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梁平區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政策問答
日期:2024-11-11
語音播報
語音合成中,請耐心等待...
進入播報模式
退出播報
【字號:

1.問:新舊預案的差異有哪些?

答:1.細化了工作原則,提出了發揮現代科技和專業技術的支撐作用,構建全社會共同防災格局等新思路。2.規定了預警信息發布種類、職責,指明了信息傳遞路徑,提出了預警行動的總體要求。3.豐富了響應類別,分為雨情、災情、險情三個類別的應急響應,更加貼近地質災害應急救援工作實際,實現全覆蓋立體式應急響應體系,明確應急處置流程和措施,確保應急處置有章可循。4.根據機構改革,對應調整了各成員單位職能職責。

2.問:本次預案的特點有哪些?

答:一是強化了區委、區政府、區地指在應急響應中的組織統籌領導能效,從會商研判、重大決策敲定、現場指揮到調查評估全過程參與。二是在完善預警行動基礎上,將暴雨預警、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一次降雨過程轉移人數納入啟動響應條件,做到關口前移,實現地質災害應急響應由“災后”向“災前”轉變。三是規范處置牽頭單位,雨情應急響應由區地指統籌協調、督促指導做好防范應對工作,險情(單點)應急響應由區規劃自然資源局負責牽頭處置;災情(單點)應急響應由區應急管理局負責組織搶險救援。四是應急響應體系更完善,實現了面上的雨情和點上的災情、險情響應有機結合。

3.問:事發地鄉鎮如何應對地質災害?

答:發生地災險情后,事發地鄉鎮街道應首先作出應急反應,立即啟動地災應急預案,主要領導要下沉一線,成立鎮街級現場指揮部,第一時間組織開展撤離、轉移、安置、救護等先期處置工作,組織災區干部群眾進行自救互救,同時向區政府、區應急管理局報告,并在區地指的指導下開展搶險救援。

4.問:地質災害預警信息如何劃分?

答:地質災害預警級別由低到高劃分為4個級別,分別用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標示。按類別可以分為兩類,其中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預報按照《重慶市地質災害防治條例》有關規定,由區規劃自然資源局和區氣象局聯合發布;地質災害臨災預警預報由區規劃自然資源局發布,其中大型及以上地質災害臨災預警預報由區規劃自然資源局根據監測結果報市規劃自然資源局批準后發布。

5.問:雨情響應啟動程序和核心措施分別是什么?

答:雨情響應從低到高分為4個級別,分別為暴雨災害預警、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信息和受地災威脅轉移避險人數確定響應等級,從低到高分別由地指副指揮長(應急)、區地指指揮長、區自然災害應急總指揮部總指揮長批準啟動。核心措施包括批準啟動響應的對應領導組織各部門會商,并坐鎮指揮調度,區地指相關領導組成工作組赴一線指導,必要時,坐鎮領導靠前成立指揮部統籌指揮,各部門按實際職能聯動互通,主動參與。

6.問:雨情、災情、險情響應的主要區別是什么?

答:雨情應急響應重點在于防御和應對,更側重于統籌全區情況,進行資源分配,適時視頻調度給與處置意見,需要充分的組織保障,后方更為重要一些。險情和災情是出現了或即將出現危險情況,需要排除掉。現場的指揮處置效果更為直接有效,也能根據現場情況隨機應變,因此險情和災情的處置更側重于靠前。

7.問:應急保障有哪些?

答:應急保障主要包含了信息與通信保障、應急救援隊伍保障、救援技術裝備保障、資金和物資保障以及制度保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门县| 祁门县| 沛县| 阳新县| 昆山市| 黄大仙区| 巴彦淖尔市| 印江| 冕宁县| 荣成市| 乌兰浩特市| 日喀则市| 赣州市| 宜黄县| 绵竹市| 汝城县| 马山县| 利津县| 新乡市| 临安市| 曲阳县| 大名县| 普安县| 庆云县| 承德县| 五华县| 阿鲁科尔沁旗| 滨海县| 广元市| 绥滨县| 都江堰市| 兴安盟| 济源市| 大姚县| 平谷区| 浦江县| 青州市| 确山县| 来凤县| 嘉禾县| 张家界市|