖”、真抓實干督查激勵等方式,推動形成比學趕超、爭先創優的生動局面。(牽頭單位:區科技局;責任單位:區經濟信息委、區統計局、區國資委、區大數據發展局等)

(六)營造良好氛圍。統籌做好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加強科技創新政策解讀,及時總結推廣工作經驗,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培育發展工作的良好氛圍。積極宣傳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培育發展的典型案例,培育創新創業文化和企業家精神,激發科技人員和企業家的創新創業熱情。(牽頭單位:區委宣傳部、區科技局;責任單位:區經濟信息委、區國資委、各鄉鎮街道等)

?本通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重慶市梁平區人民政府發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杨浦区| 友谊县| 高阳县| 邹城市| 峡江县| 鲁甸县| 和林格尔县| 鲁山县| 象州县| 阿尔山市| 沁阳市| 苍溪县| 大邑县| 咸阳市| 区。| 米泉市| 台中县| 临夏市| 金阳县| 琼海市| 周宁县| 沙河市| 阿图什市| 海晏县| 眉山市| 海宁市| 汽车| 辰溪县| 宽城| 宜黄县| 斗六市| 高密市| 景宁| 怀远县| 独山县| 温宿县| 沈阳市| 南靖县| 柘城县| 烟台市| 孝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