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什么制定《重慶市梁平區公共衛生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
為貫徹落實《重慶市公共衛生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渝府辦發〔2023〕107號)精神,進一步完善全區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強化醫防融合發展,提升公共衛生綜合服務能力,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按照國家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改革要求,我區制定了本行動計劃。
二、我區公共衛生能力提升三年行動的總體目標是什么?
通過實施“八大行動”,不斷完善上下聯動、醫防融合、平急結合、聯防聯控的工作機制,逐步健全統一領導、權責匹配、運行高效的指揮體系,全面構建以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為骨干、以醫療機構為依托、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網底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以及涵蓋區級、基層的重大疫情分層分級分類醫療救治體系。
三、如何提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
一是推進區疾控中心等級創建。到2025年,區疾控中心達到三級水平,力爭創建三級疾控中心,通過資質認定的實驗室檢測項目不少于500項。二是加強醫療機構公共衛生科室標準化建設。到2025年,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共衛生科標準化率達到100%。三是構建多點觸發的重點疾病監測預警網絡。到2025年,全面構建以哨點醫院主動監測為核心,以其他醫療機構就診患者癥狀監測、病例報告監測和實驗室病原體監測為補充,涵蓋食品安全監測、城市污水監測、動物疫病監測、環境監測、病媒生物監測、學校及養老院等重點機構健康監測、藥店監測、網絡輿情監測等多方位協同監測內容,兼顧常態與應急、城市與農村、一般人群和重點人群,覆蓋城區、鄉鎮(街道)、村(社區)的多渠道監測網絡。四是健全健康危險因素風險監測評估體系。到2025年,開展空氣、水、食品安全風險、公共場所和學校衛生等監測,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33%,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下降至23%。
四、如何提升公共衛生應急能力?
一是健全統一高效的應急指揮體系,建立區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調度平臺。二是提升重大疫情處置能力。完善應急救治體系,建立完善公立醫院平戰結合管理模式;實施傳染病救治能力提升工程,到2025年,二級及以上公立綜合醫院(含中醫醫院)感染性疾病科設置實現全覆蓋,規范設置和運行發熱門診(診室)和腸道門診(診室);至少1家公立醫院建設相對獨立的傳染病病區。三是健全重大疫情應急救治機制。依托“區—鄉鎮(街道)”院前醫療急救服務體系,推動院前醫療急救網絡與院內急診無縫銜接;提升區級應急醫療物資儲備能力,建立分級儲備制度,完善各級醫療應急物資儲備品種、規模、結構等管理制度,形成動態調整機制。
五、在公共衛生人才儲備方面,將采取哪些措施?
一是擴充公共衛生人才總量。繼續實施屬地化醫學生公開招聘,提高招聘項目中公共衛生類專業畢業生占比,推進公共衛生人才轉崗培訓和專業公共衛生人才引進,到2025年,每萬常住人口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人員數達到7.1人,其中,每萬常住人口疾控機構人員數達到1.8人。二是培育引進高水平公共衛生人才。區級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結合實際適當提高公共衛生人才招聘學歷層次,到2025年,規范化培訓公共衛生醫師?3-5名,選派1-2名公共衛生人才參加成渝兩地公共衛生人才互派學習,遴選培養公共衛生及有關領域學術技術帶頭人1-2名,輪訓監督執法人員5-10名。三是分步落實績效政策。深化專業公共衛生機構薪酬制度改革,逐步參照同級公立醫療機構超額績效平均水平核定專業公共衛生機構超額績效,并建立同步調整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